绿色保护对食品贸易制约及举措
时间:2022-08-24 09:02:36
导语:绿色保护对食品贸易制约及举措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以及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的约束,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技术贸易壁垒协定》中规定,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和健康及保护环境,这种标准不是针对个别国家和个别商品的。这在客观上为一些国家采取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提供了辩护词,由此形成了新的主要的贸易技术壁垒——绿色技术壁垒。这种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提法上的技巧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以及手段上的隐蔽性,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使用的主要保护手段,严重影响我国动物性食品贸易健康发展。分析绿色技术壁垒一般表现及对我国动物性食品贸易的影响,对有效规避这种壁垒,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绿色技术壁垒的一般表现
所谓绿色技术壁垒,是指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技术的优势,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制定的严格的技术、包装、标签等方面标准,其目的是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保护国内市场。纵观国际贸易中绿色技术壁垒的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验制度及绿色补贴等五个方面。
1.1绿色技术标准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制定一系列强制性技术标准。这些制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如1995年4月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实施的《国际环境监查标准制度》,要求产品达到ISO9000系列标准体系。欧盟也启动一项名为ISO14000的环境管理系统,要求进入欧盟产品从生产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最后的处理阶段都要达到规定技术标准。即要求产品不仅本身要符合技术标准,而且要求其整个生产过程使用的技术和方法也必须符合环境标准。
1.2绿色环境标志这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毒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发展中国家要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才得能到“绿色通行证”,即“绿色环境标志”。1978年,德国率先推出“蓝色天使”计划,以一种画着蓝色天使的标签作为产品达到一定生态环境的标准。发达国家纷纷仿效,在加拿大叫“环境选择”,在日本叫“生态标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也规定,从1995年6月1日起,凡是出口到美国的鱼类及其制品,都必须贴上有美方证明的来自未污染水域的标签。目前,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挪威、瑞典、法国、芬兰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并趋向于协调一致,相互承认。
1.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指能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它在发达国家市场广泛流行。德国1992年6月公布了《德国包装废弃物处理的规定》。奥地利1993年10月开始实行新包装法规。英国制订了包装材料重新使用的计划,要求2000年前使包装废弃物的50%~75%重新使用。美国微软公司规定了废弃物处理的减量、重复利用、再生、焚化、填埋等5项优先顺序指标。这些“绿色包装法规”,虽然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却为发达国家制造“绿色壁垒”提供了可能。它们借口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品包装不符合其要求,由此引起贸易摩擦不断。例如,丹麦以保护环境为名,要求所有进口的啤酒、矿泉水、软性饮料一律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否则拒绝进口。此举受到欧共体其他国家的起诉,最后丹麦取胜,但欧共体仍指责其违反自由贸易原则。
1.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海关卫生检疫制度一直存在。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尤其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例如,1993年4月第24届联合国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上,讨论3176种农药在各种商品中的最高残留量、最高再残留量(系指现已禁用,但仍在食品中残留的农药含量)和指导性残留限量。因此,欧盟对食品中残留的22种主要农药制定了新的最高残留限量。
1.5“绿色”补贴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保成本。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成本却因此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企业本身无力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政府为此有时给予一定的环保补贴。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补贴”违反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因而以此限制其产品进口。如美国就以环境保护补贴为由,对来自加拿大的速冻猪肉提出反补贴起诉。
2绿色技术壁垒对我国动物性食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2.1影响出口食品的市场准入目前,我国出口动物性食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不仅对产品本身提出了苛刻的环保、卫生标准,而且要求其生产过程的质量保护程序符合进口国家要求,才能使出口商品获得有关进口国的市场准入。我国冻鸡肉因不符合欧盟卫生检疫标准,欧盟决定自1996年8月1日起禁止我国冻鸡肉进入欧盟市场。据报道,欧盟兽医专家考察团1998年9月来华考察后,在最近完成的对我国防疫体系、质量体系和有关加工厂考察的报告中认为:中国的防疫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不符合欧盟要求,可能继续禁止中国向欧盟出口畜肉。1995年,美国FDA宣布对中国虾类制品实行“自动扣留”,中国输美虾类制品大大减少。据中国海关统计,冻龙虾由1995年1203.9万美元减少到1997年56.7万美元。冻螯虾由23.8万美元减少到2.4万美元。原因是我国的渔船上没有装有海龟逃生装置,危害某些海龟的生息,因此,用这些技术捕获的虾类,禁止输入到美国。
2.2增加企业出口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一是强制性认证制度,企业须增加认证费用。如1997年12月,美国FDA“加工和进口水产品安全卫生程序”规定进入美国必须执行HACCP水产品法规,出口厂家要在美国注册。欧盟也要求进口肉类食品,不但要检验农药残留,而且还要求生产厂家获得欧盟注册,实际上加大了成本,使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二是由于国外技术标准,特别是农药及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标准不断变动,日趋严格,企业为适应新标准,要不断收集信息,重新认证甚至更改生产工艺,由此增加了企业适应性成本。三是包装标签特殊要求,企业在环境标志、包装材料等方面作调整,从而提高销售成本。根据我国外贸部门估计,由于环境标志的广泛使用,影响我国数亿美元动物性食品的出口。
2.3影响我国出口动物产品的市场的继续扩大发达国家对安全卫生标准十分苛刻,致使我国企业产品很难达到国外标准,阻碍了我国出口市场的扩大。如美国农业部1985年,1986年以我输美猪肉、牛肉农药残留量高为由限制输入,使我国企业1994年~1997年几乎不能向美国出口猪肉。近年来限制有所放松,但每年输美猪肉也才10万美元左右。
2.4导致贸易摩擦,妨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客观上,绿色技术壁垒有其保护环境合理一面,但其环保、安全、卫生标准仅仅是发达国家能达到,而发展中国家不能达到,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输出,导致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中美入世谈判中的焦点之一农畜产品的检验检疫技术及标准问题,就是明证。
3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应该承认,绿色技术壁垒有其存在的理由,并且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有日益强化的趋势。为扩大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出口,笔者提出如下对策思考。
3.1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指导思想,认真协调对外开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环境意识,以绿色产业作为增加出口的重要方面。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增强,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点,绿色产品将成为国际市场的新潮,应把开发绿色动物性食品作为优化食品出口产业结构,争夺21世纪国际市场的战略制高点。国家应积极鼓励绿色动物性食品的开发和出口,把绿色食品出口纳入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的范围:出口发展基金优先考虑绿色动物性食品开发。应积极开发、引进环境保护技术,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环境竞争力。
3.2出口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出口企业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努力提高环境竞争力;出口生产企业应建立清洁生产机制,积极引进和开发环境保护技术,取得ISO14000认证、环境标志认证,推行HACCP制度;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强化绿色管理。
3.3强化检验检疫职能,打破壁垒,扩大出口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负有对出口动物性食品法定检验检疫的职责,在帮助企业打破绿色壁垒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对国外安全、环境、卫生标准的收集与研究,建立预警机制。鉴于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动物性食品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大,同时有些措施使我国出口企业措手不及,往往非常被动。对于贸易对象国的最新限制性动态,应以密切跟踪,建立预警机制,提醒国内企业早作准备,提前适应国外技术和标准的变化要求。应不断提高检测能力,争取用技术手段解决绿色壁垒。主要是加强对安全、卫生、环保项目的检测能力,特别是要强化对限量残留的检测能力,同时要加紧建立国家残量控制体系。积极参加国际性标准的专业组织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CAC(食品法典委员会),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掌握国际标准的最新动态。
- 上一篇:司法局百日会战活动意见
- 下一篇:解决国内绿色贸易壁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