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贸易在远东食品市场的作用

时间:2022-08-24 08:50:08

导语:食品贸易在远东食品市场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食品贸易在远东食品市场的作用

一、俄罗斯远东食品市场行情透析

“民以食为天”,俄罗斯远东食品市场在远东经济区(俄罗斯面积最大的经济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初,它也经历过诸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地区食品严重短缺的窘境,但是,凭借亚太经济圈优越的地理条件和雄厚的资源优势,它较其它地区率先走出困境。到1997年为止,食品市场货源充足,品种多样,令不熟悉远东的人士刮目相看。然而,1998年8月以后,俄罗斯经济出现滑坡,随之卢布贬值,直接影响到俄罗斯远东食品市场的行情。根据统计,危机前,外省食品进口份额在40%-50%之间波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则为60%-80%左右。而到了1998年10月中旬,进口份额就降低了2倍。到1999年中期,在外省进口份额跌至10%-20%,而在俄罗斯两个中心城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则跌至20%-30%。由于卢布汇率过高和严重的金融资金流通不畅等因素,已失去可观款项的国内生产商势必在一定时期内极力限制进口商。这尤其关系到欧美公司生产的肉制品、奶制品、面粉制品和蔬菜等类食品。这些食品的价格不止一次地涨价,而进口商即使把加价食品降低到零点也不让这些食品参与俄罗斯食品市场的竞争。结果只剩下俄罗斯商家自愿供应的食品,这些食品并不是俄罗斯生产的,而是原苏联国家和其它一些国家生产的食品。来自独联体、亚洲一些国家(包括中国)的生产商本身还控制着俄罗斯食品市场的一些大环节,这主要指低价供应食品。现在,韩国和中国的生产商和进口商仍凭借方便食品、水果和蔬菜保持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为了使自己驻俄罗斯的公司成为商品批发专卖部,赚了一些钱的中国商人挤走了美国、澳大利亚、甚至是韩国一些地方的生产商。特别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些城镇里,食品市场的情况对于亚洲生产商和经营商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仔细地分析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洛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赤塔、乌苏里斯克和其它地区的居民点,商品结构呈现出下列特点:

⒈进货渠道:直接批发。在批发商品的成分中,几十个大、中型食品公司采取直接从西伯利亚、叶夫拉列依斯克和乌拉尔的大商家和生产厂家,甚至从国外大食品供应站购货的方式。类似这样的大商家可以列举出“格拉斯波公司”、“巴尔克格鲁波公司”、“涅戈齐安特公司”、“奥利格公司”等。

⒉运输保管:便捷省力。这些公司一般都设有自备的或租赁来的直接连通公路的大货栈,一些公司甚至还有驳岸,如“巴尔克—格鲁波公司”。这样,运输顺畅,保管方便得力。

⒊销售过程:由大到小,分批销售。这些公司销售食品的过程也并不复杂:他们首先把大批(车皮、集装箱、轮渡)食品运到货栈,再直接销售给各个小批发商。而小批发商则把食品分运到自己的商店或其它售货点。市场上的买卖人向小批发商购进食品,而居民或在商店、或在市场、或在批发站向小批发商、零售商购买食品。⒋经营品种:依靠优势,各领风骚。在俄罗斯远东食品市场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经营者,例如,中国、韩国、越南、日本、美国等国的商人,加之俄罗斯当地的生产商和经营商,可称得上真正的国际市场。每个经营者主要经营本国独具特色且占优势的食品,例如,中国经营者多从事大米、蔬菜、水果等类食品的批发和零售;韩国经营者多从事包装精致的方便食品的销售,例如辛辣面、巧克力派等;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大中型食品公司则内外结合,但是,主要还是本国食品。例如,他们经营的品种有粮食制品(面粉、米、通心粉等)、奶制品(牛奶和其它奶产品)、肉制品(肉、火腿肠、罐头等)一系列食品,也包括在食品市场流通的食品杂货(如醋、酱油等,这些食品当然来自中国)。有时,这些公司偶尔也经营一些蔬菜和水果类食品,但是,这基本上属于短期行为,不具固定性和长远性。

二、中国商人在远东食品市场中的经营活动及其作用

目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乌苏里斯克、哈巴洛夫斯克、纳霍德卡、赤塔等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些大小城市里流动和长期居住的中国人口呈不断增长趋势。许多城市里的中国人自发组织起中国人的社区,谓之“中国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不同名称的协会(商会)组织。譬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有“中国工商联合会”,会长为陈川先生;纳霍德卡市有“中俄友好协会”,陈彪先生任会长。这些组织多数以商贸为主,兼承担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任务。根据俄罗斯移民局内务部资料显示,在滨海边区、哈巴洛夫斯克边区、阿穆尔、赤塔等远东地区的中国侨民共计20万,而且这一数字也在不断增长。中国人在俄的生存方式、经营手段多种多样,食品贸易与经营始终是其中充满生机而又稳固快捷的获利方式。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的远东门户开通,由于当时俄罗斯食品严重短缺,所以中国边境一些城市的商贩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开始把大米、酒、苹果和梨等食品贩运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有钱的俄国人也通过绥芬河海关来中国边境城市购买食品和衣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俄边境贸易最先是以民间食品贸易作为开端的,但是尚处于比较自由的民间起步阶段,具有零乱、临时、不规范的特点,表现为随处设摊,卫生条件比较差。从1997年开始,俄罗斯工商管理部门逐步清理掉一些不合要求的摊点,并将1992-1996年持有摊位许可证的零售点统一迁移到固定的销售地点,例如“中国大市场”。这样,有序的、固定的食品部取代了零乱的、临时的售货点,每天定点供应,商业变得更有组织性。尽管1998年的俄罗斯经济危机也相应冲击了在俄的中国食品经营者,使之面临卢布汇率大幅度跌落的困境,但是他们仍然凭借自己的食品与当地的生产商和贸易商竞争。依靠本国的地理和气候优势(例如,大部分地方可以栽种水果和蔬菜,一年有几次收成等),中国商人可以继续保持自己在俄罗斯食品市场中的份额。据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中国的大米和大蒜在市场中占98%以上,也就是说,俄罗斯远东市场中的大米和大蒜几乎被中国进口商和经营商所垄断。而其它食品如黄瓜、元葱和苹果、桔子等蔬菜和水果则占市场份额的40%-60%左右。

食品零售专卖店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食品店一般都挂靠于某个俄罗斯公司,而由中国公司来经营,权力当然属于中国人。他们的工作过程是履行完海关手续后,货物运到中国人租赁的货栈,再销售到中小型批发店。应指出的是,在这几个环节上,这些工作都由本公司的合作者共同来完成,这是为了提高安全系数,并降低费用。至于零售商品部分,首先应区分开超市、商店、售货亭(集装箱货摊)和集散市场(专卖市场)。超市主要销售俄罗斯或西方生产商的食品,一般来说,这些公司的经营者不从中国供应商手里购买食品(苹果和梨除外)。一般的中型商店,俄罗斯的食品也占大多数。但是,在俄罗斯的淡季,这些食品中占大多数的水果和蔬菜都要向中国商人购买。拿中国货来说,最大的贸易额都来自小型零售点售货亭、集装箱货摊和市场。在此应指出,在远东市场和售货亭中出售的水果和蔬菜等类食品,唯一能够与中国商人竞争的是阿塞拜疆商人,但是他们也充分利用中国批发站的便利条件,向中国专门的水果和蔬菜站批发食品。如此,即使在冬季,通过集装箱贸易,在远东各大市场和集散地也会有中国食品上市。

综上所述,中国食品贸易在远东食品市场中的作用可归纳如下:

⒈弥补了远东食品市场所需食品(如水果和蔬菜)的匮乏局面,丰富了俄罗斯人民和在俄中国人的生活;

⒉种类多样、价格合理的中国食品在远东市场上的出现相对制约了美国、韩国、阿塞拜疆等国商人抬高物价的心理,使各国食品在远东市场上平等参与竞争;

⒊新鲜而富于营养的中国食品如苹果、桔子、黄瓜、西红柿、豆腐、豆皮、饺子、木耳等,以及遍布在远东各大城市里的中国人开办的大小饭店使俄罗斯人不用跨出国门就能品尝到中国人的美食风味,体味中国人的民族生活习惯。当然,中国在远东的食品贸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如个别素养较差的商人投机取巧、以次充好,卫生设施也急需改善,但是这些只是个别现象。随着俄罗斯政局的趋于稳定,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市场竞争是无情的,谁若玩弄市场规律,就将被淘汰。总之,中国商人在俄罗斯远东各大城市市场中的经营活动是富有建设性的,不仅方便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而且成为联系两国人民生活和友谊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