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碳交易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时间:2022-04-17 04:54:27

导语:区域碳交易的困境与出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域碳交易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2011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批准的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武汉)、广东、深圳7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已展开,在我国将逐步建立跨省区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我国选择建设区域交易市场具有一定的效率优势。交易成本的变化会改变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对交易价格、交易量和市场效率的影响程度。当边际交易成本逐渐减少时,交易价格会下降并且逐渐接近于交易成本为零时的均衡价格,交易量也会随之增加②。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市场建设初期易形成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从市场效率角度来看,建设区域碳交易市场是我国建设全国性交易市场的必要准备。但是目前我国区域碳交易市场建设尚处在初期阶段,从碳交易市场能否有效发挥资金配置功能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区域碳交易市场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CDM项目定价权缺失,国际融资潜力发挥不足。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设计的合作机制,CDM项目产生的减排额可为发达国家抵消它承诺的减排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CDM项目,得到技术和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主要集中在CDM项目,且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CDM供应国。截至2011年11月23日,联合国注册的CDM项目共计3597个,我国已有1666个项目获得注册,占全球总数的46.32%。但由于我国没有CDM定价权,已成交的CDM交易价格远远低于国际通行价格;且我国企业参与CDM的模式单一,受制于CER长期锁定价格,丧失了在未来国际碳市场碳价格高涨时获得高收益的机会。2009年我国碳市场贡献了全球50%以上的CDM项目减排量,但交易金额只有13亿美元,占全球碳市场交易金额不到1%。另外,受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CDM项目的区域性较强。从CDM项目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CDM项目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碳交易市场交易量的提升及碳信用期权市场的完善,会带动我国碳交易定价权的提高③。因此,区域碳交易试点市场充分调动全国其他地区CDM项目资源,对提高我国碳交易定价权,进而增强我国CDM的国际融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碳金融创新不足,国内融资渠道受限。碳金融是发展中国家项目融资中关键的杠杆资金。一个经济体中,要想发挥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首先需要改进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理念,增强金融服务意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而作为碳金融重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在动员储蓄、资本分配、监管公司投资决策方面更有优势,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融资成本①。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商业银行涉足碳金融业务,如兴业银行第一个承诺采纳“赤道原则”,工商银行第一个采取节能环保“一票否决制”,浦发银行推出国内银行业首个《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光大银行推出“光合动力”低碳金融服务套餐等。其中,兴业银行是唯一成立总行级可持续金融专营机构的银行,截至2012年1月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融资余额716.49亿元。另外,作为一种集合性投资工具,低碳基金是重要的碳融资工具,其通过集合投资者的资金来购买碳指标,或将集合的资金直接用于GHG、CDM或JI项目的投资,通过基金管理人在世界范围内对各种不同低碳项目进行投资所获得的碳指标或现金收入来回馈低碳基金的投资人②,能有效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增加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和活力。我国为了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于2007年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但都主要用于资助碳汇项目,在规模和适用方向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看来,目前我国国内碳金融创新发展不足,国内大量的信贷资金及私人资金参与碳金融渠道不畅,且无法对我国现阶段区域碳交易市场发展提供具有地方特点的资金支持。3.市场主体减排成本差异小,市场资金效率优化程度低。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市场主体数量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碳交易市场优化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作用。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例,北京市辖区内2009-2011年年均直接或间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万吨(含)以上的固定设施排放企业(单位),其交易主体大都限于北京市行政区范围内。而碳减排成本的差异是碳交易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③。不同主体间的碳减排成本差异形成碳排放权交易的动力,并伴随着资金在市场不同主体之间的再配置。碳排放权交易可最终提高市场整体的减排效率,即碳资金回报率。一般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碳减排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强度低,碳减排成本较高;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高,碳减排成本相对较低。但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泰尔指数变化趋势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内部碳减排成本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中部地区内部差异先扩大后逐渐缩小,东部地区内部碳减排成本差异在不断缩小④。目前我国的碳交易试点基本上是基于省市级范围进行的,小范围内碳减排成本差异较低,削弱了碳交易市场对排放权价值转移的配置作用。因此,区域碳交易试点作为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基础,亟须解决区域市场间协作机制问题,从而有效发挥从单纯各省市范围内的点源治理向区域综合治理转变过程中的市场调节功能。目前一些区域碳交易试点正在积极构建总量控制排放权机制,应发挥已有的优势,同时积极研发CERs相关衍生品,建立CDM一级、二级交易平台,完善交易所功能,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首先,CDM交易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发挥我国CDM项目的优势,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价格话语权,在吸纳国际融资方面获得更多优势;其次,借鉴国际CDM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相互促进的经验,通过允许自愿减排量进入强制减排交易市场,有利于我国总量限制以外的企业通过市场获得利润,激励非强制减排企业主动减排。另外,总量控制排放权机制下产生的碳配额是针对某些地区或行业进行的排放额总量限制,而碳补偿是强制减排地区或行业以外的企业所进行的自愿减排;自愿减排市场的存在,有效地增加了碳配额交易市场的流动性,有利于降低配额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并保持交易价格的平滑性。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是碳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企业低碳改革的资金支持是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碳交易的保障。我国在建设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同时,积极推进金融中介业务创新,在发展绿色贷款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担保业务,从而尽可能降低银行的绿色信贷风险,促进绿色信贷更好地发展。另外,碳基金作为重要的碳金融产品,是碳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各区域碳交易市场发展过程中发挥碳基金的融资作用,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自然资源、产业结构、财力水平,由政府和地方企业合作来设立符合地方特色的低碳基金。充分吸收当地政府资金支持,并且发挥民间资本等私人资本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作用。我国应在建立多个大型排放交易所的同时,建立排放权交易所之间的交易信息沟通机制,实现数据共享,例如建立健全统一的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和中央交易登记系统,及时各类相关数据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系统不稳定性,从而有效地发挥碳交易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优化功能,以及从单纯点源治理向区域综合治理转变过程中的市场调节功能;同时试点区域应加强与周边经济区域的融合,扩大碳交易市场覆盖范围,例如,建立区域间研讨、信息交流会议机制,可首先在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等主体功能区内成立低碳发展会议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全国性碳减排合作机制。资金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碳交易市场作为重要的资金优化配置工具,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虽然目前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但由于我国区域碳交易的发展刚刚起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机制的完善,我国区域碳交易市场的碳融资平台功能、低碳资金优化配置功能等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本文作者:李虹付飞飞工作单位: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