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对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应对

时间:2022-11-13 09:30:58

导语:技术性贸易对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应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技术性贸易对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应对

摘要:伴随关税壁垒的影响日渐削弱,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层出不穷的非关税壁垒形式中成为主要形式已久。它对出口产品尤其是我国农产品的影响不仅越来越大而且具有双重性。面对农产品出口的窘境,新时代农民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着力解决这一难题,从容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不是等待政府相关部门的救援。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农户;策略

1技术性贸易措施转化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定义的界定在贸易壁垒形式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人们对其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二者是同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存在一定联系,但二者又相互区别。本文认为在设置目的的初衷问题上具有一致性,二者分歧的关键在于设置标准上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二者在特定的情形下,可以相互转换。技术性贸易措施逐渐转变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存在的缘由如下:第一,各进出口方自己都有制定技术条例和技术标准的自由权,这一原因可能使之成为贸易“壁垒”,因为这是各方之间(无论是进口方还是出口方)在技术条例和技术标准方面存在各种差异和信息匮乏。第二,一些国家(地区)人为提高进口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门槛,比如通过不间断变换法规、提高标准指标或增加一些非必要的检验检疫项目等形式,最大程度地遏制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达到保护国内市场稳定的目的,这一原因也可使之形成贸易的“壁垒”。第三,一些国家(地区)设计“歧视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即技术性贸易措施“有差别待遇”的制定和实施,也就是对来自不同出口方实施不同的技术标准,这也是使之可能成为农产品贸易的“壁垒”。综上所述,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种规定。从运用领域看,它是在国际贸易中运用;从内容上看,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因此它的特征具有广泛性;从形式上看,它的出现形式是灵活多变的,因此它的特征具有多样性;从技术性指标体系上看,它的特征具有多重性,因为不同国别的指标体系也会不一样。在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是通过食品安全、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法规,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要求,质量标准、食品标签和包装要求等,限制他国农产品流入本国市场,以实现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目标。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在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不可撼动并呈双面性。从作用机制的角度来说,在短期内,它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是负面的;从中长期来看,它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是正面的。2.1负面影响

2.1.1市场准入条件的提高,农产品的出口及农民增收受到影响

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陆续缩小,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对出口农产品持续地高筑壁垒,设置严格的技术标准和包装标签要求,如日本的《食品卫生法》、美国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等。出于短时间内农产品不符合其技术标准的缘故,将锐减出口的农产品数量和金额[1]。换而言之,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在短期之内会有部分产品达不到他国市场的要求而不得不选择退出市场或是寻找其他销路,由于来不及应对那些进口国所设置的猝不及防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在短期内抑制农产品出口的数量,也会导致农民增收受影响。

2.1.2出口农产品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逐渐被削弱

为了谋求发展不管是解决燃眉之急还是谋得长远生存之计,相关企业积极探索应对之策。首先,中国企业超过半数以上获得国际技术性标准与要求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向有关部门咨询或者是贸易合作方为其提供,这两种当中无论是哪种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形成一定的额外成本,这也是增加出口农产品成本的原因之一;其次,为了达到国际标准,谋得更多利益,中国企业往往会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加强产品认证、培养员工等方式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些方式是使企业得以转型升级的良策,也是使得生产成本持续高涨的缘由,由于它运行需要不断注入巨额的资本;再次,进入世界市场的农产品需增加有关产品的测试、检验和鉴定等环节,而目前检验检测设备大部分都是依赖进口,由于国内相关部门如商检部门与企业的测试评价方法和技术都达不到国际先进的水平的行列,这将是增加生产成本的重头戏。此外,出口的农产品被贸易对象国检测也要缴纳检测费用,这一费用的支出也不在少数,这也使高额的出口成本雪上加霜。技术性贸易壁垒从交易成本、改进生产技术与管理、实施的过程等角度,这一系列举措都会增加我国农产品生产出口企业的成本,使得出口农产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降低我国农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使相关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2正面影响

2.2.1农业生产实现“三化”,促进农产品结构改善

从中长期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强力“倒逼机制”会促使我国那些实力强大,雄心勃勃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将竞争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加快技术创新,规范生产和经营,严格把握产品质量关,将农产品结构不断地优化升级,从而增强产品在国际中的竞争优势,力争成为优质企业并在国际贸易中成为“领头羊”。面对窘境,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如标准化生产差、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组织化程度低和应对能力弱等情形,我国一些地市县发挥“敢于做吃螃蟹的第一人”的精神率先加大了对农产品“三化”的建设即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一方面,许多地方政府实行“统一”的管理模式,通过“生产基地”的形式把农户组织起来。例如富川县的脐橙,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以“农场”为生产基地,将基地承包给农户,政府通过派技术人员的方式进行指导,这种指导可谓是全方位的即从选苗到种植,从种植到管理,再从管理到采摘销售。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指导以达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及“社会化服务”的理念。这一经营模式在富川农业经营生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富川脐橙不仅享誉全国,还以其优异的品质开始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市场。又如,昭平的茶,首先科技局的工作人员指导当地茶农群体种以及适宜制作昭平茶的中、小叶茶树良种以及经过实地考察,根据茶农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指导,然后通过政府牵头,培养优质企业对茶进行加工以及销售,使得昭平的茶荣登区域品牌百强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比较成功的新模式是农产品生产企业走“公司+农户”的模式。例如广西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公众平台式公司,它的形式是以参股的形式加盟,它的主要模式是以标准化的形式组织和规范股东基地农业生产,它的目标是统筹农业资源、打造农业品牌,从而实现标准化生产,使农产品质量过硬。

2.2.2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使其与国际化标准衔接

面对其苛刻标准和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之路不畅通的原因分析如下:一方面是农产品的质量关不过硬,禁不起考验;另一方面是农业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远远落后于国际标准的要求。为了扭转乾坤,以国际标准为蓝本,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使其走向规范化、国际化,也可以使之与国际标准媲美。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适应当前我国人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畅销,从根本上改善农产品出口状况,为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铺下坚实基础。例如,为了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广西农业部门努力推进“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实现农产品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3新时代农户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过程中可能存在威胁农产品的安全隐患,如产地的污染及各种人为因素,这些因素将成为扼杀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的强劲杀手。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我们可以尝试着多方位、多角度着手去解决,其中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从农户这解决问题,才是从源头上遏制农产品安全威胁的有效举措。

3.1了解WTO规则、农业标准化和灵活掌握贸易救济相关知识

外向型农业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了解国际贸易中相关规则以及农业标准化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农户才能使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国际化的要求,才能使农产品远销国外市场。即使农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有些国家为了限制我国农产品流入进口国市场会人为筑高贸易标准,使我国产品受到不公正待遇和不合理要求。当遇到不公平或贸易纠纷时,农户应该学会通过合法的方式例如协商或法律等途径,合理地运用WTO规则,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使自身权益得到维护。

3.2改善经营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出路在于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质量关过硬不仅是立足本国市场的需要,更是农产品迈向国际市场的需要。面对源于经营方式粗放所造成农产品品质极差的惨状,农户应致力于改善农产品经营模式,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例如一地多种,错峰上市。农户种植不同的果树,一方面是为了错开成熟季节,从而便于管理,另一方面是使资金分散投资,从而达到规避投资风险。又如,农户走“规模养殖母猪+种植柑橘+发展林下养殖”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3农户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力争做新时代的农民

只有提高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的质地与安全。目前我国农户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文化素质普遍处于较低的状态,农业生产时缺乏科学指导或不及时学习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等,这些都是导致农产品兽药、农药滥用现象的根源,更是对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和规定的灵敏度不高的直接原因。而主要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等国家对于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的要求却日趋严格。所以农户应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培训活动,如农业局或科技局举办的短期农业知识学习班、农资站的工作人员到村委组织的座谈会及“田间学校”(有关专家到农田现场指导)等,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及时了解农业生产的规律和农产品的特性,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农产品。

参考文献:

[1]徐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D].咸阳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江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D].重庆市:西南大学,2012.

[3]郑金英.农业标准化: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08,(4):492-495.

[4]山丽杰.基于绿色壁垒制度框架下的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研究[D].无锡市:江南大学,2008.

[5]赵建华.农产品绿色壁垒制度化与发展绿色农业战略研究[D].长春市:吉林大学,2008.

作者:唐金娟 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