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含能消费及贸易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22 11:01:17

导语:隐含能消费及贸易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隐含能消费及贸易研究论文

1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年广东投入产出表(42部门)》(目前最新可获取的IO表)和广东统计年鉴行业经济、能源统计数据。由于IO表与广东统计年鉴的行业部门分类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将这两种系统进行归并,统一调整二者的部门分类为27部门(见表1)。总结已有研究[7-9],基于IOA的隐含消费贸易的计算步骤如下。

1.1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aij]aij=xij/xj,反映的是部门之间的直接经济技术联系,即j部门生产单位产品直接消耗第部门的产品数量,其中xj为第j部门的总产出,xij为第j部门所需要的第部门的投入。

1.2计算Leontief逆矩阵

根据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AX+Y=X,X为总产出,Y为最终需求,调整后可得X=(I-A)-1Y,B=(I-A)-1称为Leontief逆矩阵,该矩阵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联关系,其中的每一个元素bij表示每生产j部门的单位最终产品对i部门总产出的需求量,称为完全需要系数。

1.3计算直接能耗系数矩阵

D=[DEUCj]DEUCj=ej/xj,表示第j部门单位产出直接消耗的能源数量,ej表示第j部门的能源消耗量。

1.4计算完全能耗系数矩阵

T=[TEUCj]和间接能耗系数矩阵IN=[IEUCj]T=DB,TEUCj表示第j部门增加单位最终需求所引起的整个经济系统累计增加的能源消耗量,即隐含能消耗量。则间接能耗系数矩阵IN=[TEUCj-DEUCj]

1.5计算最终消费隐含能

Rv,c,g,p,om,ol=[rv,c,g,p,om,olj],rv,c,g,p,om,olj=TEUCj×yv,c,g,p,om,olj,rv,c,g,p,om,olj表示j部门为满足各种最终需求最终消耗的隐含能,yv,c,g,p,om,olj表示j部门的各类最终需求量,v,c,g,p,om,ol分别表示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政府消费、资本形成出口和调出。2.6计算进口贸易隐含能理论上说,从不同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其能耗系数应根据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但是广东的贸易伙伴较多,根据投入产出表来确定其各类商品的能耗系数难度较大,此外获取广东和其他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及省际调入调出数据方面也存在很大困难。出于简化,本研究在进口贸易隐含能计算中,采用技术同质性假设,从消费者角度计算进口产品的隐含能,即通过假设进口或调进产品生产能耗和本地区出口或调出产品能耗相同来计算广东省产品贸易隐含能。这样计算得到的输入产品隐含能反映了如果不通过进口或调入,完全由本地生产这些产品额外需要消费的能量。Sim,il=[Sim,ilj],Sim,ilj=TEUCj×fim,ilj,Sim,ilj表示j部门输入商品的隐含能,fim,ilj表示j部门商品输入量,im,il分别表示进口和调入。

2计算结果与分析

2.12007年广东各行业直接、完全能耗系数

按照上述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得到2007年广东省各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如表1所示。计算结果显示:2007年,广东直接能耗系数最高的5个行业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直接能耗系数最低的行业则为建筑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广东完全能耗系数最高的5个行业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纺织业;完全能耗系数最低的5个行业为其他行业(指除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以外的其他第三产业)、资源开采业、农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及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可以看出,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能耗系数均较高的主要为资源加工型行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直接能耗系数较低的行业主要为机械、器材和设备制造等行业,完全能耗系数较低的则主要为第三产业。考虑间接消耗后,行业的耗能强度有了较大的变化。记完全能耗系数与直接能耗系数之比为能耗乘数,2007年广东各行业的能耗乘数均大于1,可知各行业的间接能耗系数均大于直接能耗系数。能耗乘数最大的行业为建筑业,其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各类机械、器材和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虽然直接能耗系数较低,但因行业的后向联系较强,影响力系数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对其他资源型产品的中间消耗较大,在考虑了整个生产链上的能源消耗后,成为了完全能耗系数相对较高的行业,因此,降低此类行业完全能耗不仅可从降低各类产品的单位能耗着手,也需要增加中间产品的循环利用率,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2.2隐含能消耗量

2.2.1高耗能行业分析。2007年,广东省由各类最终需求(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及输出)引致的总隐含能消耗约53902万t标准煤,其中间接能耗是隐含能消耗的主体,占隐含能消耗的77.9%。最终需求引起直接能耗最高的五大行业分别为: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0),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及化学工业(11),与五大直接能耗系数最高的行业基本吻合。这五大行业的产出占广东省总产出的19%,但其直接能耗占总直接能耗的45%,是广东省节能减排应关注的高耗能行业。最终需求引起隐含能消耗最高的五大行业则为:通信设备、计算机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建筑业(2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7),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15)及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这五大行业隐含能消耗占总隐含能消耗约50%,其中部分行业主要因为规模效应带来隐含能消费量较大,如通信设备、计算机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产出占总产出约15%,其隐含能消费亦占总隐含能消费的15%。而建筑业等则主要由于其生产过程中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高耗能行业产品使用较多,使得隐含能较大。诸多研究表明[10,11],目前我国的既有建筑基本上是高能耗建筑,而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对住房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进一步需求,将拉动建筑业及其上游相关行业能耗的快速增加,带来沉重的能源负担,因此,建筑节能应作为地区节能的一个战略重点。2.2.2各类需求的隐含能消耗。将表1中27个行业合并成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4个部门,将2007年各类最终需求及其对应的隐含能消费量整理为表2。从表的纵向来看,输出商品(出口与调出之和)引致的隐含能是隐含能消费的主体。2007年输出占最终需求的63.88%,其隐含能消费量占总隐含能消费比重则为69.09%。出口所消费隐含能占最终需求引致的隐含能消费比重大于出口占最终需求比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东出口结构或产品的不合理性。最终消费(城镇、农村、政府消费总和)占总最终需求的20.81%,其消费隐含能占总隐含能消费的13.98%。其中,城镇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的主体,根据对应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计算得出,广东省2007年城镇人均隐含能消费约9502t标准煤,农村人均隐含能消费约2338t标准煤。可见,城镇居民较农村居民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因而人均隐含能消费远高于农村居民。随着广东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预计居民消费引致的隐含能消费将持续上升。从横向看各部门最终需求比重及各部门隐含能消耗比重,可以看出,工业是最终需求和隐含能消费的主体,反映了广东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因最终消费对工业的需求量很大,相应隐含能的消费量也较大。服务业所消费隐含能占最终需求引致的隐含能比重远低于服务业占最终需求比重,因此增加服务业在最终需求中的比重相当于减少了最终需求对隐含能的消费,从这一角度看,服务业应该成为今后产业重点发展的对象。

2.3贸易隐含能

对广东省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中的隐含能进出口量分别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见表3):2007年,广东省出口产品中的隐含能为22373.58万t标准煤,进口产品隐含能为16722.67万t标准煤,对外贸易引致的隐含能净出口量为5650.91万t标准煤,相比于广东省2007年显性能源国外进口量(5292.14万t标准煤)较高,为同年广东显性能源总输入量(进口、外省调入量与我国轮、机在外国加油量之和为21975.05万t标准煤)的25.7%。分行业看,24个行业中(建筑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无对外贸易因此不予考虑),隐含能净出口行业有14个,完全能耗系数较大(>0.8)的行业有7个;净进口行业10个,完全能耗系数较大的行业有4个。其中,隐含能净出口量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隐含能净进口量最大的五大行业则为: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及资源开采业。隐含能净出口与净进口量最大的五大行业构成与广东省外贸进出口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吻合,可见广东对外贸易隐含能的净进口或出口流向主要是由对外贸易的行业结构决定的。同样计算2007年广东省国内贸易的隐含能流向及流量,结果显示调出产品隐含能为14853.01万t标准煤,调入产品隐含能为17785.73万t标准煤,隐含能净调入量为2932.72万t标准煤。分行业看,27个行业中,隐含能净调出行业有11个,完全能耗系数较大(>0.8)的行业有4个;净进口行业16个,完全能耗系数较大的行业有8个。隐含能净调出量最大的五大行业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隐含能净调入量最大的五大行业则为:建筑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以上可知,商品贸易中的隐含能数量巨大。2007年广东省通过商品贸易输入(调进与进口总和)和输出(调出与出口总和)的隐含能分别为34508.4万t标准煤和37226.59万t标准煤,分别为当年广东显性能源输入总量的1.69和1.57倍。2007年,广东省国内贸易带来隐含能净调入量2932.72万t标准煤,对外贸易引致隐含能净出口量5650.91万t标准煤,总体为隐含能净输出地区,净输出隐含能2718.19万t标准煤,为当年广东显性能源净进口量的15.3%,终端能源总消费量的12.8%。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外贸易,广东不出口商品,而又由本地完全生产进口产品(包括进口产品所需原材料的生产),则广东省用能可比实际少5650.91万t标准煤;同理,如果没有国内贸易,广东省用能则比实际多2932.72万t标准煤。因此,可以看出,国内贸易有利于广东省能源的节约,而对外贸易使得广东向国外净输出了能源资源。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本研究采取了技术同质性假设,即采用广东省出口产品的技术系数来计算输入产品的隐含能,但从国内贸易看广东省的平均能耗系数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从国际贸易部分看,广东主要的进口国/地区平均能耗系数大多小于广东省的平均能耗系数,因而简单的估计,调入的隐含能存在低估的可能,而进口隐含能可能被高估,即计算结果中隐含能净输出量可能比实际偏低,广东省的对外贸易中流出了更多的隐含能。这也意味着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部分能源与环境压力转移到了国内其他地区,却共同作用降低了国外的能源强度和环境压力。2007年,广东省从国外进口的显性能源,都以大于进口能源数量的隐含能的形式输出到了国外。

3结论

本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广东2007年的隐含能直接及完全能耗系数、各行业及各类最终需求的隐含能消耗量及隐含能贸易量进行计算,得出的主要结论与建议如下。(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及化学工业是广东省能耗总量、直接消耗系数及完全消耗系数均较大的行业,应作为第二产业节能减排重点关注的行业。(2)建筑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各类机械、器材和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虽然直接能耗系数较低,但因行业的后向联系较强,影响力系数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对其他资源型产品的中间消耗较大,使其完全能耗系数相对较高,最终需求引致的隐含能消费量也较大。因此在节能工作中,还应重视对产品生产整个生命周期的考察,从源头把握节能方向。对于影响力系数较高的行业开展节能工作,不仅可从降低各类产品的单位能耗着手,也需要增加中间产品的循环利用率,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水平。(3)从各部门的隐含能消费看,工业因最终需求较大,其隐含能消费量也较高。综合上述广东各行业能耗的分析,可以看出钢铁、石化、能源、化工、信息设备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产业在广东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工业部门,尤其是其中一些重工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始终是节能的重点抓手,而重点发展服务业来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是今后行业发展的方向。(4)从各类需求主体看,输出商品(出口与调出之和)是最终需求的主体,其引致的隐含能亦是隐含能消费的主体,可见贸易对广东经济及广东能源消费重要的双重拉动作用。居民消费中,广东城镇居民人均隐含能消费远高于农村居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未来居民最终消费引致的隐含能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因此也应重视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引导形成合理的消费模式,使得在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可以做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5)广东是贸易隐含能的净输出地区,2007年广东净输出隐含能2718.19万t标准煤,为当年广东显性能源净进口量的15.3%。其中,国内贸易带来隐含能净调入量2932.72万t标准煤,国内贸易有利于广东省能源的节约,而对外贸易引致隐含能净出口量5650.91万t标准煤,使得广东向国外净输出了能源资源。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部分能源与环境压力转移到了国内其他地区,却共同作用降低了国外的能源强度和环境压力,不利于我国整体的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广东应在综合提高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的同时,优化贸易结构,如降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等高能耗行业的出口比例,增加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资源加工业产品的进口,降低广东及我国的能源和环境压力。

作者:杨蕾杜鹏夏斌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山大学海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