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探究
时间:2022-12-13 10:00:21
导语: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的每家大公司都知道,它在与其他少数几家大公司进行竞争,自己采取的任何行动(如降低价格、增加广告或引进新产品)都会促使竞争对手做出反应。将这种寡头公司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模型化为博弈,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对其加以理解。我们考虑一个应用博弈理论进行分析的简单的例子。设两家居于市场主导地位的公司间的竞争事态由这两家公司选择的竞争策略所决定,两家公司都可以选择是采取进攻型竞争策略(例如降低价格或大量做广告)还是采取保守型竞争策略(如高产品定价或适度地采用广告),博弈的结局取决于两个公司采取何种策略。使两家公司都获得最佳结局的条件是两家公司都抑制其竞争行为,此时两者都可获得大量的经济利润。然而,如果它们不能相互合作,博弈的结果将是双方均采取进攻型策略。如果一方决定采取保守型策略,那么,另一方将通过采取进攻型策略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进而获取更高的利润。此时,前一家公司不但不能获利,反而还会遭受亏损。因为双方都知道对方会采取进攻策略,因此谁也不愿意采取保守策略,其结果是双方都采取进攻型策略,双方都获得很低的利润。它们陷入了所谓的“囚徒困境”。其出路自然是双方寻求某种方式的合作,以共同限制其竞争行为,进而使双方都取得高利润(而不是低利润)。这种合作可以是某种正式的协定(尽管这在美国以及其他很多国家是非法的),也可以是基于对共同利益和历史形成的行为方式的认识而心照不宣。遗憾的是,对于比上述简单的两公司博弈更为现实、更为复杂也更为动态的寡头垄断来说,不存在一种最优的游戏方式。因此,博弈论在寡头垄断中的应用是有其局限性的。然而,博弈理论已经揭示了,在寡头垄断格局中,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是可能的(尽管不是有保证的)。寡头垄断中的厂商可以获得经济利润,而且,在竞争受到约束的情况下,这一利润还可以是很大的。
在此,我们对完全的寡头垄断和贸易理论提出一些看法。如果某些产品的生产存在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其生产将集中于少数国家以获取这一规模经济收益。这些国家将出口这些产品,而其他国家则进口这些产品。这一贸易模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历史在发挥作用。厂商对生产位置的初始选择出于多种原因。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地方拥有生产所需要的投入要素,在这些地方进行生产可以获得由地生产成本带来的比较优势。然而,尽管这些地方在开始时的确拥有比较优势,但这一点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一旦生产位置被选定,大规模的生产已在这些地方实现了规模经济收益,生产及贸易模式便会延续下去,尽管其他国家可以以更为低廉的成本进行生产。生产可能不会在一个有更大成本优势的地方进行,因为必须有足够的生产规模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而较小的生产规模会导致更高的平均成本,这会抵消掉该地区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在新的生产地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意味着新的生产者必须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而对于新的市场进入者来说,不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亏损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这是因为:(1)供给的增加会使价格降低;或者(2)原有的厂商可能会以多种竞争行为打击新进入者。为此,生产可能不会在这些低成本地区发展起来。具有进入潜力的厂商和国家所面对的这一问题便是幼稚产业所面临的情况。在哪些国家进行生产(或更为准确地说,哪些国家应该拥有寡头公司),这是否真的很重要?回答是对于各国的福利是重要的,当寡头垄断公司通过出口获取经济利益(或净利润)时尤其如此(全球垄断公司的国家位置和国家所有权同样重要)。这些净利润取决于其向国外购买者索要高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改进国家的贸易条件(净利润还可以被直接看做是来自外国购买者的附加的国民收入)。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全球寡头垄断的现实国家分布格局有一定的任意性,如果出口厂商从出口中获得净利润,那么其所在的少数国家便从外贸中得到了附加的收益。因为拥有高额利润的寡头垄断厂商而得到国民福利,是各国政府利用各种政策影响寡头垄断公司布局(或全球市场份额)以利于本国生产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卢子芳.双寡头市场的调控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1999.
[2]胡振华,胡东滨.寡头垄断市场古诺模型的研讨[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7.
[3]杜传忠.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兼论中国市场结构调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李班 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上一篇:一带一路国际贸易走向探讨
- 下一篇:“一带一路”下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