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贸易人员的培育模式

时间:2022-12-12 03:49:34

导语:学校贸易人员的培育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校贸易人员的培育模式

本文作者:黄数萍工作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经济贸易系

贸易实践活动较少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学校没有意识到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学校更多地向从业人员传授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专业实践方面的引导则比较少。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参与专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同三本院校相比,实习单位更倾向于选择本科的从业人员。在这一情况下,学校却没有积极为从业人员专业实践创造条件,使得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为此,三本院校在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中,应该重视他们的专业实践,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会计、计算机、物流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活动没有得到合理关注国际贸易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国际贸易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了解会计、计算机、物流、银行等专业知识。但是,部分三本院校在课程安排上却只关注国际贸易专业内容,忽视了其他相关专业。这不利于从业人员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对其今后的专业实践产生不利影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的意识偏差。一些三本学校的管理者简单地认为从业人员仅仅需要具备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必要了解相关专业内容。另外,师资力量缺失也是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一些三本学校缺乏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这给课程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重视实践教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应用能力贸易实践作为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应该得到三本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教师应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示范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改变单调的理论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即强化了从业人员的学习动机,又提升了他们的实践技能。例如,在“国际贸易磋商”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询盘”的时候,可以将“询盘”的技巧现场展示给从业人员,帮助其习得相应的技能。另外,教师还可以播放同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有效掌握作品人物的贸易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少三本国际贸易的教师是硕士或者博士应届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为此,教师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实践,积累经验,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素材。加强校企合作,为从业人员专业实践创造平台同本科院校相比,三本院校的从业人员的专业实践机会比较少。这就要求学校应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加强同相应企业的联系,为从业人员的专业实践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专业实践之前,学校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教师可以根据实践单位的工作内容,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便于他们更好满足实践单位的用人需求。另外,学校还需要关注从业人员的安全。同其他工作相比,国际贸易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此,学校应该与贸易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实践活动制度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安排指导老师对从业人员进行指导,避免其因合法权益在贸易工作实践中受到损害。

关注相关专业教学活动,优化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在掌握国际贸易技能与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计算机、物流等内容进行充分地了解,这对培养国际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学校应该根据需求,在课程安排上适当增加物流、计算机和会计等专业课,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在相关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所教专业同国际贸易的联系,避免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专业内容相互脱节。同时,学校还需要引进相关专业的教师,使师资力量满足教学需求。在引进过程中,学校对于具有国际贸易知识背景和经验的人才应该优先考虑。此类人才能够较好地根据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同人才培养要求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