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国际贸易对进出口行业工资消极意义
时间:2022-12-25 10:19:00
导语:深究国际贸易对进出口行业工资消极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全球化已成为世界趋势,国际贸易的讨论早已成为热点。其核心议题之一就是不同行业之间的工资波动。本文基于简单而相关的Ricardian模型,并假定在进口和出口行业之间劳动力是流动的,来分析这两类行业的工资波动情况。
根据MarcJ.Melitz的模型预测,生产力较低的企业最终会被赶出该行业,导致整个行业的生产力增加。在贸易期间,出口厂商扩大生产,而只针对国内市场的厂商减产,甚至退出该行业,更多的生产企业重新分配市场份额和利润。因此,总的生产率提高(J.Melitz,2003,pp.1695-1725)。实证研究也支撑他的模型。在智利,贸易自由化后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再分配,促进了贸易部门生产力的提高(Pavcnik,2002,pp.245-276)。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在1990-2000年期间生产率增长最高的行业大多数是出口产业(Table4,Russell,Takac,&Usher,2004,pp.31-42)。在Ricardian模型中,一个国家的出口产业总是有比较优势的(Krugman&Obstfeld,2009)。因此,自由贸易后产出价格持续增高。出口部门的工资取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和产出价格决定需求(Borjas,2010)。参与世界贸易之后,两者都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因此工资增加。
然而,劳动力是流动的。高工资的行业,将吸引来自进口产业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供给将增加,工资开始下降。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世界贸易使进口行业的输出价格下调,但一般生产力却增加。此外,劳动力供给减少趋势也能导致工资增长。
依照DanielA.Traca的结论,国内生产率影响劳动力的需求是显著的,周期性的物质生产力和反周期的价格效应直接影响劳动力的需求,后者通过减缓前者供应进行调整。国内供应仅有很小的份额,因而世界贸易能抑制价格效应。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生产力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市场占有率较大的出口行业影响更明显(Traca,2005,pp.336-347)。因此,开放性和市场份额共同决定出口行业的工资波动。
一个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是受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控制的:流通商品部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推动工资水平普遍提高(Learningtolikeinflation,2011)。例如,在美国鞋类制造业是一个典型的进口行业,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制造业是最主要的出口产业。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的年平均收入,前者从2002年至2009从$24,660攀升到$30,010,而后者在同一时期从$60,110升到$66,180(BureauofLaborStatistics)。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成为美国主要鞋类进口国。这两个行业工资增长的绝对量几乎是相同的,而实行贸易保护的进口行业的工资水平却是降低的。
但是,只有这两个行业不能描绘在实行国际贸易之后工资分配的全貌。虽然很难获得直接进口和出口行业分类的工资水平数据,基尼系数可以反映一定的影响。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Borjas,2010)。由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公布的6号工作文件中,在过去二十多年来国家内部收入不平等增加的国家有几个,并非所有发达国家(Weeks,2005)。如图1,美国的基尼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36增加到约43。在同一时期,英国从26增至33。日本也有类似的趋势,如图2。
根据目前获得所有的理论和证据,可以得出结论,国际贸易导致一个国家的进口和出口两个行业的工资增长,但出口行业上升更快,主要是由于其生产力的提高;进口行业的劳动力供给萎缩促使其工资增长,因而增长率滞后。
小结
统计数字显示工资变动的绝对量:参与国际贸易的出口和进口行业的工资明显增长。而且,基尼系数间接揭示这两类的工资增长是不同的。
- 上一篇:工行营业厅见习报告
- 下一篇: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监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