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图书出口中存在的缺陷诠释

时间:2022-05-11 04:04:00

导语:当前图书出口中存在的缺陷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图书出口中存在的缺陷诠释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图书出口已逐步纳入对外贸易的轨道。以前,图书作为一种对外宣传的工具,基本上是以赠送的形式输出国外,至今,我国图书出口的数量仍然较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我国图书出口的现状,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当前我国图书口中在的问题

第一,计划经济的垄断不能适应海外市场的需要。我国图书出口以中央公司为主,中央的三大图书进出口公司(中图、国图、版图)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各省市除上海鹤立鸡群外,其余大都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然而这三大主要进出口公司又不能真正代表中国图书出口的全貌,它们也是以外购为主,备货为辅,这就给对外宣传造成很多不便。

第二,我国图书出口的品种不多,主要是可供出口的外文版图书不多,只限在中文图书,其实海外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学、少儿,尤其是学术性、研究性较高的古籍图书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受文字的限制,所以可订图书很少。

第三,我国图书销售对象以华人、华侨为主,无论是我们的客户还是客户销售的顾客,几乎全是清一色的黑头发、黄皮肤。没有真正将图书辐射到老外这一顾客群里,浸透到外国人中。

第四,我国图书出口的贸易方式以赊账为主,这种贸易方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事实上等于是代销。客户在规定的时间内销售情况好,就按期付货款;如果销售情况不好,就会拖延付款期,如果有一定数量的图书销售不出去,就会千方百计要求降价,或者退货,更有甚者干脆赖账不付,所以这种贸易方式是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出口的扩大。

第五,国外经营我国图书的客商普遍规模较小,尤其是欧洲大都为附带经营,有的则在小超市中放一二只书架。笔者曾到过法国、匈牙利等国作过实地考察,情况基本如此,而且书架上放的是杂志多于图书,港台书刊多于大陆书刊。

第六,在信息化的时代里,我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反应不够快,尽管实行52了电脑化管理,上了互联网,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整体,不能快速、全面、准确提供有效信息,以满足海外读者的需要。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国的图书出口工作,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举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现状,不要说再迸一步扩大有难度,恐怕连现状都难以维持。下面笔者就此状况提出几点对策:

第一,要确立图书出口是一项货物贸易,经营单位要树立以出口创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观点。图书是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相结合的一种产品,长期以来要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手抓。对外则要求出口创汇与对外宣传相结合。我想,这种观念必须扭转过来。对外宣传应该是政府行为,由政府有关部门有组织、分国别地区,用各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对外宣传,而作为经营图书出口的企业就要明确讲出口创汇,讲经济效益。

第二,要增加出口外文图书的比重。图书出口的营销策略应该与其他货物一样,把消费对象确定为所有的外国人。因此,我们眼睛不能光盯着几千万华人、华侨,而应该把视线扩大到40多亿老外的身上。诚然,这只能作为一个战略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和长期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投入。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键是在确定目标的前提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哪怕第一步目标只定在1%坐标上,消费者也有四千多万之众。

第三,要努力使中国图书进入外国人的营销网络。要做到这一点,首要条件是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其依据可以是以地理、人口等,然后,根据市场特点、营销目标及营销资源,确定该细分的变量。最后,调动自己的营销资源,分配到市场,加强各细分市场的联系,形成高效的网络,即现代营销学“先有市场、再有工厂”的模式典范。

第四,充分发挥业务人员的促销作用。人员推销是人类最古老的推销手段,同时人员推销又是最直接的促销形式,一位著名的营销大师曾经说过,没有推销不出去的产品,只有推销不出去产品的推销员。在国外的书展中,笔者作为销售人员感触最深的应该是在商品销售的同时,要及时了解和熟悉顾客的需求动向,及时地向顾客提供企业的产品介绍以及顾客所需的各类服务,此外,还要通过直接接触市场和消费者,进行市场调研,并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如在第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葡萄牙图书(翻译成中文)展团的做法很独特:纸袋里盛着大小厚薄不一的七八本书,每袋售价为十元人民币,如果是免费赠送,根本不想要的人也会去领一袋;如果按原价出售,想要而囊中羞涩者可能会望而却步,而他们采取的是基本上属赠送,但象征性地收点钱的方式。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代广告促销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五,要尽快开发外国人学中文的系列丛书。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尽快开发出适合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外国人学中文的系列丛书。对此,笔者在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周”时感受颇深。有不少法国人兴冲冲地来我们展台,左看右瞧就是想寻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学习中文的书,但最后都是扫兴而归。那一张张显得遗憾和无奈的脸,至今仍记忆犹新。

第六,要集中编写出一套多语种的、内容丰富的全面介绍中国的商务旅游系列丛书。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书籍是已不少,但从内容到结构都不甚理想,且不成系列。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持续趋好,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知名度日益提高,再加上中国即将加入WTO,来中国考察经商和旅游观光的外国人将越来越多。编写出一套好的商务旅游丛书,让更多的外国人在未到中国之前,就先对中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图书出口,而且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

第七,要突破出口图书主要介绍53栏目主持:石河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框框,更多地出口介绍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等内容的图书。就目前来看,我们从出口图书目录和参加国际书展的书目中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艺术品、中国功夫、中国中草药、中国针灸等图书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这些作为我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是要经常地向世界推介的。但这些“阳春白雪”毕竟需求有限。我们应该更多地介绍适应不同国家和民族以及不同层面读者口味的,反映当代中国各个方面的图书。这实际上是让中国融人世界,让世界接纳中国的有效手段之一,也可以叫做文化渗透吧。这件事着实应该花大力气去做。

第八,要加强管理,组建图书进出口商会,制订统一的游戏规则。图书出口属于专业不同的专营范围,除中央三家经营公司外,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也都先后成立了经营图书出口的公司,全国至少在20家以上。但目前这些公司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则是被一些客商所利用,如他们采取多头询价,甚至与几家签协议,以此来达到压价的目的。急于想扩大出口的公司,往往会因此而就范。为此,组建图书进出口商会,统一图书出口的价格和贸易方式,制订经营规则,切实加强管理,对于规范图书出口市场的秩序,促进我国图书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实属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