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

时间:2022-03-23 02:18:00

导语: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

一、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及特点

1.民营企业出口贸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轨道,为民营企业出口贸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下,不同类型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公平竞争。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经济作为中国国际贸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有研究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出口平均每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将增长0.1818个百分点。以浙江省为例,近10年民营企业出口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出口总值的增幅,出口贸易额及其比重逐年提高,尤其是2004年以后,民营企业出口额比重几乎占据全省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还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主体,更是体制改革攻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中坚力量。

2.民营企业出口贸易优势特点。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其出口贸易特点一是产权清晰,所有者到位,经营管理机制灵活,投资决策果断,工资分配、营销方式有很大的自主权,规避市场风险的灵活程度较高,在国际市场上经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二是民营企业直面市场,对市场反映敏感,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到市场寻找其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把握机会,尤其是对国际市场上多品种、少批量、个性化需求的商品,民营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明显优势。三是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生产资料的使用、历史包袱等方面具有成本优势,明显优于国有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更为显著。

3.民营企业出口贸易不足之处。一是民营企业质量管理普遍薄弱,经营者质量意识模糊,缺少完整的发展战略。部分企业质量管理滑坡,制假屡禁不止,抽样合格率较低的现象严重。二是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缺乏开展跨国经营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少民营企业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现代市场经济基本知识、经营技能和管理理念,影响了民营企业开拓跨国经营的深广度和力度。此外,对国际通行的理念与竞争比较陌生,不能很准确地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失去了很多进入市场发展的机会,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在激烈而规范的国际竞争面前处于不利局面。三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研发能力弱,专业技术水平缺乏,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易遭受各类贸易壁垒“红灯”。民营企业出口主要以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五金、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产业雷同,没有形成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

二、影响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

1.贸易壁垒,对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正负双向影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口市场范围缩小。一些世贸组织或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成员国和地区,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统一环境标准,使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缩小。二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受影响。比如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产品占比最大的是机电产品,而一些发达国家在新的多边贸易中肆意推行环境壁垒,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而提高产品的环境标准,比如噪音、电磁辐射标准等,使出口产品准入门坎提高。三是出口产品成本增加。出口产品要跨越贸易壁叠,就必须按照它的技术、环境标准和法规要求去做,使得产品较之前具有高得多的开发成本、生产成本、包装成本、流通成本、认证检验成本等,降低了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贸易壁垒对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一是提高了民营出口企业的环保意识。二是推动了民营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他们在努力攻克贸易壁垒中不断引进国外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产品的环保技术含量,降低产品的资源消耗来突破贸易壁垒,最终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三是强化了民营企业出口贸易行业的管理体制。要消除负面影响,就需要加强各个行业内部的共同管理,规范企业的生产和出口行为,促使行业的整体进步。四是为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创造新的增长优势。贸易壁垒加速了民营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而推动了民营企业出口贸易产业的发展。

2.出口环境,影响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民营企业出口贸易首先是面临外贸政治风险,战争或恐怖事件带来的风险,不仅只是会影响到对战争所在国的出口贸易,并且对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是贸易政策变动的风险,各种贸易壁垒形成,不同程度制约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三是经济危机或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世界统一市场逐步形成,由于各种原因,一国经济有可能爆发危机或波动,由此引起的经济衰退必然会导致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受阻。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主要市场在美国、日本、香港、韩国、欧盟、东欧等地,其中以欧盟居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化经济衰退冲击出口贸易市场,外需缩小,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受阻。

3.商品结构,制约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一是民营企业出口商品结构不协调,高新技术产品比例低。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正成为推动中国进出口高速增长的新亮点。民营企业产品出口竞争优势还是建立在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上,比如服装和纺织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浙江省两者出口总额占前20项商品出口总额的38%,高技术产品出口值只占3.2%,比重严重不足。二是出口商品附加值低,有二种类型,一种是通过使用进口的原料部件或设备,雇佣本地廉价的低素质劳动力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和组装。如纺织服装、电子等轻工产品,然后出口到国外。这些产品处于中低档水平,技术含水量低,附加值不高,利润率低,而且很多利润来源是依靠出口退税,在国际竞争加剧中效益不断下滑。另一种是零部件供应,零部件供应是指在一些技术比较先进的行业,发达国家的公司将一些成熟标准化的零部件生产发包给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

三、促进民营企业出口经贸易发展之对策

1.提升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技术含量低、结构单一规模小、经营管理模式落后,是横在中小民营企业面前的三道坎。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可以通过产业集聚获得竞争优势,克服不足之处。民营企业出口贸易产业集群由于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树、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而提升了参与国际大宗交易的竞争能力。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增强创新能力,创建区域品牌;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制度创新等。创建品牌集群,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要积极推动市场型集群为主向中卫型集群为主发展。促进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整合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在专业化经营中不断技术创新和产品的转型升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不断自主创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才是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平稳发展的根本保证。2.借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模式。一种是合作出口模式,即通过为跨国公司提供零部件,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成为某一产品的全球性生产基地或制造中心;第二种是为国际品牌加工、模式,利用比较优势,为国际著名品牌加工、,依托国际著名品牌的连带效应,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第三种是国际连锁模式,特点是国内制造,国外建立办事处和营销网点销售;第四种是与国际巨头联合模式,特点是强强联合,与外国优势企业合作,提升自身竞争力;第五种是兼并外企模式,特点是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外企研发人员和设备参与国际竞争。

3.建立贸易救济机制,从政府、产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促进产业群内融资推动。最近国务院召开了会议,确定了九项金融促进展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资金是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企业发展的“血液”和“润滑剂”,资本不足严重阻碍民营企业出口产业的发展。

4.发挥人才聚集正效应。人才集聚正效应指人才集聚在和谐的内外环境作用下,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人才集聚可以为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创造机会,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使个体间互相启发、学习和交流,促进创新,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可以使每个人专注于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工作,实现个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产生一种集群生产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和物质资源加入到组织内部,形成循环累积效应和强化正效应。

5.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和商贸物流本土跨国公司。积极培育大产业区,形成大产业区与大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以功能创新、转型和重组为主旋律的市场新成长阶段,提高专业市场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出口商品的质量监管。引导园区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资源,开展跨国经营。在一些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产品或行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同时积极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研制,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6.重构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结构。首先是产品结构的升级,从传统的原材料、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其次是贸易方式的转变,从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向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外贸发展方式的核心是优化结构,外贸发展的根本问题仍然是结构问题。外贸结构的调整优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变化,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已到了从数量型扩张向集约型发展的阶段,需要着力调整和优化外贸结构,强调外贸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此外,要进一步关注和加深外贸对经济发展作用的认识,着力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参考文献:

[1]吴迪: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4):29~34

[2]李明玉:中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52:156

[3]俞利芳:浙江“块状经济”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8,(09):99~100

[4]王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转型[J].商业时代,2007,(21):96~97

[5]周邦瑶:浙江产业集群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07,(3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