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思考

时间:2022-11-12 04:59:54

导语:“新常态”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常态”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思考

摘要:加强对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学模式及弊端,从教学内容改革、双语教学、校企合作、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推进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践教学;双语教学;网络教学

一、当前教学模式及弊端

1.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当前教学模式中,仍然是偏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以课堂讲授为准,注重对各个知识的理论讲授,缺乏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容易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课堂低头族较多,学生缺乏对课堂参与热情。同时,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实践教学一般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教学方面,停留在仿真实训上,未能引入真实的进出口业务,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差距较大;校外实践教学方面,由于与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机制还不明确,运行不顺畅,造成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同时与实习基地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目前的合作仅限于参观和授课,教师深入企业学习的机会还比较缺乏,学生目前去企业参观也大多是浮于表面,缺乏真正的体验和操作企业的实际业务。

2.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首先,教学内容与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脱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了新的经济特点,国际贸易出现了有许多新的变化,如新的国际结算方式、国际贸易方式、运输与保险方式、融资方式等,各国的对外贸易规则、政策、法律法规等都在不断变化,而目前许多教材很难对这些新变化迅速更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所涉及。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教学内容,让国际贸易最新的专业知识走进课堂,让学生能够学到新知识、学会认识、分析并解决这些新问题。其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不仅要求又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较高的英语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但大部分高校依然传统中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满堂灌,忽略了双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因此造成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困扰,具有进出口专业知识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英语交际能力较差,而英语能力较好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却欠缺国际贸易专业知识。

3.专业教师缺乏实践能力

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目前,大部分的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真正有过在外贸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较少,缺乏实践经验。虽然,各大中型院校也会组织老师参加学术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中汲取教学经验相去甚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往往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甚至偏离市场需求。

4.考核方式僵化

考核是大多数高等院校用来测评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检验教师授课情况的重要方式。但是,考核方式的单一和僵化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大多数高校把期末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一种考核方式,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应付最后的考试,很多学生临近考试时针对考核重点临阵磨枪,缺乏对专业课程知识架构的整体思考与理解。因此考核方式的单一与僵化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另一方面不利于教师培养大学多元文化修养和素质。

二、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1.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把行业与职业需求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资格考试内容有机融合,把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探索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把体现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课程、训练项目、课程设计等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教学软件资源,开展教学模拟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突出国际性,加强双语教学

在国际贸易实际活动中,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而且进出口业务文本形式大多采用英语,因此,为了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最好采用双语教学。但是,双语教学效果不仅受学生素质的影响,而且受教师素质和讲授知识内容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英语授课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选择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和合适的教学方法,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素质又要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效率。

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在校企合作上注重深度和广度,首先可以适当尝试校企共建专业,增加教师与企业的合作方向,在横向课题研究方面不断发展,让企业和学校紧密联系起来。其次可以尝试“外贸平台+工作室”为载体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模式。“外贸平台”是指如阿里巴巴网、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纺织品交易网等B2B国际贸易平台;“工作室”是指以学校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辅助教学和承接真实项目为主要任务,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带领学生承接和完成真实项目,将产学融为一体,最终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高的集生产、服务、教学功能为一体的校企共建场所。该模式的建立,课堂搬到公司,教师走进公司,业务人员走进课堂,实现了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的产学联动、产学深度融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院校与企业对接,提高老师的实践教学经验。让有实干经验的企业人员来学校进行一些知识的讲座,增加与对口企业的合作。同时鼓励专业老师走进合作对口企业,与企业高管,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或参与正在进行中的国际贸易交易,从真实的贸易交易获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另一方面能更好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市场需求国贸应用型人才。

4.根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

以教学大纲为本,注重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采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双语教学、模拟教学、实习实训等方法,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属性,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大胆创新。大力推广网络教学。首先,多媒体网络教学信息量大,能够做到图文并茂、声形并兼,从而课堂更加生动和直观;其次,通过向学生推荐国际贸易相关网站,使学生及时、全面了解最新国际贸易动态和理论发展;最后,通过将教学资料搬入网络,如教案、习题、案例资料等,实现在线学习和互动答疑,同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改变课堂低头族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5.创新多样化考核方式

转变考核理念,创新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推进和建立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考核体系。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不能将学生试卷成绩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灵活多样化考核方式,一方面要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更要注重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不断加快,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革新教学模式,培养出能适应时展要求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颖.新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8(1).

[2]赵辉.新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市场,2018(1).

[3]张小萍,万玲.对《国际贸易理论》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9).

作者:何锡金 尚爱英 单位:邢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