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1-28 10:18:14

导语: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目前,部分职业资格认证已取消,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模式应发生转变,本文通过对国贸专业的培养方向的困扰进行分析,探讨了国贸专业在当前背景下进行实施循环式强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以期在国贸专业推广此种培养模式,解决该专业学生目前方向迷失的问题,为职业院校国贸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培养模式;国贸专业;职业资格;

一、引言

1998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详细说明了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2015年7月经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属于水平类职业资格的全国外贸业务员、全国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货运从业人员资格等也在取消行列之中。虽然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表示此次改革取消政府部门及协会、学会设置的无依据的水平类职业资格证书,能够为职业资格认证市场创造良好而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通过市场竞争来培育高质量水平类证书,但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却失去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甄别方式;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失去了培养的方向;对于学生来说,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当重新考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适应新时期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缩短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与终端用户要求的距离,加快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和创新。

二、职业院校国贸专业现行的培养模式

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强调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些法规确定了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也为未来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为了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全国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先后掀起了以就业为导向“岗、证、课”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根据外贸企业相应的岗位如外销员、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货代员等开设相关考证课程,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证考试内容充分结合,使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外销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货代员等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三、在职业认证取消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改革的探索

第一,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重新定位。在目前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取消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以应对目前过渡阶段的形势,争取在不浪费学生考证花费的同时又保证满足企业需要。通过对部分外贸企业进行调研,在目前经济情况不佳的形势下,中小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上侧重于业务开拓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根据调查的123份有效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如表1。因此,在制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以工作业务流程为线索,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制定模块化的职业技能标准,将对外贸易活动中各环节所必须用、反复用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固定表达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打造基于“课堂教学+商务谈判实训+外语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企业项目实训”的循环式强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构建“3-7-N能力本位”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循环式强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参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外贸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体现外贸行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职业活动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标,构建“3-7-N能力本位”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3-7-N能力本位”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一级模块、二级模块。其中一级模块3个,分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及职业定位顶岗实习课程模块;7个二级模块:即人文素质课程模块、职业素质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综合实训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职业定位模块和顶岗实习就业模块,其中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为公共选修课。

四、实施循环式强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第一,通过竞赛强化职业技能训练。职业资格证的取消,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学校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职业能力。其一,外语技能竞赛。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特别是英语基础较差,多数学生对英语兴趣不高,完全照搬英语专业的竞赛方式对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适用。所以,要想找到符合高职国贸专业学生实际的竞赛方式,首先必须抓住这类学生的特点,探索出真正适合他们的方式,只有这样,英语竞赛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国贸专业外语学习最终目的是跟外商进行交流和谈判,因此国贸专业的外语技能竞赛在题目设置、程序设置和方式选择上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构建真实的工作场景,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外语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了解将来工作的特点。其二,业务开拓能力竞赛。目前,笔者所在院校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市场营销策划》和《产品推销》等相关营销类课程,目的是通过这些课程提高学生开拓市场的能力。另外,为了使国贸的同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学校成立了“外贸工作室”,跟义乌一些企业合作,利用网络为其挖掘海外客户,积极推广该企业产品,建立业务联系;除此之外“外贸工作室”还在速卖通开设了店铺,由企业提供产品。让空闲时间较多的学生参与全程操作,在一定时间段内统计他们各自的业务量,根据业务量的多少给予不同的提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其三,专业知识竞赛。在一年级开设专业课程比较少的情况下,阶段学习之后,通过单项目、单主题、分组式的以班级为单位尝试开展规模较小的知识竞赛,对没有及时理解和消化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课后自觉学习,在人人参与的氛围中,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外语类专业也开设了国贸专业的相关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外贸业务操作》等,在二年级相关课程已经学完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系统的外贸专业知识,可以在全校开展外贸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竞赛,主要通过外贸模拟仿真实习平台进行实战竞赛活动,这一阶段的竞赛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应用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鼓舞广大学生投身外贸课程的学习中去。当校内竞赛开展成熟后,把在校内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秀的学生,派往校外参加行业企业与全国职业院校联合举办的相关职业技能竞赛。第二,校企共建开放式共享型专业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以世界大学城云服务平台为依托,以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空间建设为载体,由学校和外贸企业共建科学规范的资源管理与应用体系,构建开放式“5库”共享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五库”即教学资源库、技能抽查库、职业资格考证库、职业素材库、学生毕业设计库,面向学生开放,提供辅助教学、培训和仿真实训服务,做到开放教学环境,共享教学资源,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全面提高专业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为中心,以培养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和科研并重,建设一支“理念新、功底厚、能力强、经验足”的“双师互兼”型国贸专业教学团队。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境内外学习交流、科研服务等途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通过拓展校企合作扩充兼职教师队伍数量,并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承担具体的外贸岗位工作和相关管理工作,促进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和管理能力提升。第四,完善实训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与拓展,为学生专业实训提供广阔平台。校内实训可在外贸实训工作室进行,采用相应的浙科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模拟软件、浙科营销策划模拟软件等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对口就业、对岗就业,实现专业教学与未来岗位的无缝对接。同时,积极联合校外优质涉外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外贸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等集中实训环节提供场所,打造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平台。第五,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激励式教学管理。由于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提倡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工作过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课堂,模拟典型的外贸业务内容,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计划、独立决策、独立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五、结束语

循环式强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创建工学结合为主线,利用“五库”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提供保障,打造模拟与实战型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循环式强化训练培养模式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各种途径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以期为职业院校国贸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玲.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8-39.

[2]王继毅.产品工作室背景下的国贸专业学生网络外贸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6):73-74.

[3]郭薇.基于竞赛平台的高职《国贸》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29-31.

[4]曾勇民.高职国贸专业基于“模拟公司”模式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教育,2014(4):250-251.

[5].缪明珠.浅谈精细化高职院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0(34):195-196.

作者:赵红梅 李立辉 单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