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次贷危机对外贸影响
时间:2022-03-31 10:53:00
导语:论次贷危机对外贸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和美国保险业巨头AIG被政府接管,新一轮次贷危机风暴开始发威。种种迹象表明,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扩大,2008-2009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大,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次贷危机对我国外贸影响日益加深
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不仅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而且还助推了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和美元汇率的持续贬值,从多个方面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产生严重影响。
1.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减速影响我国外部需求
次贷危机导致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慢,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油价急剧上涨和粮价飙升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随着次贷危机继续向实体经济扩散,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降温已成定局,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根据有关测算,美国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将下降4.75个百分点;欧盟经济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子产品将下降千分之十五,纺织服装业将下降千分之五。前8个月,我国对欧盟、美国出口分别增长26.3%、10.6%,增幅分别同比回落5、6.1个百分点,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呈现升降互见格局。由于对主要出口市场出口增幅的回落,造成我国外贸总体出口增速减缓。1-8月外贸出口9376.9亿美元,增长22.4%,增幅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
2.次贷危机导致美元持续疲软引发人民币汇率升值加快
为应对次贷危机,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不仅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人民币升值步伐也明显加快。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积升值21%,而仅今年1-8月人民币升值幅度就达到6.88%。人民币加速升值,一方面,削弱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并且由于难以预期人民币升值速度,企业基本不敢接大单和长单;另一方面,降低进口成本,对进口增加作用明显。1-8月,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6.5%,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48.5%,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了23.3个百分点。
不仅美元疲软会导致我国出口减缓,美元升值也会影响我国出口增长。近期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已出现反弹,8月份美元指数涨幅达5.67%,创造了自1992年10月以来的最大月上涨纪录。其中,美元对欧元升值幅度约6%;英镑对美元跌幅8.2%,是16年来最大跌幅;美元对日元也是连续第5个月上扬。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我国的汇率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要依赖于这一汇率的决定。因此,随着美元汇率出现明显回升,8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仅升值0.06%,但对欧元、日元、英镑当月升值分别达到5.98%、1.16%、8.2%。尽管国际贸易有70%是以美元结算的,但作为中国第一、三大贸易伙伴,人民币兑欧元、日元的快速升值,仍会给国内一些出口企业造成严重冲击。
3.次贷危机推动初级产品价格大涨导致我国进出口成本上升
2002年以来,随着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的持续贬值,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高涨。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扩散使得国际游资缺乏投资机会,为回避风险及追求利益,大量游资流向国际商品期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石油和粮食的价格,直接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形势严峻。由于我国对初级产品进口依赖不断加大,结果导致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口成本,推动我国进口总体增速的提高。例如,前8个月我国进口初级产品增长70.3%,增幅提高47.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数量增长有限,而进口价格上涨明显,例如,进口铁矿砂均价上涨77.9%;原油均价上涨71.2%;成品油均价上涨91.7%;煤炭均价上涨64.9%;大豆均价上涨79.2%。另一方面,也将使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继续增加。通常情况下,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竞争激烈制约,工业制成品价格涨幅远落后于初级产品,靠提价转移原材料成本上升会越来越困难。作为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已成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主要承担者,出口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对我国外贸运行的影响将日益加深。此外,由于出口、进口商品的价格涨势差距较大,成为今年我国贸易顺差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下降的关键因素。
二、次贷危机新风暴将影响外贸增长进一步放缓
当前,导致我国外贸增长放缓的不利因素明显增多,既有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和外贸政策调整累积效应的影响,也有美国经济下滑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还有国际资源能源价格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明显上升、资源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以及国内货币政策从紧、流动资金不足的影响等。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难以明显改观,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将面临严峻挑战。
1.次贷新风暴进一步恶化我国外贸发展环境
从目前情况来看,次贷新风暴有推动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转化的趋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深,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甚至出现衰退迹象,必然拖累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水平进一步下滑。关于次贷危机何时见底,根据国内外的主要观点,最乐观的预测是到2009年夏,一般的看法为2009年年底,悲观的看法是到2010年。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出口增速减缓和贸易顺差的缩减将不可避免。
2.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位放缓有利于减轻我国进口成本压力
一方面,全球经济放缓必然导致需求下降,通胀压力会有所减轻。近期世界各国通胀率纷纷呈现见顶回落,例如,8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出现近两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较7月份下降0.1%,较上年同期上升5.4%,低于7月份时创下的5.6%的17年高点;欧元区的年通胀率为3.8%,与7月份的峰值相比下降0.1%。另一方面,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汇率走势和投机资本的流向。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元进一步贬值引发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基本消失,也会使部分投机资本减少商品期货市场投机炒作,从而减缓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例如国际油价在7月初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位后出现了连续下降走势,跌幅已超过30%。但美国经济仍不乐观,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稳定利率的同时,继续采取数量型工具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初级产品价格回落态势并不稳定。初步预计,全球通货膨胀在2008年上升到高点后,2009年将有所减弱,我国进出口企业成本压力也将有所减轻。
3.涨跌互现的美元走势将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美元走势对世界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初步估计本轮美元贬值周期已接近尾声。目前来看,美元继续明显走贬已越来越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一是美元贬值推高了进口商品价格,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二是美元持续贬值打击了外资对美国经济的信心,2007年下半年美国吸收的境外私人投资减少了三分之二。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对依靠“输血”维持运转的美国经济将是致命的打击。三是美元长期走软削弱其国际地位。此外,美国降息周期基本结束,美国政府近期不断发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政策调整信号。因此,美元贬值幅度将逐步趋缓,今后将进入有升有降的筑底阶段。
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如果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减弱。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贸易顺差以及外汇储备趋于回落,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也在缓解。预计2009年人民币将进入双向变动阶段,持续单边下跌走势基本结束,将有利于缓解出口成本压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次贷危机、特别是房地产业恶化趋势仍未结束,金融市场继续动荡,解决长期积累的财政和贸易赤字问题更非易事。因此,强势美元所需要的经济支撑面目前还没有出现。此外,在目前汇率形成机制下,美元汇率的见底回升必然导致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大幅提升,使我国对美国以外的贸易伙伴的出口受到一定影响。
4.发达国家经济放慢可能导致贸易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
从历史经验看,每当世界经济增长减速时,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全球贸易可能出现持续滑坡,必将引发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潮流,导致贸易摩擦增多,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5.外贸政策调整效应进一步显现将制约进出口增长
近年来,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2009年这些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在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将对进出口增长产生持续影响,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情况下,部分政策的制约作用有过激之嫌。例如,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措施,导致加工贸易增长持续明显减缓。特别是今年8月份,随着2007年44号文件一周年的来临,加工贸易增长出现大幅下降。当月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0.3%,增幅比上月回落10.6个百分点;进口增长3.3%,增幅比上月回落7.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占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对我国贸易顺差起着重要的稳定器的作用。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导向是完全正确的,但政策的出台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过大。当前加工贸易进口的低速增长必然导致未来出口增速的回落及顺差的减少,进而导致外贸进出口整体增速的持续回落,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将造成不利影响。
6.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明显回落
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和政策调整产生叠加效应,使我国出口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果。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仍将延续出口放缓、进口加速格局,贸易顺差迅猛扩张势头将得到逆转;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都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进口增长会继续快于出口增长。外贸顺差从2007年增长50%到2008、2009年出现下降,将使净出口成为经济减速的最大因素。
三、政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外贸有关政策
从长远看,出口由高速转为中速增长有利于改变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过分依赖,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改善。但从近期情况看,当前国民经济呈现趋势性自发回落态势,次贷危机又导致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稳定三大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已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和外贸调控政策调整产生叠加效应,导致我国出口增长明显回落,贸易顺差大幅减少,外贸企业形势颇为严峻。因此,如何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抑制贸易顺差激增与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之间寻找平衡,给我国外贸调控政策提出了难题。当前,应当对近两年出口退税和其他有关政策调整的效果尽快进行一次摸底和分析,按行业和按产品细化进行适当评估和微调。同时,加强对重点出口商品的监测,有压有保,帮助出口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缺问题和汇率风险防范问题。
2.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应注意把握人民币升值节奏,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避免汇率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政策工具。同时,要密切关注美元兑欧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调整,特别是美元汇率可能出现的触底反弹引起的国际货币汇率关系新变化。今后要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弱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管理,把有效汇率稳定作为汇率政策的目标,合理确定人民币对不同货币的比价关系,完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框架。
3.大力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
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明显放缓迹象,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仍持续较快速增长,油价上涨也促进了独联体和中东产油国的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正在改变。当本轮全球通胀风险化解后,新兴市场国家有望成为率先推动下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主体。因此,我国外贸发展战略在继续巩固和深化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应当加快借助于新兴市场扩大出口,来缓解对发达国家出口的放缓。
4.有效化解中外贸易摩擦
次贷危机恶化后,发达国家未来的贸易壁垒会更多,贸易保护措施会更加频繁使用,中外贸易摩擦也会进一步增加。为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要加大对外经贸交涉力度,务实、有效化解中外贸易可能出现的纠纷。如有必要,还可联合其他相关国家,在WTO框架下联合抵制发达国家可能出现的通过贸易保护向国际社会转嫁危机的做法。建立统一、协调的多双边反应机制,健全进口监控体系。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制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设厂,在海外设分销网络。
- 上一篇:循环型节约型经济辨析论文
- 下一篇:解读循环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