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贸易与文化安全研究

时间:2022-09-07 09:17:11

导语:电影贸易与文化安全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影贸易与文化安全研究

一、电影贸易的发展现状

自从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法国一度成为电影行业的世界领袖。1908年,法国百代公司所带领的法国电影就已经占领了美国电影市场70%的份额。然而,卢米埃尔兄弟在把公司的体制引入美国的时候就遭到了抵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美国的经济领域也为它的电影产业提供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们已经开始把好莱坞当成美国电影业的象征。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等欧洲国家把“好莱坞”视为“外国文化工业”的入侵,对外国进口的影片进行限额,此后,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也相继推出限额的政策,用意无疑在于抵制美国电影的“涌入”。然而“好莱坞”却依然势不可挡、长驱直入欧洲市场,到了二十世纪末,美国电影的强势地位更加明显,全球上映的电影有85%是美国制造的,1997年有超过50%的大公司集中在美国。到1998年在欧美影视产业贸易中,欧洲逆差更是达到了66亿美元。根据美国电影协会(TheMotionPictureAssociationofAmerica)公布的2013年全球电影市场数据,全球电影票房在2013年达到了359亿美元,期中北美票房109亿美元,占到全球电影票房收入的30%,这个数据还不包括电影衍生品的市场成绩。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跨国公司也在各自不断的发展壮大。各国都十分重视自身的综合实力发展,努力发展自身的文化产业,争取自己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比如在亚洲市场,香港的武打、功夫片已经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韩国政府也非常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年努力,其电影在其本国电影市场上已占到54.2%,而韩国的电视剧在整个亚洲区域更是非常成功,据统计,2002年中国引进韩剧67套,2005年已经到了150套;日本电影在70-80年代曾经受到好莱坞的极大冲击,然而90年代以来,日本电影经过重新整合与调整,为自己赢回了市场,本土票房份额达到50%;随之印度也掀起了“宝莱坞(Bollywood)狂热”,近年来,印度电影的海外收入为其赢得了65%的利润额度。在海外,英国电影在本国市场中的份额也从战后5400万人次提高到2004年的1.71亿人次;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澳大利亚的影片、新闻传播业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提高。毫无疑问,美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依然有着绝对的优势和垄断地位。这一现状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和一样繁荣的文化市场,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是多年来美国所独特的文化生产、营销模式其所宣扬的文化全球化战略的结果。

二、美国文化的全球化战略

众所周知,美国文化的最早期“雏形”开始于欧洲大陆,然而美国文化形成之初,美国人对于自身的文化特点依然是模糊的。按照法国哲学家拉康的“镜像学”观点,美国文化的发展正是在一次次的身份认同中才逐渐完善、清晰起来的。在经历了政治独立、西部开发、南北战争、经济发展等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之后美国才逐渐形成并完善了以个人主义、独立自由、务实实干为核心的价值观和主流文化思想。两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它不再是满足于“认知自我”的阶段,而是积极的投身于各国的事物当中,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并以此来影响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从好莱坞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电影正是在美国经济大发展时期得到了快速和产业化的蜕变和发展,并以大公司,大集团的力量,并且依靠美国一以贯之的贸易自由理论强势地对外扩张和发展。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助理约瑟夫•奈伊(JosephNye)层提出“软实力(SoftPower)”这一概念。在他看来,所谓的“软实力”便是通过精神和道德的诉求去影响和说服别人相信或同意某些准则、价值观,以便产生“软实力”拥有者所希望的结果。由此可见,美国的文化已然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后盾和全球化的战略不断地向外输出,通过文化交流、对外援助、好莱坞电影等文化产品不断地灌输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自由、民主思想。而这一影响将是潜在的和长久的,也将必然在政治和经济上有利于巩固和加强美国的霸权地位,而这正是其最终的目的所在。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除了在物质属性的价值外,它们借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交织而成的象征符号与意理信念,则与文化领域有着关联,同时这也与主导社会集体价值与国族文化内涵的政治领域形成一种张力。”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正在通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向外输出它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美国政府已经把文化产品作为它们对外宣传和渗透的重要工具。

三、新形势下的文化安全思考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维护国家的安全,已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主权、领土完整,而是指包括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文化安全在内的整体把握。而长期处于经济霸权地位的美国更是随着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大发展,不断地输出其美国式的价值观和意识心态。面对着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票房的攫取,对中国观众文化心理的影响,中国电影在好莱坞的重围正试图寻找对策,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我们却不能忽视有可能隐藏的的更大的危机—文化定位的缺失及其带来的后续影响,而这正是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我们的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个向好莱坞学习的过程。而我们早期的影视作品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西方人对东方神秘奇观的猎奇心理。但是,如果只是继续模仿好莱坞的商业片模式,并投其所好的为西方人制作古老的东方故事,最终中国电影将失去它作为文化产品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当然,我们的电影可以借鉴好莱坞的制作技术、营销手段和创意模式。台湾电影就曾经积极地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竭力迎合国际影展的审美趣味,然而最终却丢失了本土的电影市场。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而我们国家又在面临着今天这个大变革的时期,在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流过程中我们的生活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时代中,生活在中国人们的心理与精神世界也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探寻和关照。电影人也应该寻找一种描述世界的新方式记录下中国人最现实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因此,我们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绝不是抛弃自己的文化根源,而是接受其他电影文化的同时也进入世界主流电影的话语体系,与其他电影文化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电影只有做到“和而不同”才能够在国际化的大舞台上保持自身的尊严和独立性。

作者:史修媛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