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发展人才瓶颈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17 04:13:06
导语:数字贸易发展人才瓶颈及对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数字贸易是新型贸易活动,是浙江数字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浙江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着力打造数字新型贸易中心。本文基于调查研究,概况分析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现状,提出浙江已经具备数字贸易发展的优越产业优势,但是人才瓶颈日益凸显。经过调查分析,浙江数字贸易的人才瓶颈主要体现在产业转型急需高层次人才、企业发展急需复合型人才、“一带一路”拓展紧缺沿线贸易人才这三大方面。为此,建议政府、产业、高校等数字贸易生态主体协同发力,政府持续优化区域人才环境,产业与企业合作集群投资数字贸易人才,高校则产教融合共同培育数字贸易人才,并且在政府主导下共同国际化培育“一带一路”市场拓展所需的数字贸易人才。
关键词:浙江;数字贸易;人才瓶颈;数字经济;一带一路
数字贸易是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实现传统实体货物、数字产品与服务、数字化知识与信息的高效交换,进而推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并最终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新型贸易活动,是传统贸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拓展与延伸(马述忠,2018)。数字贸易作为新型贸易活动,具有虚拟化、平台化、集约化、普惠化、个性化和生态化等内在属性,相比传统贸易而言,数字贸易的贸易主体和渠道更加多元化,贸易方式更加便利化,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近年来,浙江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制定了《浙江省数字经济五年培增计划》,全面拓展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以数字贸易为标志的新型贸易中心。美国、中国、韩国、日本、英国等数字经济大国均清醒地意识到,数字贸易是未来国际贸易的主流,数字贸易的国际化竞争也日趋激烈。伴随着跨境电商、数字出版等数字产品和服务的爆发式增长,浙江数字贸易的发展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阶段,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现状、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人才瓶颈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现状
浙江省商务厅厅长盛秋平在“2018年中国数字贸易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中明确表示“浙江要高质量引领数字贸易高地,抢抓竞争制高点,推动浙江拥有的宁波舟山第一大港和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一大一小线上优势,转变为线上的优势,打造数字新型贸易中心”。依据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浙江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3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3.1%。据悉,浙江省数字经济优势企业中超千亿企业有1家,超百亿企业有12家,14家企业入选2018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并且正在不断涌现来源于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2018年浙江建成66个“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建成之江实验室、“城市大脑”,新增12万家上云企业,“云上浙江”规模优势逐渐显现。浙江近年来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依靠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力推进新零售、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2018年浙江省网络交易额已经突破一万三千多亿,跨境电商网店超过30万家,阿里巴巴、新华三、海康威视、网易等相关龙头企业已成为浙江企业发展数字经济的领头羊。与此同时,浙江已经初步形成以杭州、宁波、义乌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集群,横店影视城、华策影视、网络游戏、网易公开课等数字出版、传媒、娱乐、教育的数字内容产业基础发展也较好,以杭州城西大走廊的梦想小镇、数字贸易博览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贸易创客大赛等为载体的数字贸易发展生态圈日趋完善。由此可见,浙江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已具备数字贸易发展的良好条件和先发优势。发展数字贸易是引领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促进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但是目前的人才短缺问题明显制约了浙江数字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人才瓶颈亟待突破。
2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人才瓶颈
2.1产业转型稀缺高层次人才。第一,“新四军”的新生力量有限。根据调研发现,当前浙江活跃着以浙大为代表的高校系、以阿里巴巴IPO后出来创业的商贸人才阿里系、以千人计划人才为代表的海归系、以创二代新生代为代表的浙商系这四支创新创业人才“新四军”,“新四军”每年培养的创新型高端人才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浙江企业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第二,数字化转型紧缺高级人才。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全省在主要第三方平台上的跨境电商出口活跃网店约8.2万家,近六成的企业紧缺高级人才。《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报告》则显示,对高水平人才吸引力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其次是金华,浙江其他地市的人才吸引力相对较弱。随着浙江数字产业的井喷式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等均对数字贸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高端人才约束行业发展。《2018年中国电商行业独角兽中高端人才大数据报告》提出,电商行业需求量最大的两类人才分别是市场运营类及技术开发类人才,运营和技术是电商企业两大重要驱动,当前高端人才的缺乏已约束了地方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例如宁波启动了数字贸易人才学院,进一步探索如何开展”数字经济+贸易+人才”的融合方式,并通过“泛3315”等载体引进电商高端人才团队,下拨电商三类人才补助资金。2.2企业发展急需复合型人才。首先,数字贸易产业高速增长。一般数字贸易包括数字内容服务、搜索引擎服务、社交网络服务及其他数字服务。这里以跨境电商为例进行分析。2018年浙江省跨境网络零售额为810.4亿元,增长34.8%,其中,出口574.4亿元,增长31.1%;进口236亿元,增长44.9%。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提到,中国将主动扩大进口,进一步降低关税,加快跨境电商进口发展。2018年,中国42个海关关境中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清单量排名中杭州居第二,跨境电商零售进易额排名中宁波和杭州分别位居第二、第三。据统计,广东、上海、浙江的跨境电商用户最多,浙江跨境电商业务的高速增长加剧了人才的紧缺程度。其次,新技术新模式催生新需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与数字贸易的融合发展,浙江企业急需AI、大数据、内容运营等转型人才。2018年,新零售电商、自媒体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等新的电商模式正在涌现,并蓬勃发展,由此引发新媒体、社群、视频动画等方向的人才需求增长迅猛。依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2018年各跨境电商平台上大卖家和制造企业逐渐成为主力军,企业更加注重品牌营销和海外市场布局,从而助推跨境电商独立站的兴起,对人才的复合知识和能力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以杭州为例,2018年高校毕业生接受量排名靠前的用人单位集中在信息经济、智能制造、服务型科技企业,海康威视、杭港地铁、大华、杭州华为、恒生电子等企业接收量排名前五。据调研,杭州1.3万家跨境电商企业中,80%的企业存在缺人现象;义乌市跨境电商企业职位空缺率达59%。最后,人才培养成效亟待提升。目前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高等院校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培养数字贸易相关人才;二是企业以学徒制方式培养新进员工;三是社会培训组织开展短期人才培训。近年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等加强了跨境联合,开拓了浙江电商人才培训平台、浙江省高校跨境电商创业班等新兴培养载体。但是在调查中发现,81%的企业认为数字贸易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实操训练,58%的培养项目未能有效地与企业需求对接。注重实战是企业对数字贸易人才培养最大的诉求,69.2%的企业明确希望人才有相关数字平台的实战运营经验。2.3“一带一路”市场拓展紧缺沿线贸易人才。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加剧、欧盟推出增值税(VAT)改革、俄罗斯收紧跨境电商进口等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倒逼浙江探索外贸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阿里巴巴、聚贸、敦煌等跨境电商产业链龙头企业拓展“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加快发展丝路电商。例如,2018年我国与柬埔寨、科威特、阿联茜、奥地利等国的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速均超过100%。宁波市积极加深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拓展捷克、拉脱维亚、匈牙利等新兴市场。但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差异大,浙江企业对沿线贸易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长。
3突破数字贸易发展人才瓶颈的对策建议
3.1政府优化区域人才环境。首先,制订数字贸易人才相关标准。数字贸易发展需要大量从事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高级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具体包括数字内容人才、数字技术人才、数字运营人才、数据分析人才、国际商务人才等。浙江可借鉴韩国的经验,积极推动数字贸易人才相关标准的制订,同时开展分层分类的人才认定与补贴,进一步优化数字贸易人才职业发展的通道。其次,提升高端人才的政策吸引力。浙江要仔细对照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区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强化对数字贸易人才的贡献奖励与配套服务的区域竞争优势,努力打造更广阔的平台、更优厚的待遇、更贴心的服务和更优越的发展来吸引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加盟。最后,整合“政、校、行、企”资源提升人才培养体系。虽然浙江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体系,多数高校都设有相关专业,但是数字贸易人才的培养始终跟不上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的人才培养体系亟待提升。鉴于数字贸易人才的需求紧缺性与知识密集型的特征,政府要积极引导高等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资源,通过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和深度的产教融合,有机整合线上线下优势资源,共建共享数字贸易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开发、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服务等最新的教学资源,有效打造新型的数字贸易人才培育发展体系。建议浙江建立“数字贸易人才资源库”“数字贸易专家资源库”“数字贸易名师体系”,给予数字人才、专家和名师相应的补贴,进一步优化建设数字贸易人才生态体系,从而有效地满足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需求。3.2产业集群投资人力资本。首先,重点培育一批数字贸易龙头企业。依据《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全球市值最大的20家数字企业中,有40%拥有基于平台的商业模式,七大“超级平台”——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腾讯和阿里巴巴,占有前70大平台市值的三分之二。建议浙江各地市充分发挥特色经济带的产业优势,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集中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依托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其次,龙头企业主导或引领产业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基于产业的未来发展需求,龙头企业统一主导或深度参与政府、高校、企业、社会机构组织的数字贸易人才生态圈,整体提升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的成效。例如依托阿里巴巴、网易等产业链龙头企业,有效集聚产业最优秀、最前沿的实战专家资源,动态地给企业和高校数字贸易人才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提供校企合作的实战平台。建议地方政府考虑给龙头企业的数字人才培训提供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最后,中小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鉴于数字贸易人才招聘成本的不断提升,中小企业要动态地健全导师机制、过程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制度。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努力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完善的培训晋升制度、良好的企业文化等90后员工重点关注的环境因素,以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文化管理有效地吸引并留住企业发展所需的数字贸易人才。3.3高校提升数字贸易人才培养成效。首先,高校要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数字贸易人才的培养模式。建议高校选择在行业中有品牌声誉、有完善的内部帮教体系(培训体系)、有长期人才战略规划、有强烈合作意愿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有效基于企业的数字平台开展技能培训与实战训练。例如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合作培养人才,杭州师范大学依托阿里巴巴的校企合作平台实施专业实训,产学研合作开展数字贸易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其次,高校要大力支持师生投身数字平台实战运营。建议高校出台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引导专业教师和学生,积极服务企业开展数字贸易,或者大力支持师生自主创业实际运营数字平台,在市场化的数字运作实践中提升数字贸易业务操作能力。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要积极瞄准地方特色产业,联合产业龙头企业的优秀兼职教师共同培养数字贸易人才,动态满足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需求。最后,为有效地满足“一带一路”贸易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要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拓展留学生、交换生、访问生、学分互认合作等国际交流项目,有效地培养浙江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所需的数字贸易人才。浙江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要积极挖掘和物色当地优秀人才,实现数字贸易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参考文献
[1]马述忠,房超,梁银锋.数字贸易及其时代价值与研究展望[J].国际贸易问题,2018(10).
[2]夏杰长.数字贸易的缘起、国际经验与发展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3]曹晶晶.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8(08).
[4]樊文静,将瑞波.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9(03).
[5]沈玉良,李海英,李墨丝,等.数字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全球化,2018(07).
作者:吴旻 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从经济增长的看中美贸易摩擦
- 下一篇:PPP模式项目融资重点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