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时间:2022-10-29 09:32:59

导语:国际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际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引言

中国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根本性转变必然导致新时代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的重大变化,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再完全适应当下人才市场需求。鉴于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新形势下外贸专业人才需求,进一步明确高校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现行国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2新常态下外贸专业人才需求变化

2.1贸易摩擦常态化对贸易纠纷应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暗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涉华贸易纠纷数量增加。面对当前形势下常态化的贸易摩擦,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只有积极交涉和应诉,才能为中国企业的合法经营和销售争取更多的“发言权”。这就要求外贸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贸易纠纷应对能力,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国际贸易规则的最新变化,如新的国际结算方式、运输和保险方式、贸易救济措施等,善于利用规则,在减少争端的同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发生争端时,也能利用规则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损失。2.2数字贸易的兴起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新常态下,中国制造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在全球逐渐兴起,成为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共识。数字贸易的兴起,带来了传统交易模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贸易被重新定义,以数字贸易为代表的新兴贸易形态将传统贸易中的展示、洽谈、成交等环节数字化、电子化,商品、服务及其交易主体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和紧密。数字贸易已成为推动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为中国制造拓宽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途径,代表着未来的主要贸易方式。区别于传统贸易模式,数字贸易基于互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涉及制造、物流、金融、营销等多个领域和环节,无论是在业态、流程还是技术上,都与传统贸易有根本性的区别,其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2.3“一带一路”建设对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需要。新时期,我国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引导中国对外开放的总方针,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政策协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促进沿线国家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实现市场深度融合,为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的水平提供了难和的机遇,成为推动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器和媒介。“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涉及政治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汇率风险等多个系统风险因素。除一般商品贸易外,还包括国际工程承包、技术服务等国际商务活动,涉及技术、经济、金融、法律、跨文化交流沟通等专业知识,复杂程度远非一般商品贸易可比。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能力专业人才,更需要具备国际视野、高层次品牌开发与管理、海外营销、海外投融资及国际市场风险管理等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2.4外贸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素质外贸专业人才配备。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加工贸易向自有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转变,外贸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进发。外贸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引领,而人才是创新之本,教育是创新之基。外贸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素质的外贸专业人才配备。这就要求外贸专业人才培养也应由过去的数量和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阶段,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按照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培养更多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能够主动适应和服务社会的高素质外贸专业人才。

3当前我国外贸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当前,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类:即科研理论型、实践应用型、综合型以及按类培养型。其中,科研理论型培养模式的运用以211、985类重点院校为主,注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应用型培养模式主要集中于普通一本二本高等院校和民办院校,重点培养学生外贸业务技能;综合型培养模式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此外,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借鉴了国外大学培养模式,实行按学科大类招生,入学后前两年不分具体专业,两年后再进行二次选专业。不论采用哪种模式,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学习或进出口贸易业务的操作能力训练,而忽视对国际商务拓展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大同小异,培养目标大多定位于具备外语交流能力和掌握外贸技能的人才。毕业生只单纯地具备部分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不可否认,这种“基础理论+进出口实务”的单一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经贸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满足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对外贸人才的批量需求,但这种延续多年的“单一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常态下培养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时遇到挑战。3.1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传统贸易模式下,加工贸易、低附加值的一般出口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比重,外贸从业人员仅需具备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就够了;进入新常态,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型,外贸从业人员只具备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商务拓展能力;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贸易方式逐渐兴起,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贸易摩擦常态化、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也对复合型国际商贸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一些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上,专业培养计划缺乏创新,没有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及时作出调整和更新,缺少针对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需求设计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偏离新常态下市场的需要。3.2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是融合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形式。外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应着重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应用性。然而,许多本科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培养目标上过于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上过于拘泥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易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对实践方面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实践内容和形式单一。校内实训往往与真实工作内容差距较大,校外实践往往存在与实训基地合作机制不明确,合作仅限于参观,缺乏实际业务操作和体验,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甚至一些课程的实践环节流于形式,任由学生们自己完成。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进入企业、走向社会行业的实验和实践机会少,社会实践和工作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和提高。3.3教师缺乏实践锻炼。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许多高校的新进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真正从事过外贸相关工作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较少。教师深入企业学习的机会欠缺,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往往是纸上谈兵,对学生实践的指导难免力不从心。尤其是承担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如果没有一线的实操经验,那么其授课内容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的口头介绍,具体的细节也只能一掠而过,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业务操作。3.4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加强对外贸专业人才创新意识培养,开拓其国际化视野,既是我国对外经贸活动不断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国际经贸人才自我发展,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实际需要。然而,目前我国本科外贸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考核评价仍占据主导地位,以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机制尚为建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滞后于社会对创新型外经贸人才的需要。另外,新时期我国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扩大开放的战略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环境不同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所需要的外贸人才,往往要求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而国内一些高校在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方面做得不够,学生去国外参加实践的机会少,毕业生离跨国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4新常态下国际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建议

4.1全面对接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国际贸易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从事国际商贸工作的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要求包括掌握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工程管理等国际经贸活动的基础知识、理论与实务操作,具备一定的国际商务分析能力和战略决策意识;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政治、文化、语言、政策法规环境和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市场开拓、商务谈判、经营管理、纠纷应对等国际商务拓展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扩展专业知识体系,建立专业认知,强化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和国际商务拓展能力,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作为衡量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4.2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动态更新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加强模拟实践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和应用能力提升,并通过实践环节反馈,及时检测课程教学效果,实现课程结构的动态调节;除国际贸易基础课程外,适应数字贸易发展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增开《跨境电商》《国际商务概论》《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商法》《国际工程管理》《国别经济学》《跨文化沟通》《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见表1),注重知识版块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更新,提升学生国际商务拓展能力,培养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4.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注重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团队学习、模拟实战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参与的深度。改进考核制度,注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专业和素质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4探索校外实践导师制。邀请既有较高学术能力、又有显著职业背景和国际商务实干经验的专家组建校外实践导师队伍。在教学中,校外专家进入课堂为学生讲授有关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国际营销、贸易纠纷处理等实务案例,同时,学生在校外实践导师的带领下,深入跨国企业和单位进行锻炼和实践,让学生直接参与港口、海关,保险、运输、银行等与国际商贸直接相关的部门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强化学生进出口业务和国际商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提升实训效果。4.5加强校企融合协同创新。加强与外贸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联合培养外贸人才的新机制和有效模式。通过实践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实践技能;在培养中,以拓展国际商务知识的宽度来优化理论与实践课程,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战略决策意识;适当开展校企专业共建计划,增加教师与企业的合作机会。鼓励教师走进企业,与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地行交流,学习商贸实操、实战经验,了解实务业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和企业资源,推进课程案例开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葛秋颖,赵艳莉.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新思考[J].高教学刊,2016,(1):54-55.

[2]查贵勇.国际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2,33(5):118-126.

[3]蔡小勇,陈辰,余子鹏.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需求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10):124-128.

[4]沈克华.国际经贸人才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探索———基于CLIL实践与效果检验[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9,26(03):99-108.

[5]龚静,独娟.国际贸易类课程的参与式教学实践路径探索[J].大学教育,2019,(07):130-132.

作者:独娟 龚静 秦文文 单位:成都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