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工业发展国际贸易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02 11:47:37
导语:锡工业发展国际贸易的对策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云南锡及其制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
云南锡及其制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可概括为:出口在减少,进口在增加,贸易顺差在减少,贸易条件和出口结构不断改善,贸易伙伴单一,在全球的贸易地位有所下降。
1.进出口总量
云南锡及其制品出口额由2006年的203858千美元减少到了2010的年139103千美元,减少了32%。锡及其制品出口减少完全是由未锻轧锡出口减少引起的(未锻轧锡出口减少了95%)。同期,云南锡及其制品进口由44044千美元增加到了110425千美元,增加了151%,锡及其制品进口的增加绝大部份是由未锻轧锡进口增加导致的(未锻轧锡进口增加了151%)。云南锡及其制品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在下降,出口和进出口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分别由2006年的5.80%和3.41%下降到了2010年的2.46%和2.06%。相对于全球的显性比较优势系数也由210.67下降到了49.47。
2.出口结构
在云南锡及其制品出口结构上,未锻轧锡比重迅速下降,锡制品比重迅速上升。未锻轧锡占出口的比重由2006年的83.62下降到了2010年的7.60%,而锡条杆型材及异型材及丝和其他锡制品的比重分别由2006年的0.40%和12.58%上升到2010年的6.82%和85.58%。
3.贸易条件
云南锡及其制品进出口价格都在提高,但出口价格提高的速度快于进口价格提高的速度,因此云南锡及其制品的贸易条件在改善。未锻轧锡、锡条杆型材及异型材及丝、其他锡制品出口的价格分别由8.62kg/美元、8.08kg/美元和12.20kg/美元提高到了30.72kg/美元、21.37kg/美元和19.62kg/美元。未锻轧锡进口价格由8.37kg/美元提高到了18.04kg/美元。贸易条件指数由100提到了165.49。4.贸易伙伴云南锡及其制品出口贸易伙伴国或地区比较集中,但有进一步分散的趋势。2006—2010年,累计出口量前9位的国家或地区(日本、美国、意大利、新加坡、加拿大、哈萨克斯坦、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法国)就占到出口总量的95.47%,前2位的占53.74%,前4位的占79.46%。出口量居前9位的国家或地区占出口总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98.29%下降到了2010年的79.23%。
二、云南锡及其制品发展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从制约云南锡及其制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看,贸易政策调整对锡及其制品的贸易量影响是最突出的,其他较强的影响因素还有资源、汇率、市场和技术等。
1.锡及其制品贸易政策调整
锡及其制品贸易政策调整主要有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取消出口退税、征收出口关税和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修改。
(1)实施出口配额政策
2002年,国家商务部将锡及其制品纳入出口配额管理。2003年以来,锡及其制品出口配额下降十分明显,由2003年的6.3万吨下降到了2013年1.7万吨。虽然云南能拿到全国超过30%以上的出口配额,但出口配额量是不断下降的,这直接导致了锡及其制品的出口量明显下降。
(2)取消出口退税
自2005年起,国家分期、分批调低或取消了“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云南锡及其制品大多都被划归为“两高一资”产品。以云南锡业公司为例,目前除有机锡仍有出口退税外,绝大部分产品已经没有出口退税,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量下降。
(3)征收出口关税
国家对锡锭等未锻轧锡产品出口征收10%的出口关税,导致锡锭等未锻轧锡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出口量锐减。未锻轧锡出口由2006年的170459千美元减少到了2010年的10572千美元,减少了95%。2006年,云南锡业公司的锡锭和锡粒出口量达11176t,但2011年出口量只有5t,而2013年出口量为零。
(4)修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2009年,国家公布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将锡精矿及锡锭列入商品目录中,使原来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复出口的深加工产品无法开展锡精矿加工贸易复出口锡锭业务。
2.市场价格因素
汇率、周期性价格和国内外市场差异价格等市场价格因素是云南锡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1)人民币升值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2004年的接近8.3升值到2013年末的6.2。人民币汇率升值无形中导致以美元标价产品的实际出口价格下降了30%以上,进而使出口利润减少了30%以上。人民币不断升值削弱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降低了企业盈利,导致出口量的减少。
(2)市场价格周期性显著
2006年初,锡现货的吨价约为0.6万美元,2008年6月吨价达到约2.5万美元,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上涨了400%多,而到2009年3月吨价又下降到了不足1万美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下降了60%多;之后又开始上涨,2011年5月吨价超过了3万美元,2014年上半年吨价大约在2万多美元。锡冶炼企业的绩效与市场锡价走势密切相关,锡价处于高位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亏损。云南锡生产企业普遍缺乏对这种市场周期的把握,使其成为制约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国内外市场价格差异明显
2014年上半年,上海金属交易所期货锡的价格比伦敦金属交易所低15%~20%,每吨约低2万人民币。这种价格倒挂现象(国外市场价格高,国内市场价格低)使得走私活动频发。由于国际锡价飘升、锡出口限制、关税提高,企业为规避10%的关税,大量锡锭经简单加工后,以其他锡制品税号变相出口;境外价格偏高,诱使国内锡走私案件频发。大量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出口,在给国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使国内锡矿供应更加紧张。
3.其他影响因素
(1)锡矿资源
在锡冶炼能力相对于采选能力而言过剩的情况下,锡矿资源约束显得比较突出。国内,由于采矿投入大,回报低,原来在采矿选矿环节的资本投入少,采选能力相对不足,矿山开采秩序虽然经过多次治理但仍较为混乱,资源浪费较为严重,采富弃贫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开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国外,印度尼西亚等锡资源大国开始调整锡产业政策,禁止锡矿的非法开采,阻止锡矿石的出口,提高了锡精矿及锡初级成品的成本,增加了云南锡企获得境外资源的难度。
(2)技术
云南锡产业链上的产品刚好与国家限制或鼓励出口的产品不匹配,主要原因是技术制约。云南锡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锡产业链的采矿冶炼环节上,中间产品和应用产品相对薄弱。因此,掌握的最先进技术也主要是采选和冶炼技术,而中间产品和应用产品的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制约了云南锡产业链的延伸。
(3)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
云南锡企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采选冶炼环节上,矿山企业和冶炼企业数量众多。云南多数锡采选冶炼企业单位能耗、原材料消耗、工业“三废”排放距离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导致消耗高、排放多。虽然目前能达到国家出台的《锡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8-2008)》标准,但随着电力价格的上升和排放要求的提高,云南锡采选冶炼企业在节能降耗、排污达标和矿区生态恢复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4)交通运输成本
云南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公路运输成本高,导致锡及其制品对外贸易的运输成本高;加之云南锡及其制品出口的大多为初级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运输成本占据了锡商品价值的较高比重,降低了云南锡及其制品的竞争力。
三、云南锡及其制品发展国际贸易的潜力分析
根据笔者对重点企业的调研,云南锡及其制品在资源、技术、政策等方面发展国际贸易有较大潜力。
1.资源及冶炼技术优势与国内外精锡消费量趋势
(1)云南锡资源优势
根据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统计显示:世界锡储量的30%在中国,中国锡储量的24%在云南,云南锡储量的74%在云锡。云锡通过地质找矿,2011—2013年新增锡资源储量25.26万吨。此外,以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的“个旧模式”促进了个旧地区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2)云南锡冶炼技术优势
目前,云南锡产业冶炼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锡冶炼工艺上,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率先在顶吹炉、烟化炉、沸腾炉采用了富氧熔炼技术,使锡冶炼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低于国家标准的先进值。脱硫系统采用加拿大工艺对烟气进行脱硫,并能直接制成硫酸。
(3)国内外精锡消费量波动趋势
由于传统电子工业对锡使用强度的提高、锡新用途的开发和环保对使用铅、镉等有毒金属的限制,使锡的应用市场得到扩展,即在传统领域内需求稳步发展、在新领域内不断被应用,因此国内外对精锡的需求均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出于对稀缺性战略资源的控制,具有锡资源的国家或地区都开始限量开采和生产。虽然市场应用对产业链具有相对的主导作用,但资源和原料端的影响是最大的,并且影响力在不断增加。云南锡及锡制品具有资源和冶炼方面的优势,国际市场长期需求大于供给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都将十分有利于云南锡企开展锡及锡制品进口和出口业务,促进云南锡及锡制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2.深加工技术优势与锡深加工产品消费趋势
(1)锡材深加工技术
云锡的锡材深加工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如云锡自主研制开发的自动浇铸锡球生产线和锡粒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引进离心雾化球形焊粉生产工艺,以及引进吸收再创新的离心雾化球形焊粉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
(2)锡化工深加工技术
云锡的锡化工深加工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如四氯化锡、丁基锡系列、硫醇甲基锡系列、硫酸亚锡、锡酸钠等生产线及产品。
(3)锡深加工产品消费趋势
锡深加工产品主要有锡合金、无机锡材和有机锡等。锡合金主要需求领域包括汽车、机车、拖拉机、重型机器、铸件和锻件等,无机锡材主要需求领域包括锡及合金电镀、陶瓷釉及颜料、催化剂和玻璃等,有机锡主要需求领域包括塑料、农业、医药、纺织、林业和船舶等。锡合金、无机锡材和有机锡的主要需求领域及其产量都不断扩大,使得锡深加工产品消费量扩大趋势明显。云南在锡深加工促进国际贸易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今,云锡已发展成为世界锡生产企业中产业链最长、最完整的企业;目前,云锡已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球型焊粉、焊锡丝、锡焊条3条生产线,深加工产品的销售收入已占全部销售收入的40%以上。云南锡及其制品具有深加工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与锡深加工产品消费趋势相结合,将十分有利于云南锡企开展锡及其制品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业务,促进云南锡及其制品进出口量的增长。
3.发展外向型经济政策优势与“两种资源”利用
(1)发展外向型经济政策优势
基于“一带一路”和“桥头堡”的国家战略,国家各相关部门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保障。云南省政府为了实施好国家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也制订了相关政策。目前,已形成了对企业开展对外经济的融资支持、外汇管理、出口退税、金融服务和政策性保险服务等一系列鼓励政策。
(2)“两种资源”利用
在对外经济鼓励政策的支持下,云南锡工业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逐步与世界锡工业经济体系相融合,一方面多渠道从国内外组织锡精矿进行冶炼加工,另一方面走出去参与开发锡资源。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YT”牌精锡,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交易。目前,云锡海外资源基地正在逐步形成。
四、云南锡及其制品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云南锡及其制品发展国际贸易的基本思路:最大限度发挥影响因素的正效应,克服制约因素的负效应,充分利用锡及其制品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更深层次地融入到全球锡产业链分工,突出锡产业链低端的进口贸易和产业链高端的出口贸易,发展锡深加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和进口国内循环贸易,实现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贸易条件和出口结构持续改善,促进云南锡及其制品对外贸易的良性循环发展。根据云南锡及其制品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延长产业链,发挥技术优势,突破出口政策和市场价格双重制约
云南省培育了一支技术素养高的锡工业生产、科研队伍,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深加工产品的品种、质量,延长产业链,实现锡矿资源利用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此外,延伸产业链也有助于获得更高的产业附加值,更好地抵御锡价波动引起的市场风险,更有效地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的负面影响。集约型产业结构、完整的产业链条,将进一步提高云南锡工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使云南锡工业由大变强。(1)科技项目支撑在明确锡深加工产业链环节的基础上,云南工信委、科技厅和国资委对锡深加工产业链延伸进行了规划,如,5年内主要发展中间产品,10年内主要发展应用产品,并专门针对锡深加工项目给予企业科技项目支撑。(2)将锡深加工产品产值比重列入重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云南省国资委应将锡深加工产品产值比重列入重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之中,但考核期限可适当延长,例如3年或任期内。指标完成情况直接与重点企业负责人的年薪挂钩。(3)严格落实技术创新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严格落实技术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研发人员财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深加工程度确定累进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2.进一步探索国外资源,保障供应,突破资源制约
近年来,由于国际矿业投资环境改善,而东南亚、南亚锡矿资源丰富且勘探开发技术落后,国家已积极创造海外投资条件,支持国内相关企业参与国际锡矿的矿产勘查和开发,鼓励矿山企业跨国经营从而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不断增强我国锡产业在国际矿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保障安全、稳定、可靠的国外锡矿供应来源。(1)充分利用外脑,科学评估项目可行性由于境外进行锡矿资源开发的投资规模大、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因此要多咨询专家,而商务部门、云南大学、省市社科院、省市政府研究室等相关学者对相关国家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充分利用这些外脑,企业建立起境外勘查开发项目风险评价体系,通过对项目地质风险、开发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政治与社会文化风险等环节进行评估,通过对投资价值和风险的比较,科学筛选投资区域与投资项目,不可盲目跟风投资。(2)建立“走出去”咨询专家数据库由云南省商务部门收集省内外相关的专家、学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收集企业家、投资人的投资经验、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建立“走出去”咨询专家数据库,方便企业获得咨询专家信息,建立企业与专家之间的沟通渠道,为云南省资源型“走出去”的资源开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3)在国家层面争取实施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于资源产品,目前进口环节基本上都取消了关税,但仍存在进口环节增值税。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对外进口的依赖性和国际资源的可供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国家层面将锡等资源性产品列为最重要的目标矿种。鼓励“走出去”的企业将这些矿产品运回国内,建议国家对“走出去”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到海外投资开发这些矿产所获得的份额矿产品运回国内时,实施免征或即征即退的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
3.突出锡深加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和国内循环贸易
依托云南锡加工的技术优势,充分抓住国内外锡深加工产品需求量大的特点,进口锡初级产品,进行锡中间产品和锡应用产品的加工。一方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国内循环贸易;另一方面,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进行出口,实现锡深加工产品的加工贸易。(1)实施锡深加工产品加工贸易专管员制度推行锡加工贸易专管员制度,在海关业务骨干中选拔锡深加工产品加工贸易专管员,负责为锡深加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提醒、业务风险预警等。(2)推行锡深加工产品的贸易便利化针对云南锡深加工产品加工贸易的特点,探索新的海关监管模式和检验检疫模式,实施口岸和属地海关分类通关改革,推行集中审单、集中查验、集中转检的“三集中”模式改革,实施“属地检验,口岸出单”的出口直通模式和“口岸转检,属地报检”的进口直通模式,放宽出口信用等级企业评定标准,实现锡深加工产品的贸易便利化。(3)促进锡加工贸易品的国内循环贸易以进口锡为基础确定加工贸易出口量,海关专门设立锡加工贸易品的国内循环贸易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企业内销申请,同时对于内销量大的企业,指定专人跟踪指导办理;进一步简化加工贸易内销手续,允许信誉良好的联网企业“多次内销、一次申报”,并可在内销当月内集中办理内销申报手续。
作者:黄宁 单位: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 上一篇:出口信用保险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 下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PBL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