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探究论文

时间:2022-01-14 02:54:00

导语:国际贸易理论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际贸易理论探究论文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其中,绝对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标志,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绝对成本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述贸易互利性原理的理论,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贸易只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为各国扩大对外开放、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这一理论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即至少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得利益。而在生产上并不具有优势的国家能否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能否获得利益,该理论并没有回答。

为了弥补绝对成本理论的上述局限性,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国际分工的基础不仅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的生产成本存在相对差异,就可参与国际分工。“两优(利)取重、两劣(害)取轻”就是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与精髓,即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能节省了劳动,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

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各国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差异,从而扩宽了国际贸易的范围,为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作了理论上的论证。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很多缺陷。为此,在李嘉图之后,又有一大批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发展、补充和完善了比较成本理论。比如,戈特弗里德•哈伯勒则通过将机会成本引入生产成本的比较中,用现代一般均衡理论的语言重新证明了古典比较优势理论。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这一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受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挑战,这两位瑞典经济学家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劳动,并引入等产量线、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等新的分析工具,从供给的角度重新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1919年赫克歇尔在其《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初步提出两国之间产生比较成本差异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二是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第一次用生产要素密集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俄林继承了赫克歇尔的观点,1933年在其出版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则对比较利益形成的原因这一理论重新做出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并系统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奠定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H—o理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丰裕程度的差别,导致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这就使得具有相同要素构成比例的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生产成本,国际贸易就由此得以发生。某个国家使用其丰富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成本较低,反之则成本较高。因此,各国生产较大比例地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大比例地使用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就是一种能获得比较利益的国际分工模式。要素禀赋理论是对单一要素的古典贸易理论模型的修正和完善。

一直以来H—o理论被公认为国际经济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到了1953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实证分析方法引入到该理论研究中,这一理论的不足被逐渐地发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53年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的资本存量和工人数值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傍动比小于与进口竞争的产品的资本/劳动比,这与当时美国被公认为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显然相矛盾。为了解释里昂惕夫的悖论,许多经济学家利用本国的资料对H—o理论进行重新检验,发现既有肯定H—o模型的,也有否定H—o模型的,这使情况变得更为棘手。里昂惕夫悖论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对“悖论”展开研究,并做出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H—o模型先天存在不足,如要素密集度逆转说和需求偏好差异说;有的认为是里昂惕夫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出现差错。但是这些对“悖论”进行解释的学说都没有完全否定H—o理论,而是成了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他们采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利益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推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

三、新贸易理论

1977年,狄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联名发表了一篇名为《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选择的模型。该模型一经发表,就成为了研究新贸易理论极为有用的工具。保罗•克鲁格曼等人就是沿着狄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研究方法将垄断竞争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而提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从而使国家贸易理论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对传统贸易理论也做出了很大的补充。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对贸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的国际之间的贸易,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扩大国内市场以获得相应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出口才有竞争力。这一阶段对国际贸易成因进行解释的理论还有以林德为代表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和詹姆斯•布兰德的相互倾销理论。

相互倾销模型是布兰德和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一文中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但从企业整体的角度上看却能获得利润最大化,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本国市场的销售价格的话。由此可以看出,根据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采取了相互倾销的市场销售战略。

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同,新贸易理论在模型的构建上摒弃了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定,把产业组织理论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之中,认为市场中不完全竞争是普遍现象,完全竞争才是特例,且产业领域也存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现象,并非是规模经济报酬不变。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新贸易理论认为比较利益的来源除了各国资源禀赋上的差异之外,还来源于一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和规模经济等。

但是,新贸易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它与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理论渊源关系,其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仍然没有离开比较优势的范畴,可以这样说,新贸易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在新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著,黄胜强译.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际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3]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走过一段漫长的历程,经过了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再到新贸易理论的三个阶段。文章通过分析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揭示贸易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一些典型特征。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