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技术创新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

时间:2022-04-28 09:49:00

导语:诠释技术创新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诠释技术创新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

摘要: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以29.5%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增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文以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RCA)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测算指标,深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强的主要表现,随后分析技术引进和模仿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最后认为,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并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竞争力;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

加入WTO后的四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以29.5%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增长。2005年商品进出口总额已高达1.42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的世界第三大贸易体,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然而,我国的对外贸易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出口产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和知识产权侵权调查,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等,这说明当前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对外贸易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我国的技术水平不高。因此,技术创新是我国提升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一、以RCA指标衡量的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

通常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竞争力指标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贸易分工指数和RCA指标等。由于RCA指标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能较好地反映该产品的相对优势,因此,本文采用RCA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RCA指标是Balassa在1965年提出的,他认为国家i在a产品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可以用一定时期内a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显示出来,即:RCAia=(Xia/Xit)/(XutXut

其中,Xia是国家i在产品a上的出口,Xwa是全世界a产品的总出口,Xit是国家i所有商品的总出口,Xut是全世界所有商品的总出口。

一般地,若RCA>I,则该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取值越大优势越大;若RCA<I,则处于劣势。

从表1可看出,我国处于竞争优势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商品和由外资企业占很大比重的办公室及信息处理设备等商品上,这充分表明了现阶段我国主要是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现实。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化工产品、专用机械产品和高端电子产品上,我国则处于全面的竞争劣势,这表明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竞争力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并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出口产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这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优势就是价格优势,但这类产品的技术性不强,生产的进入门槛低,国家间的替代性也较强,在国际市场上容易形成恶性的价格竞争,因而容易遭受各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我国已连续12年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仅2005年外国对我国就发起了51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17.9亿美元,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交往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我国出口产品经常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纠纷

我国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造成出口产品的技术标准低,这使我国出口产品经常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2003年4月,商务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贸易司完成的《2002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的调查报告》,首次勾画了我国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总体情况:2000年我国66%的出口企业、25%的出口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损失金额110亿美元;2002年,上述指标分别增长为71%、39%和170亿美元。1997年至2000年间,因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而受阻的出口产品总值达700亿美元,几乎占了我国出口总额的25%。

此外,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技术严重依赖技术转移和模仿,缺乏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这又使我国企业频频遭受外国的知识产权侵权调查。如2002年,6C联盟(时代华纳、日立、IBM、松下、三菱、东芝)诉我DVD生产厂商侵权,使我国的生产厂商每生产一台DVD就要付4.5美元的专利许可费。2003年初,美国通信设备制造商思科公司起诉我国华为公司,称华为公司在美国销售的路由器抄袭了思科公司的软件,这些都是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例。

3.加工贸易比重过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

我国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在缺乏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参与国际竞争,其能够选择的主要方式就是“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使我国企业严重依赖国外的技术和销售渠道,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也不高,只能赚取低廉的加工费。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总额为6905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8.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为4442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58.3%。这表明我国企业的出口严重依赖国外的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而自身所获的收益较小。

综上,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强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

二、中国提升贸易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基本方法就是提升我国的技术能力。按照一般的理论,提升一国技术能力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技术创新。由于技术引进能以相对较低的风险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收益,被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视为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但本文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引进,当本国与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缩小到一定临界值时,仍通过技术引进提升本国技术能力,以提升本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方法是不可行的,主要原因如下:

1.技术引进的速度和引进技术的先进性完全受制于技术领先国

通过技术引进来提升本国的技术能力,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技术转移的控制权不在本国手中,技术引进的速度和引进技术的先进性都受技术领先国家的制约。技术转移的国际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卖方市场,技术的供给者拥有绝对的谈判优势,任何发达国家都会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和其他利益的目的,在其自身技术创新减速和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加速而出现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到一个技术差距临界点时,就会严格控制技术的输出。

2.技术引进不能实现经济和技术上的超越

通过技术引进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缩小技术差距,提升本国经济和技术能力,但在技术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想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缩小这种差距就不现实了。即是说,将技术引进作为提升本国技术能力的最主要措施甚至唯一措施,所带来的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在经济和技术能力上赶上技术领先国家,而不可能实现超越。日本作为技术引进和模仿的成功典范,已经在经济和技术的追赶上做到了最好,但之后它的经济发展就陷入了瓶颈,不能不说与其技术引进和模仿的政策有关。

3.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天然的矛盾

既然可以通过技术引进缩小技术差距,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仅仅通过技术引进使技术差距缩小到技术的临界点后,再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赶超呢?因为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在于过于迷信技术引进所产生的魔力会形成一种惯性和定式,不仅在思路上,而且在开发方式和能力上,都会形成一种只求引进和改造,而没有创新的死胡同中。我们知道,技术引进的吸收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在思维方式和研发能力等方面是截然不同的,这也造成了政策上的差异。如,在国家对技术研发的财政支持上,强调技术创新者可能会更加重视对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和人才的投资,而强调技术引进者通常会更加重视对实用性研究的投入。一旦这种思维和方式形成定式和传统,要在短时间内扭转过来是相当困难的。即使能够扭转过来,在研究的能力上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日本在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改进上具有最先进的能力,但日本缺少重大的突破性的技术发明,其把握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明显不如美国。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日本在经济起飞阶段过于强调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改造,从而在研究方式、整体科研布局、科研经费投入上都是建立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定式,而当经济和技术能力不断提高之后,技术引进难以为继时,再开始从事创新型的技术研发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4.政治因素也是阻碍技术引进国继续缩小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技术成果的拥有者和输出者,然而美国一直对我国的技术输出持谨慎态度,采用非常严格的出口限制措施,禁止高新技术向我国输出。欧洲是我国技术引进的重要来源地,然而欧洲出于抑制我国制造商品的成本优势,采用了大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起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欧洲国家会大量的持续向我国输出技术,进一步增强我国商品的竞争力。日本更是一直将我国作为其在亚洲地区最大的竞争对手,出于其自身的地缘政治因素和经济利益因素,日本不可能向我国提供高新技术。

总之,将技术引进作为我国提升技术能力,进而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存在很大的弊端,自主技术创新才是我国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根本条件。基于此,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指出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这就要求我国必须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三、中国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世界上通过增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案例有很多。如美国,其有效的技术创新促进政策、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其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高技术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中都具备超强的竞争力,成为超级的国际贸易强国。又如印度,凭借其良好的基础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再加上语言上的优势,政府制定了符合其自身条件的技术创新政策,使印度在过去的近10年里,软件出口额增长30多倍,软件业已成为印度增长最快和最重要的出口部门,在软件行业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贸易强国。我国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提升贸易竞争力,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大对研发投入,提升我国整体的技术水平

现代技术创新不再是偶然的发明和发现,而是在保证高投入条件下有意识的、系统的工作,寄希望于低投入产生先进创新成果的小概率事件既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美国作为世界贸易强国,其对研发的投入规模是非常大的。2004年美国研发费用总额高达3120.68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66%,而2005年我国研发费用总额仅为2367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约为1.30%。无论从绝对数看,还是从相对数看,我国与美国在创新投入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与美国在技术水平上有着巨大差距的最重要原因。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提高企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可以更好地克服创新过程中技术上和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是要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2002年美国非制造业公司研发费用占净销售额的比重为4.1%,其中软件业、科学研发服务及计算机系统设计和相关服务三个行业,分别高达21.4%、17.6%和14.3%,制造业公司研发费用占净销售额的比重为3.2%,其中比较高的是化工、测控和科学仪器及机械三个产业分别为5.9%、5.4%和4.3%,而这几个行业既是美国技术创新成果最丰硕,又是美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我国要提升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就必须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

3.健全和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提供良好的环境

我国已开始建立一整套促进技术创新的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在法律上,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在财税政策上,积极营造刺激创新的环境,充分重视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政策上,要改善市场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鼓励外商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来华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政府采购上,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制度和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

4.加强国民教育,培养国民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为提升贸易竞争力提供充足的创新型人才

我国是拥有悠久科学文化传统的国家。现阶段,要进一步弘扬我国文化中有利于创新的部分,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国民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多渠道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从而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应该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积极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