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场波动与有效性诠释

时间:2022-04-22 10:35:00

导语:棉花市场波动与有效性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棉花市场波动与有效性诠释

关键词:棉花市场;市场效率;蛛网模型;供需函数斜率

提要:实证结论表明,市场化至今已经初步起到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能够使市场波动恢复到均衡状态,市场是有效的;但是,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功能还不强,不足以抵制市场外部宏观经济政策突变和经济环境恶化等突发事件的冲击。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或今后一定时期内,在棉花市场弱势有效的情况下,政府加大对棉花市场的调控力度是必需的;长远来看,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增强棉花市场有效性,以此来促进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自1999年棉花流通进入市场化以来,已十多年了,但至今棉花市场价格波动依然十分频繁。本文以新疆产棉区为例,运用蛛网模型对2000~2009年10年间棉花市场波动进行实证分析。

一、引言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产棉区和商品棉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4,总产量自2007年后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故以新疆棉区数据为样本来实证分析我国棉花市场的有效性问题具有代表性。为了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1999年国家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棉花市场进入了市场化,市场在棉花种植、收购、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中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化改革已经十多年了,但是至今棉花市场价格波动依然十分频繁。而过度的市场波动会导致市场效率低下、扭曲价格机制,资源配置混乱,失去有效性。因此,棉花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是否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市场是否具有有效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蛛网理论原理通过对2000~2009年10年间新疆棉花的供给和需求波动的实证分析,来论证棉花市场的有效性,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调控对策,以此来促进我国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市场波动的定量分析

1999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棉花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2000~2009年新疆棉花产业总体上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价格及其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表1)

从表1可以看到,2000~2009年10年间新疆棉花在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价格上虽然波动较大,但总体上是快速发展。种植面积方面:2000~2007年棉花种植面积一直处于正增长,而2007年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2006年增长最大,达到43.73%,其次是2002年达到16.44%,2006年后种植面积保持在1,500千公顷左右。总产量方面:基本上与种植面积保持一致,2006年达到最高,变化幅度也最大,达到了36.70%。但是,价格与产量变化不相一致,价格波动幅度最大的是在2003年,达到了47.5%,而在2006年当棉花产量最大时,价格只有5.51%的较小变化,显然,棉农是增产不增收,“棉贱伤农”;价格变化在2004年前波动幅度非常大,但是2004年后,波动相对平稳,波动幅度在(-10%,10%)区间内。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和价格的变化幅度总体情况如图1所示。(图1)

三、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

市场有效性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芝加哥大学EugenFama教授提出来的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意味着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机制对新信息的反应把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部分,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的市场能以更低的交易成本、更高的运行效率进行资源配置,根据市场信息条件调节供求关系,使市场出清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因此,本文运用蛛网模型分析新疆棉花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否远离了市场的动态均衡价格,来实证市场的有效性。

(一)蛛网模型简介。“蛛网模型”出现于20世纪三十年代,用于分析生产周期长的商品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实际波动的过程及结果的一种动态均衡分析方法。蛛网模型,根据市场供给与需求是否能达到均衡分为传统的均衡型和非均衡型,根据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是否是线性,分为线性蛛网模型和非线性蛛网模型。本文仅对传统线性均衡型做简单的介绍。

传统蛛网模型又可以分为收敛型、发散性和封闭型蛛网三种形式。(1)收敛型蛛网。当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市场均衡状态后,市场价格和产量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其波动幅度随着市场反应越来越小,最终价格和产量收敛回到了均衡状态,其运动轨迹呈现出向内收敛的蛛网形状,称为收敛型蛛网,如图2。(图2)我们可以看出,收敛型蛛网是一种稳定的市场状态,市场在外力干扰下能够通过自身功能调节达到均衡状态,是一种有效市场;(2)发散型蛛网。当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市场均衡状态后,价格和产量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其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价格和产量越来越远离均衡点位置,其运动轨迹呈现出向外发散的蛛网形状,称为发散型蛛网,如图3。

(二)蛛网模型的数学推导。传统的线性均衡模型数学描述时又分供给滞后型和非供给滞后型两种。基于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产品的本期产量(供给量)取决于前一期的价格,产品本期的需求量取决于本期的市场价格,故本文选择供给滞后型的数学函数形式。这与调查现实生产棉农决策行为的结果也相符:大多数棉农本期的生产决策是依据上一期的棉花价格作出的。供给滞后型的数学函数表达式为:

Dt=a+bPt;St=c+dPt-1;Dt=St;其中,a、b、c、d均为常数,Dt是第t期的需求量,St是第t期的供给量,Pt是第t期的市场价格,Pt-1是第t-1期的市场价格。当市场均衡时,均衡价格Pe=Pt=Pt-1,此时可计算出:均衡价格Pe=;

若Pt≠Pt-1时,可由上式得出一阶线性非齐次差分方程:Pe=Pt-1+;设商品刚投入市场的初始时间(t=0)时的价格为P0;则此一阶非齐次差分方程的解为:Pt=(P0-Pe)()t+Pe。()t可正可负,由此可知市场价格Pt是时间t的函数,且围绕均衡价格Pe上下波动,波动的幅度取决于()t绝对值的大小。

当<1时,Pt=(P0-Pc)()t+Pe=Pe;说明价格波动趋向收敛,是收敛型的蛛网,即说明<1,即d<b,为蛛网模型趋向收敛的充要条件,其经济学意义就是供给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函数的绝对值(Ks<Kd),也就是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对需求量的影响。则可知,市场的需求曲线越平、供给曲线越陡越利于市场波动趋向平稳。

同理,当d>b时,Pt=(P0-Pc)()t+Pe=∞,蛛网模型趋向发散,为发散型蛛网,而d=b时,Pt=(P0-Pc)()t+Pe=P0,为封闭型蛛网。

(三)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对新疆棉花市场2000~2009年间市场供给函数斜率Ks==St′(Pt-1)和需求函数斜率(Kd==Dt′(Pt)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证明市场波动的状况和市场的有效性问题。新疆棉花市场2000~2009年间市场供需函数的斜率(万吨/元),如表2所示。(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棉花市场2000年市场化后的十年间2001~2005年和2008年供给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市场属于收敛型蛛网,2006年、2007年和2009年市场供给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市场属于发散型。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棉花流通市场化10年间,市场已经初步起到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使市场波动恢复到均衡状态,市场是有效的。2、市场还不完善,市场调节功能还不强,不足以抵制市场外部宏观经济政策突变和经济环境恶化等突发事件的冲击,不能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或市场自我恢复到均衡状态需要较长时间。

(二)政策建议

1、完善政府调控体系。实证结论表明,虽然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具有收敛性,市场已经初步具有基础性调节作用,但是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调节的功能不强,因此,强化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是必要,必须建立完善的调控体系。政府应当在现有“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和“中国棉花市场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市场反应灵敏的综合收储、抛储、进口配额、滑准税、补贴及资金政策的一揽子综合调控体系,以应对市场各种波动,迫使市场Ks<Kd,到达动态均衡的目标。

2、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市场效率。一个有效的市场具有强流动性、低成本和高透明性。首先,当务之急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市场的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加大对全国棉花供求信息网络、营销组织的建设投入,及时向棉农、棉花经销商、棉纺企业棉花市场的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和价格走势等,合理引导棉农进行棉花品种调整,播种面积调整、生产、销售和套期保值等;其次,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在全国各棉花集中产地和集散地新建和扩建一批容量大、吸引力强的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城乡连接、大中小配套的棉花批发网络;最后,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完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使其标准与期货市场检验标准一致。

主要参考文献:

[1]段玲玲.影响新疆棉花市场因素分析[J].中国棉花加工,2010.3.

[2]桁林.如何提高市场效率—有效市场理论综述[J].经济经纬,2003.6.

[3]黄卫红.对蛛网发散模型理论在中国农业应用上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6.3.

[4]李辉,孔哲礼.棉花期货市场对棉花产业保障作用的实证研究—以新疆棉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