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去顺差贸易平衡再造研究论文

时间:2022-01-06 11:30:00

导语:剖析去顺差贸易平衡再造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剖析去顺差贸易平衡再造研究论文

关键词:外贸发展,国际分工,贸易顺差贸易摩擦

论文摘要:“去顺差”无法从根本上平衡中国贸易收支。不应提倡为平衡而平衡的政策思路,而要从互利双赢的思路来看待贸易平衡问题,以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来化解贸易摩擦,以促进全球经济在合作、竞争、创新中和谐发展。2002年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快速增长。在既定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外汇管理体制下,这既给我国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摩擦,同时导致以外汇占款为主导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2010年3月份中国出现贸易逆差及4月份贸易顺差大幅收窄,可能是一定形势下中国“去顺差”的结果。

一、问题的提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逐步融入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并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出口的政策体系,包括汇率、税收、融资、保险等。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使得中国自1994年以来进入持续顺差阶段,2007和2008年顺差额分别达到了2622亿美元和2955亿美元。

这次危机虽然对中国外贸造成冲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外贸不平衡发展的基本趋势。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下的中国仍然存在1960.61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所谓全球经济失衡中的中国贸易不平衡发展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此来自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及IMF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美国甚至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是频频升级。

二、从“压顺差”到“去顺差”

如果说对于2006年底“压顺差”的宏观经济政策,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措施和贸易政策,试图主要通过“压制”出口或者说减少出口,进而达到“平衡”贸易收支的话,那么,在为了应对危机以及危机后仍将坚持的“稳外需、保出口”政策下,试图主动地并且主要通过增加进口的方式来“平衡”贸易收支,则可以将之理解为一些专家学者所称的“去顺差”。我们认为,2010年3月份出现的72.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以及4月份出现的贸易顺差大幅收窄的现象,既不意味着中国贸易形势骤然恶化、从此将进入贸易逆差时代,也不能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将会从此平衡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主动地“去顺差”的结果。

从海关统计数据来看,进口的大幅增加是导致中国2010年3月份贸易逆差和4月份贸易顺差大幅收窄的直接原因。3月份,中国出口贸易额为1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而进口额高达1193.5亿美元,同比增长的幅度却高达66%,其增幅接近于出口增幅的3倍;4月份的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贸易额为1199.2亿美元,同比增长30.5%;进口贸易额为1182.4亿美元,同比增长49.7%,其同比增速也是高于出口贸易的近20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这一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去顺差”的结果,即进口的“大幅度”增加具有“人为”因素,而并非完全的市场行为结果。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从对3月份贸易收支的预测来看,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早在3月份就“预言”可能会出现贸易逆差,因此逆差的出现并不令人感到诧异。而在此之前,除贸易摩擦不断外,由中美贸易不平衡所引发的汇率之争”就异常激烈,到了3月份更是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国会约有130名议员联合上书美国商务部和财政部,指责中国低估人民币汇率、有操纵汇率之嫌,并扬言要求将中国列入“操纵汇率国”名单,对中国进一步施加压力。

第二,从贸易差额构成的企业主体来看。3月份,国有企业贸易逆差急剧上升,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性质的企业仍然保持了小幅贸易顺差。其中,国有企业名下的贸易逆差16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净增加94.6亿美元,增长1.4倍,贸易逆差的绝对增加额也超过了72.4亿美元的总体逆差额。而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性质的企业分别保持了28.2亿美元和60.7亿美元的贸易顺差。4月份,国有企业名下的贸易逆差为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49.8%。国有企业名下贸易逆差的大幅上升,似乎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去顺差”的存在性。

第三,从贸易差额构成的贸易方式来看。3月份,一般贸易项下的进、出口额分别为657.2亿美元和455亿美元,逆差额为202.2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项下的进、出口额分别为358.6亿美元和587.6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229亿美元4月份,一般贸易向下的逆差也达到了127.7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项下则实现了217.2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与上述第二点密切相关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了中国加工贸易的80%以上,逐渐成为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当然,也是贸易顺差的主要受益者。而一般贸易的企业主体大部分则是国内企业。因此,一般贸易项下所出现贸易逆差的大幅增加和加工贸易项下所保持的贸易顺差局面,再次说明了“去顺差”存在性的可能性。

三、“去顺差”不能有效解决中国贸易收支失衡问题

面对中国持续性的贸易顺差局面,“去顺差”的方式能否有效解决中国贸易收支失衡问题?是否应该“去顺差”?如何“去”顺差?要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国现阶段贸易顺差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其持续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首先,要正确分析中国贸易顺差形成的根本原因。虽然,促成中国贸易顺差的因素很多,既有储蓄过度、消费不足的原因,也有政策激励因素;既有产能过剩的影响,也有地方保护和国内市场分割等体制因素导致不同生产技术的企业首选进入国外市场的作用,等等。但是上述因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中国贸易顺差的规模,并非是中国外贸顺差形成的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认为,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形成的决定因素在于:在以产业国际转移和产品内分工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和国际分工,以其特有的劳动要素禀赋优势承接国际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和产品价值增值环节国际梯度转移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由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得到进一步完善,中国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承接了大量来自于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产业国际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日益快速增长,从1992年FDI的162亿美元利用额快速上升至2008年的8700亿美元的累计利用额。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有了大幅提高,制成品出口快速增长,这对中国自1994年以来形成的持续贸易顺差具有决定性影响。

概言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和产品价值增值环节国际转移,是中国贸易顺差形成的根本因素。

其次,中国贸易顺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可以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促成中国贸易顺差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会长期存在,因而,中国贸易顺差具有长期可持续性。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说明。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虽然不断变化,但其趋势不可逆转,国际产业转移和重组仍将继续,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仍将向纵深方向发展。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和重组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跨国公司受利益驱动的理性选择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特别是在后危机时期,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发达国家,要想走出危机的阴霾,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是根本之道,这必然推动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和重组,这会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带来新的历史机遇。而产品内分工实质上更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内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不断提高其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第二,中国劳动要素禀赋优势具有长期性。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劳动力工资出现不断上涨的现象,但是,这种上涨并非是由于劳动供给短缺所造成的,更多的是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劳动者自身素质变化等因素所致。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农村人口在13亿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仍在50%以上。因此,在未来几十年,即便在不考虑中国人口进一步增长的情况下,也意味着中国将有近3亿-4亿的农业人口需要向城市转移。

总之,中国劳动禀赋优势的长期存在性,以产业国际转移和产品增值环节国际转移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决定了由此而形成的中国贸易顺差将长期存在。

四、“去顺差”的负面效应值得警惕

以上分析表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背景下,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结构国际梯度转移和产品价值增值环节国际梯度转移,与中国特有劳动要素禀赋相耦合,是中国贸易顺差形成的根本原因,并且这些决定因素将在长期内存在,因此,中国贸易顺差具有长期可持续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贸易不平衡发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长期贸易顺差局面,是世界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利用中国比较优势的客观使然,是实体经济的一种均衡,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的表现形式,所以无论是“压顺差”还是主动地“去顺差”,都是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首先,“去顺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贸易收支失衡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经验证明,历史上的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台湾地区,在经济腾飞阶段都曾经历长期的贸易顺差局面并因此而遭受剧烈的贸易摩擦。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也必将在充满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环境下发展成长,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试图通过“去顺差”的方式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贸易摩擦,不仅不是根本之道,而且也没有必要。

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其实主要来自于美国。美国以“中美贸易失衡”为借口,一直试图“胁迫”人民币升值。但是大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都已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并非由人民币汇率造成,人民币升值根本平衡不了美国的贸易逆差。这一点,美国人自己,无论是学界和是政界,也是很清楚的。其实美国试图“胁迫”人民币升值的深层原因在于遏制中国经济发展,顺带让中国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缩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全球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活跃,部分美国国会议员认为中国经济的扩张和中国经济的崛起直接威胁到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胁迫”人民币升值,从而遏制中国经济发展才是美国真正目的之所在。

其实,美国这一出戏在历史上就曾上演过。20世纪80年代,日美之间的国际经济摩擦就是典型的案例。随着日本的崛起,美国不愿意看到与自己比肩的军事大国的出现,而一国的经济实力,能够转化为军事实力。出现一个经济大国,意味着美国霸权的削弱,即便日本是美国当时的一个“要好”同盟国。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依仗其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推行“侵略性的单边主义”战略,逼迫日元升值。

其次,中国贸易顺差是“去”不了的。虽然“去顺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促进贸易平衡的作用,至少可以再次向世界说明:中国并非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国贸易顺差是市场行为的结果。但是,中国外贸顺差的必然性和持续性决定了“去顺差”无法从根本上平衡中国贸易收支。因此,即便是为了暂缓贸易失衡带来的不利影响,“去顺差”的方法也不宜长期使用,否则会造成对资源优化配置的扭曲,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五、结论

相对“压顺差”而言,“去顺差”在保持出口稳步增长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增加进口来平衡贸易收支,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更合理可行。但是“去顺差”无法从根本上平衡中国贸易收支。我们不应提倡为平衡而平衡的政策思路,而要从互利双赢的思路来看待贸易平衡问题,以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来化解贸易摩擦,以促进全球经济在合作、竞争、创新中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