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FDI流动特点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24 05:30:00

导语:国际FDI流动特点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际FDI流动特点研究论文

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资本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显著加快。资本要素的跨境流动既是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带来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跨国公司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应该说,凡是积极参与这一进程的国家和地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尽管也会付出成本、甚至可能承受很多痛苦、但毕竟都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益,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这也是为什么国际资本、尤其是fdi流动能够长期活跃的原因之一。

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恶化和恐怖事件的影响,导致国际FDI流动明显降温。但是,由于跨国公司的利益所在,他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长期战略仍将发挥主导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强劲势头不会因此而结束。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逐步恢复,国际FDI流动有望重新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为此,我们需要总结并分析90年代以来国际FDI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今后制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战略提供参考。

一、国际FDI流动的主要特点

(一)跨国购并是国际FDI流动的主导方式

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取新建(Greenfield)的办法;另一种是通过对多数股权的兼并和收购实现扩张(MergersandAcquisitions,MajorityOwned)。国际直接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纽带,其载体就是跨国公司(TNC)。

90年代后期,特别是1997年以后,跨国并购成为TNC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其交易额急剧增长,在世界FDI流出和流入总额中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数字:1997年以后FDI的流出和流入的增幅比1996年陡然升高,1996年流出总额增幅为59%,1997、1998和1999分别为25.1%、36.6%和16.4%。而令人瞩目的是跨国并购(多数股权)部分的增幅远高于FDI的增长,1996年的增幅仅为15.5%,1997、1998、1999和2000年则分别跃升为45.2%、74.4%、35.4%和52.8%,跨国并购的增幅是1996年的2倍以上,从而使它在世界FDI中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40%上升到了2000年的84.6%。这说明跨国并购已成为FDI的主要方式,而新建退居到次要地位。2001年有了一些新变化,FDI流出额出现明显下降,最新的估计数据是从2000年的1.3万亿美元下降到2001年的7600亿美元,下降幅度达到40%。主要原因是随着美国经济增长周期的结束和“9.11”恐怖事件的冲击,世界经济形势趋于恶化,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也受到了深刻影响。其中跨国并购活动也随之大幅减少。2000年全世界并购额达到1.1万亿美元,并购案7900余起,2001年并购额只有6000亿美元,并购案为6000余起。但是从并购所占比重来看,仍然保持在78.9%的水平,并未改变跨国并购在FDI中占有的主导地位。

表1世界直接投资及跨国购并的推移

资料来源:各年度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1年数字为估计数。

(二)国际FDI流动和跨国并购多数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从70年代以来,世界FDI的地理格局日趋“三极化”,即无论其流出和流入都主要在美、欧、日三者之间进行,毫无疑问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不是主要的流出者,而且流入额在世界上也只占1/4左右。所谓“三极”既是FDI的主要供应者,也是主要的吸收者,按照2000年的统计,“三极”合计流出额占世界的82%,流入额占世界的71%。但在近几年的并购浪潮中,“三极”却变成了两极,日本退居无足轻重的地位。

从FDI的数字来看,1997、1998和1999年美国在世界流出额中分别约占21%,21%和20.6%,欧盟则分别为47%,61%和64%,日本仅为5.5%,3.5%和2.8%。从2000年绝对额来看,美国已经达到1730亿美元,欧盟超过了5000亿美元,日本仅有200多亿美元。可见日本与欧美之间相差甚远。

主要原因是欧美的跨国公司并购投资数额巨大,其中美国和英国是跨国并购的主角。这从他们的交易额及大宗跨国并购中美英企业所占比例中可以看出。在1987到1999年中前五十大并购企业中,欧盟占了31家,美国和加拿大占了14家,而日本只有两家。故有人称近几年并购浪潮是跨越大西洋的战略合并。而日本则迥然不同,从其FDI的流出看,其重点是在亚洲,一般用新建方式,具体到欧美才较多的考虑并购;从日本FDI流入看,日本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结构使外资不宜在日本本土并购日本企业。

法国投资局和安得森咨询公司根据他们在2001年5月和11月对129家大型跨国公司的调查数据,评选出最受欢迎的投资地点:所有发达国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美国;西欧有德、英、法;亚洲是中国;拉丁美洲是巴西;东欧是波兰;非洲是南非。

(三)FDI流动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根据世界《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资料计算,1998年全球多数股权的跨国并购总额为4110亿美元,其中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业的并购总额名列前茅,占11.2%,其余依次为电信设备制造和电信服务业,占9.3%,制药和其他化学品各占9.2%,公共事业占7.8%,这几个行业合计额占总额的近1/2。在1999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总额中,第一产业(初级产业)仅占13%,其中95.6%是矿业,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并购;第二产业(制造业)占40.6%;第三产业(服务业)却占58.1%,其中1/3以上是银行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服务,1/3为交通、仓储、通讯,服务业的比重有了明显上升。

90年代中期以前的跨国投资,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生产要素或进入当地市场。而从东道国来说,大多是希望利用外商投资来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达到吸收国内就业、增加出口等目的。这决定了跨国投资的主要来源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但从上面的数字可看出,近年来,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国投资越来越多,已占到投资总额的50%以上。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各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开放度越来越大,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的跨国购并成为推动跨国投资的最重要力量。而传统制造业领域,如汽车、电子、医药、化工等的跨国购并,也在更深程度上依赖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当前并购的另一个特点是横向并购颇为流行。汽车制造业曾经是纵向一体化的典型,但进入90年代后,其纵向一体化的趋势发生逆转。很多公司开始将生产的非关键环节交给其他企业,自己侧重于一些关键的业务。通用汽车公司自行生产的的零部件已减至37%,其他公司的这一比重也都下降了,例如,奔驰为38%,宝马为33%,雷诺为33%,丰田和日野为25%。

(四)促进联系成为东道国从国际FDI流动中获益的新途径

UNCTAD的2001年投资报告指出:目前跨国公司将其重点愈发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并且愈发依赖于外部采购。这一趋势为当地企业建立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机遇。平均来说制造业公司可能将其收入的50%花费在投入的采购上。但是要成为一家重要的跨国公司的供货厂家并非易事。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迫使那些处于供货链中各个环节的企业选择那些在交货期、成本和质量上均能满足苛刻要求的供货厂家。这就常常导致全球导向型行业的外资企业(如电子、汽车)启用其他跨国公司作为其供货厂家,而非依靠当地资源。

外资企业与当地厂家建立联系的程度取决于相关成本、利润以及企业在观念和战略上的差异。影响在发展中国家采购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当地是否具备供货能力。建立联系常遇到的一个障碍是国内供货厂家缺乏效率,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跨国公司出于自身的利益建立与当地供货厂家的联系,而政府在促进联系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启用当地供货厂家的意愿会受到政府针对建立联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所制定的政策的影响。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受启用国内供货厂家的效益、降低成本。

促进联系的具体措施:提供信息、牵线搭桥、鼓励外资企业参与旨在提升国内厂家技术能力的方案,与外资企业合作制定国内供货厂家的培训计划,以及便于国内供货厂家获取资金的各项方案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经建立起促进联系的综合方案,有选择的针对一些行业或者企业采取不同的配套政策方案,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政府常常有针对性的介入有益于联系的增加,从而有利于知识从跨国公司向东道国富有活力的企业部门的传授。促进联系方案越是能与中小企业(SME)发展和有针对性外资政策紧密配合,取得成果的可能性越大。

二、影响国际FDI流动的主要因素

在FDI流动的理论框架中,20世纪中期以后,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的是产业组织理论。海默博士首先从产业结构角度对FDI进行解释。认为如果外国跨国公司的产业组织结构与当地公司完全相似,他们进入当地市场就无法获取利润,因为到另一国生产会产生额外交易费用。跨国公司要到国外进行投资生产,就必须具备某种独特的所有权优势,如技术优势和规模经营所造成的低成本优势,这种优势足以抵消在生产国与当地公司竞争的种种不利因素。

海默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充实了FDI产业组织理论。其中邓宁提出了著名的“OLI”理论。他认为,拥有强大实力对外投资的企业需具备3个优势,这就是: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是指别国企业难以获得的产品或生产工艺,如专利或蓝图,也可以是一些特有的无形资产或能力,如技术、信息、管理、营销等技能,企业的创新精神,企业组织系统,中间或最终产品市场的渠道。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所有权优势赋予企业有益的交易能力或成本优势,足以抵消其在海外经营的不利因素。

除此之外,国外市场还须具备区位优势,使海外生产的利润高于国内生产再出口到海外市场所赚取的利润。区位优势不仅包括资源禀赋,还包括经济和社会因素,如市场规模和结构,市场发展的前景和潜力,文化、法律、政治和制度环境,政府法制和政策等。

最后,跨国公司必须具有内部化优势。一家企业拥有专利产品或生产工艺,在国外组织生产可能比出口更有利,但如果在海外设立子公司的理由并不充分,它还可以选择特许一家外国公司生产其产品或使用其工艺。但由于这些无形资产在交易中的市场缺陷,有时候产品在公司内部开发更为有利,即所谓内部化优势。

根据“三优势理论”,企业越是发现在国外开发这些所有权优势有利于其自身的利益,就越倾向于组织国外生产。

以上就是FDI流动机制的传统理论,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等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FDI流动的影响因素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追求核心能力的企业经营战略,推动了加工基地的转移

1990年美国学者C.K.Prahalad和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公司核心能力”这一概念,后来经过其他学者的补充,其理论日益成熟。加强核心能力,发展核心优势,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点。企业所能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应退出与核心业务无关和背离的领域,避免资源的分散和浪费。因此,很多企业在经营中侧重于关键技术,掌握核心业务,而将其他环节以委托加工等方式转移出去。电信技术的发展也使企业能更好的实施外部委托。虽然部分环节的转移会对最终产品的整体性能或质量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对其进行检测、控制和调整。企业的这一战略的转变就促进了企业间的横向并购。

(二)各国采取了更加宽松的政策,为吸收外资创造了机会

1996年以来,在WTO范围内,先后达成了关于电信技术产品和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在1997年底又达成了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并于1999年3月生效,有70多个国家参加,同意开放银行、保险、证券和金融信息市场。自由化意味着要对外开放,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这在电信业属于国营的国家中,会促使其行政监控和法律限制的放松或消除,从而刺激FDI的流入。

在并购规模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超大型的TNC,大大提高了有关行业生产和市场份额的集中度。这对西方的反垄断法提出了挑战。给世界级企业集团松绑的要求日益强烈,这在西方立法中已有所反映。例如,美国1999年通过新法案,废除了《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中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限制条款,这就为美国金融资本在国内外并购扫清了障碍。

另外,一些国家也放松了对外资进入的限制,这为跨国公司的购并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如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东盟和韩国就进一步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在1997年以前,外资购买韩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是有限制的,即不超过一家上市公司全部股权的10%,1997年11月放宽至55%,到1998年底对大多数公司取消了限制。这类规则的变化,使韩国和泰国等国FDI流入出现了快速增长。

(三)私有化加快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了资本流动

私有化是收购的一种特殊方式。在拉美和中东欧地区,私有化是吸引FDI的重要手段,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私有化也在增加。

1998年,全球总计1145亿美元的私有化出售中,非OECD国家私有化出售占285亿美元,大部分在巴西。1999年拉美私有化急剧减少,但发达国家私有化出售趋势仍在持续。90年代中期,外国收购私有化企业在跨国并购总价值中的比重达到10%,1999年为6%。一些国家的电信和公共事业等资本密集型基础设施行业,以及汽车和石油等产业重组相关行业的私有化吸引了大量的资金。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巨额并购交易大多数都与私有化有关。

(四)文化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投资习惯差异

,也对国际FDI流动造成影响

在投资习惯上,欧美更侧重于并购。从跨国并购的交易额上看,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是最大的并购者,只有1998年英国居首位。美英一直是并购的主角,1997和1998年美英在全球跨国并购总额中合计约占1/3和1/2。而日本的FDI流出重点在亚洲,一般是新建方式,只有到欧美才较多考虑并购。另外由于日本的历史文化形成的财阀经济结构,也阻碍了外资进入日本。所以日本在国际FDI流动中的份额日益萎缩。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由于这种投资习惯的不同,日本和欧美所受的影响也产生较大差别。日本在东南亚有很多通过新建方式设立的工厂,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很大冲击,多数都面临严重的财务问题。而欧美国家则注意到,在危机中东南亚各国普遍放松了对外资的限制,并且有一些很有潜力的企业,在危机中陷于困境,这相当于为欧美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并购机会,所以在危机中有大量欧美资金流入东南亚。日本则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五)电信业和金融业购并的迅猛发展,为其他行业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手段

由于信息革命的深化和《基础电信协议》、《信息产品协议》等多边协定的作用,电信服务业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剧烈变动,各国电信产业结构将会出现大幅度调整,市场开放步伐也大大加快,传统电信业的跨国购并以及网络公司的全球扩张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为跨国投资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力。1999年10月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MCI(美国微波通讯公司)并购美国第三大长途电话公司Sprint,金额高达1290亿美元。

前述企业实行对外加工转移的战略转变,必须是在电信业相当发达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否则企业最终产品的整体性能、质量和交货期就难以保证。另外,资本流动的日益活跃和各国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加快,不但为金融业的跨国投资提供了机会,也为其他领域的跨国投资提供了手段和工具。

(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比较优势,成为跨国公司投资领域和目的地选择的重要依据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其他诸如投资东道国的偏远度、文化、语言、政府政策、政治稳定程度、经济增长潜力、市场规模、工资水平、汇率、双边贸易规模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对FDI的国际流动产生影响。从接受国际直接投资的东道国角度来看,这些条件恰恰成为相互之间引资竞争的关键因素。而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看,这些因素是在做出向海外转移的决策之后,选择投资领域和投资地的主要依据。

许多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流入本国FDI的产业分布结构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政策鼓励和导向的作用,即是否在某些特定的产业实行明显优惠的政策,国外企业为了追求超额利润和优惠而大量进入该领域投资;二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跨国公司可能利用这种优势扩大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和份额;三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需要,一些在本国由于人力成本、土地成本上升等因素已经在国际国内市场丧失竞争力的产业会转移到相对成本较低国家;四是东道国某些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但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通过扩大这些领域的投资,可以达到占领该国市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