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2 00:15: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际经济贸易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际经济贸易教学论文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逐渐发现传统的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的适应能力差等,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狭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不到新世纪国际间竞争的要求。为了适应大时代的需要,应结合高校国际经济贸易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高效国际经济贸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出具有深厚国际贸易知识、扎实的外语基础、复合型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
二、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课程内容改革点主要有:减少课程的重复内容,增加课程的容量,利用有限的时间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对前人的知识经验过分重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忽略了对学生在关注国际经济贸易的现在形势的引导,忽视了国际贸易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期间对学生系统的科学思维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不到位;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惯常的思维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或者在原有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逐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出合格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
三、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
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按公共基础课、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和选修课等五大类。忽视了对人文、自然、社会和科技等相关学科的补充。公共基础知识课:政治理论、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原理、法学基础、大学英语、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课: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税法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增开设社会调查课程和教学参观课程,合理安排学期实习和学期准备毕业论文或与导师合作开展课题的研究等等。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税收筹划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一、产生税收筹划的原因
1.产生税收筹划的内部原因。企业的经营目的就在于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企业运营者的核心目标。而对于人来说,其难免会产生减轻自身税收压力的方法来增加企业收入,这是一种主观的思想状态,符合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运营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企业的运营者就会想办法对税收进行规避。而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后者只经营国内业务,其所涉及到的税款较少,税收项目较为单一。而跨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要承担的税款额数远超于国内企业,同时由于其需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经济交易,其税款项目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复杂。因此,对于跨国企业来说税收筹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减小赋税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在跨国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而这也就成为了国际税收筹划形成的内部原因。
2.产生税收筹划的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相对应的,国际税收筹划工作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外部原因,而外部原因主要就是由于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在两个或多个国家质检造成的。其主要表现为八个主要方面:其一,各国的税收管辖权的差距。这个权利主要指的是各国政府在各自税收领域内所形式的法律权利,其是按照地域和人文特性所制定的,其所规范的权利范围就是该国家的主权领域范围。而不同的国家拥有自己不同的税收管辖权,是需要在该国家主权领域内经营各类业务的企业所必须遵守的。
其二,税收范围差距。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法律要求标准,其税款征收的范围也不相同。例如,有一部分国家仅征收企业的所得税,对于企业资产或资产转移所产生的税费则不予征收,而有些国家则征收这部分税款。另外,就算是不同国家在同一税收项目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所收税款数额不同,税款起征点不同,进而导致了各国间税收的差异。
其三,税率的差距。在税款的征收工作中,税率的差别往往成为了各国间税收差别的主要因素。例如,当征收所得税时,部分国家采用的是按比例的税率进行征收,如德国、巴西等,还有一部分国家是按照累进税率进行征收,例如美国等。就算是采用统一税率模式,其所制定的税款起征点也具有较大的差异。而最高税率更是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德国的最大税率可以达到45%,而黎巴嫩则仅为10%,相差近4倍。同时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最高税率越高。
其四,税基的差距。税基值得是税收金额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根据各个国家现行税收政策不同,可以将税基分为三种类型。其具体包括以纯总收入为基础的税收政策、以企业财产价值总量为基础的税收政策以及以企业经营商品的流动量和金额作为基础的税收政策。通常情况下,当税率相同时,税基的大小对实际应缴纳的税额有着直接的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实践教学论文
摘要:为了进行的探索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培育出更多有用的学生。本文就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现状展开研究,探索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道路。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现状发展;实践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育水平不能很好的与实际工作相互衔接,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关注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多方面配合,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人才市场的发展。
一、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现状
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中,过于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的学习中不能抓住重点和难点,突破自己能力的极限,而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但是却不能熟练实践活动中的知识技能,教师在课上讲解的只是内容过于单调乏味,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有所缺乏,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能力有所缺失,越来越多的教学与实际脱节,高校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学业,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努力。在教师学校工作中,学生在学校工作中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由于高校很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在实践工作方面很欠缺,实践课堂的教学便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为学生传授学习经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都有所影响。另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力的缺失,使得高校毕业生不能很好的转变到实际工作的状态中,企业与高校没有更好的链接方法,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如何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能力有效提高,是一个重要的项目。
二、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论文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新时期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有了新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国家快速发展经济的推动力。当今社会,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之间将围绕着经济贸易这一主题展开竞争。因此,想在国际上维持发言权,就要全面掌握新时期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熟悉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定,积极建立可行有效的应对机制,以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竞争力;政策建议
1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的经济格局在不断发生变化,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愈加复杂。在这个复杂环境下,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积极增加国家的收益水平,不断推进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显然,关注新时期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我们判断世界未来走向,把握时代的脉搏,以此不断保持我国在经济与贸易上的强大竞争力,更好地推动经济的有效增长。在研究新趋势的同时,应准确把握国际经贸的规则和动态,制定相应政策以便在国际舞台上能保证发言权,在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保持国民生产总值和市场占有率稳中有进。目前,各个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探索新时期条件下本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形式的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子,力求寻找到适合的突破点,尽量向发达国家靠拢。因此,在下文中有了进一步的分析。
2理论综述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规律。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我国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时,要具有开放性,要符合国际经贸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政治、文化这些国家之间交流的纽带。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实行合理政策,投入精力进行革新,加大对国际的贸易往来,以克服我国现有经济体系中贸易结构单一化的缺陷。从大方向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相应的分工也会随之变化,要想一直保持国际上的影响力,就要对经济贸易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提高自身国际适应力和竞争力,在追求突破上要向多元化发展。目前,世界经济在融合,国际经济贸易相互制约。这种背景下,最有效的提高经济增长水平的方法便是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我国正是依靠这种方法同许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经验证明,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新时期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十分必要的。
公路运输经济与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1国际经济贸易与我国的经济发展
1.1国际经济发展背景
受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呈缓慢趋势。2013年直到现在,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好有坏,经济逐渐走向复苏。但是,世界经济的复苏还是存在很多担忧,有很大的不确定,总体是尚在慢慢上升阶段。影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如美国股市波动频繁、欧元汇率波动、东亚国家经济复苏、国际石油价格不稳定。
1.2我国经济发展背景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我国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产生了量大至高的运输需求,迫使交通运输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全面融入了经济发展中。但我国经济发展也处在了一个不协调的状态,城镇与乡村贫富差距过大,是我国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1.3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地位及运输经济发展的现状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学科中心型”和“岗位应用型”两种课程体系的局限性,提出了以“三种需要”为依据、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案,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门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复合创新型国际经贸应用人才的整合课程体系。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电子商务国际经济贸易论文2篇
第一篇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作用
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下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1.保证了工作效率。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各个行业均重视其工作效率的提升,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保证了其工作效率。网络技术的高效运用,利于交易文件的传送与交换。在电子商务中,商家与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与计算机,完成其订购、签约与付款等事项,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完成交易,其具有便捷性与高效性。
2.控制了交易成本。国际经济贸易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其手段不断更新,通过网络交易,控制了其交易的成本,在人力、物力与财力等各个方面的投入有所节省,同时电子商务不受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制约。同时,在网络购物中,其商家遍布全球,其商品种类是丰富的、多样的,因此,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广阔,更能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电子商务是一种创新型的交易方式,其运营的时间、环节均有所减少,因此,商品的成本得到了控制。
3.减少了贸易壁垒。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与先进性等,其兴起与发展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因此,贸易壁垒有所减少。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增加了国际经济贸易的业务量,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国际经济的互利共赢。
外汇风险下的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一、外汇风险的类别
外汇风险是有多种类别的,对不同类别的外汇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是有帮助的。在国际贸易中三种外汇风险最为典型: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营风险。所谓交易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汇率的变化而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应付债务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汇率变动之后会使得企业的实际收益变小,这是外贸企业在交易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一种风险。会计风险本身又可以叫做账面风险、转换风险以及折算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指的是汇率变动导致资产负债表中外汇项目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如果企业以外币来计算企业资产负债等财务情况时,在转换为本国货币的过程就有可能产生账面的变化,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对企业的收益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点。会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防范这种风险。经营风险指的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预料的汇率变化使得企业未来收益发生变化的风险。汇率发生变化之后,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会发生变化,企业的产品市场价格也是不同的,汇率的变化最终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经济收益。经营风险也是经常遇到的一种风险,这种风险值得充分重视。以上三种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风险,这三种风险各有特点:经营风险则是动态的,具有动态性和主观性,无法具体衡量,而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是可以根据工具计算出来的,是有具体数字的;三种风险发生的阶段也是不同的,交易风险主要产生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会计风险产生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中,经营风险是企业经营收益的外汇风险,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主要是在过去某一时点发生的风险,经营风险则是公司将来某一时段内可能出现的风险;三种风险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经营风险是实实在在的风险,它会对企业的真实收益产生影响,而会计风险通常只会影响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损益的影响只是反映在于账面上的,交易风险所造成的影响则主要从企业交易中来评估,同时也可以从企业经营角度来判断它的损益结果。
二、不同企业面临的不同形势
(一)跨国企业
跨国企业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形式,跨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汇率变动将会使跨国企业的财务预算变得十分困难,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将会明显增加。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企业持有的所在国的证券资产遇到的汇率风险,这种风险对跨国企业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汇率变动会产生折算风险和折算损益,这需要我们充分考虑。二是多种货币经营所带来的风险。跨国企业内部经常是采用多种货币来经营,国际上货币比价的波动非常频繁,这会给跨国企业会计年度结算产生重要影响。三是企业策略的选择。汇率变动会对企业经营战略及策略造成一定影响,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生产流程工艺以及技术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影响到企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量。
(二)进出口企业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学科中心型”和“岗位应用型”两种课程体系的局限性,提出了以“三种需要”为依据、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案,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门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复合创新型国际经贸应用人才的整合课程体系。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 上一篇:国际贸易毕业论文范文
- 下一篇:国际贸易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