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对外贸易转变升级

时间:2022-12-11 09:37:00

导语:浙江对外贸易转变升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浙江对外贸易转变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其推动下,浙江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浙江对外贸易呈现出增长速度快、总量大、在全国对外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大、私营经济总用突出、外贸顺差大、出口产品多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小等特点。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国外市场进入门槛大幅降低的刺激下,浙江对外贸易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发展。但是,由于浙江对外贸易的的扩张多属于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扩张方式,所以对内会造成资源、能源价格上涨,环境破坏严重,对外会引发贸易摩擦,频繁遭遇双反调查。做为中国的外贸大省,依靠粗放型的外贸扩张方式显然是难以为继的,为实现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必须实现浙江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1浙江对外贸易的现状和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外贸促进政策的刺激下,浙江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入新千年后,中国顺利加入WTO,浙江的外贸发展更是迅速增长。综合分析,浙江外贸发展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外贸总值迅速扩张,顺差大幅增加。

1978年浙江进出口总额只有0.7亿美元,1986年,我国的改革开放由农村扩展到城市,从而进入全面改革局面,当年浙江进出口总额为12.9亿美元,其中出口10.9亿美元,进口2亿美元。到2005年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73亿美元,随后仅用三年时间,2008年就突破了2000亿美元关口,达到2111亿美元。到2008年,浙江进出口总值达到2111.3亿美元,其中出口和进口值分别为1542.96亿美元、568.4亿美元,与1986年数据相比,分别增长了163倍、141倍和282倍。

外贸总值快速扩张的同时,浙江外贸顺差也大量增加。2002年浙江以16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居全国首位,2004年浙江的外贸顺差总额又在全国首次超过300亿美元,与全国的贸易顺差基本持平。近年来,浙江贸易顺差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巨额贸易顺差的存在,一方面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从此我们再也不必担心因外汇供应不足而影响国家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进程。但是大量的外汇结余增加了人民币的汇率压力,导致人民币的升值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热炒的话题,并据此频频向中国政府施压。另一方面,出口的迅速扩张对国外同等产品和替代品造成了致命打击,为了维护本国生产者和民众的利益,国外政府往往会通过反补贴、反倾销等方式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

2对外贸易主体动态演化,私营经济作用日益突出(见表1)

表1数据显示,2001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中,国有企业占比为45%,排名第一,私营企业所占比重最小,占比为仅为6%。但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一步步深入,浙江进出口总值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在一步步缩小,而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在逐渐增加。2004,国有企业在进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首次跌破30%,为25%,2006年又得破20%,降到17%,到2007年又降到14%。反观私营企业在进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2002年突破10%,达到12%,随后一路凯歌,2004年突破20%达到26%,2006年站上30%台阶,2007年达到39%。

私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占比增加和国有企业进出口总值占比减少的可能解释为:一方面,私营企业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在利益的驱使下,会不故一切的开拓国际市场。而国有企业则受体制诟病影响,尾大不掉,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所以在加入WTO后民营资本快速进入出口市场并迅速发展是有其客观存在基础的。

然而,由于私营企业受利益驱使,往往会选择短平快的方式积累资本。这就会产生诸如假冒名牌、以次充好、竞相压价、破坏生产地自然环境等后果。其结果是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外贸总额增速放缓、浙江国际形象恶化。2005年,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金永辉在浙江应归国际贸易新闻会上透露,2002-2005年期间,浙江共遭遇美国、欧盟、土耳其、印度等18个国家提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纺织品特保和337调查等贸易摩擦案件116起,涉案直接金额28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国的1/3和1/4左右。

3贸易结构趋于优化,但仍需改善

表2显示,2007年浙江省对外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值达到555.8亿美元,居浙江省对外出口商品首位,并大大高于居于第二位的服装及衣着附件产品出口值的185.93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值也达到了101亿美元之多。机电产品附加值高,技术要素投入多,生产效率和出口效益要远远高于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这说明,浙江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是有所提高的。另外,由表1可以看出,浙江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是逐步提高的,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则是逐渐减少的。我们知道,商品的加工环节越多,生产者从总获取的利益也就越多。浙江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逐年增加也恰恰说明浙江生产者从出口产品中所获得的利益时逐年增加的。

虽然表2中显示,浙江2007年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都有较大额度,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出口商品的前十名中,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仅占很小的份额,其余的产品都是资源、能源消耗较多的产品。浙江生产的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的核心技术都被国外厂商控制,浙江企业只是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外壳、键盘或者电池。

从浙江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来看,除了高新技术产品外,其他要么只是组装环节(机电产品)、要么是以资源能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生产(制鞋、塑料和汽车零件等)。对外贸易的效益并没有与对外贸易的数量同步发展。

2浙江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1紧迫性。长期以来,凭借浙江商人的创业精神和浙江本土的地理优势,浙江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浙江是一个资源、能源小省,工业生产的原料和能源大多依靠从外界获取。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和企业都以赚取外贸顺差和大额利润为目标,走的是粗放型发展的道路。近年来,随着浙江对外贸易总额的逐年增长,浙江企业对资源、能源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在国际能源和资源价格变动时,以数量和低价取胜的浙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就回去举步维艰。另外,以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为代价的生产方在面对国外各种贸易壁垒是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于是很多厂商在国外强大的关税和技术壁垒压力下就不得不放弃国外市场,甚至破产倒闭。

由于浙江企业缺乏法律常识和品牌意识,出口的产品经常会仿冒国际品牌或国内品牌,还有一些企业会盗用其它受法律保护的技术。其结果是,本地生产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长久发展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