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文化村落搬迁安置

时间:2022-01-16 09:16:32

导语:浅析历史文化村落搬迁安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历史文化村落搬迁安置

摘要:历史文化村落的建筑文脉是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中,历史文化村落安置区的规划建设会产生文脉断裂的问题。本文对杭州东梓关历史文化村落搬迁安置区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梳理其建筑文脉,探讨安置区建筑文脉延续的基本做法。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落;东梓关;安置区;建筑文脉

一、东梓关村基本概况

东梓关,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刘宋王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三十二年《富春县志》载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朝廷在东梓浦设立巡检司,并派有军队驻守,为东梓塞,因此改名东梓关,是杭州境内颇有名气的古埠名镇。2015年,东梓关村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同时还是杭州市“新杭派民居”示范点。东梓关现存清末民国初的历史建筑约百余幢。具有代表性的像许家三房的“许家大院”、“许春和大药房”,安雅堂,许家二房、四房、五房、六房,越石庙、朱家三房堂楼和长塘厅等,都是留存下来知名的历史建筑(如图1)。

二、建筑文脉定义

关于文脉,学术界有各种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文脉,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更确切点,是指在局部与整体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1]。对于建筑文脉,邹德侬认为“建筑文脉是指建筑与周围事物的外在和内在的时空承接关系。这里所说的周围事物包括通常所说的环境及相关的种种文化因素”[2]。通过检索知网30篇的专业论文,笔者认为,建筑文脉可以理解成是人自然、社会之间的一种联系,个体与整体的一种联系。对于历史文化村落搬迁安置区而言,建筑文脉更多地表现在安置区与传统建筑的关系(如表1)。

三、浅析东梓关村建筑文脉

笔者对东梓关村进行现场实地调研,为了更好地体现建筑文脉,下文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顺序,从村落规划、组团形式、庭院空间、造型、色彩、材质六个方面,对东梓关村搬迁安置区的建筑文脉进行梳理分析。(一)村落规划1.空间结构:根据富阳区梓关村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规划,东梓关村结构为“一轴一带两心三片区”(如图2)。一轴:以沿江公路为基础的,作为连接东梓关新、老村中心纽带的村落保护、展示利用主轴线。一带:东连孙权文化公园,西接梓桐洲的富春江景观带。两心:以东梓关原村委为核心的老村中心和承接东梓关未来发展的新村中心。三片区:记录东梓关村1000多年发展的历史文化村落核心片区,满足核心区保护需求和承载村落未来发展希望的新村片区(杭派民居农居安置区),以及连接两者的老村片区。2.安置规划:合理的人口密度是改善村落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措施之一。现状保护区内人口密度较高,部分古民居有倒塌趋势,古民居内居民生活条件较差;规划建议对古民居修缮的同时,外迁部分人口。根据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规划,为安置拆迁和搬迁的农户,在东梓关村东南角设置杭派民居安置点,用地面积为19277.6平方米,一期共有4种户型,拼成13栋楼,共46户。二期新建一个村民活动中心,以及回迁一栋古民宅改造作为乡村书院;地块总建筑面积15806.98平方米,共46户。按照杭派民居的风格在村西南角增加农居安置点,用地面积为7933.9平方米,共可安置23户,每户用地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规划较好地利用地块内现有水塘,做成整个安置区块的公共中心,同时根据景观、地理优劣势,安置不同户型,安排不同功能类型。(二)组团形式:在一些地形较复杂的较大村落,因为自然地形的限制条件,常出现组团式村落肌理[3]。所以东梓关安置区在设计时,从基本单元入手,将宅基地轮廓边界与庭院整合同步考虑。在总占地面积不超标准的前提下,确定了小开间大进深和小进深大开间两种形态的基本单元,然后由两个基本单元演变出四种基本形体类型,进而通过庭院组织方式形成一个富有变化层次的规模组团,每个组团都有自己的中心,组团的有序生长衍生便能逐步发展生成有机多样的聚落形态,这种单元生长聚落的模式也为未来的推广提供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图3)。(三)庭院空间:中国的传统民居布局大多是合院式的,尊卑有别,主次有序,建筑的组合形成浓郁的阖家团聚的格局[4]。宗族意识较强,建筑相互组合,依靠公共庭院空间,将整个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东梓关村作为新杭派民居示范区,考虑到建筑文脉的延续性,又要最大化降低成本,所以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庭院空间,通过基本单元形成的庭院空间将整个组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照顾到农户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又从空间上,使得传统与现代之间产生联系,延续了传统的建筑文脉(如表2)。(四)造型:东梓关作为典型的传统江南民居,其魅力主要体现在粉墙黛瓦所体现出来的气质,就如同吴冠中先生的国画,微曲而优雅的屋顶线条与实墙,描绘出独特的江南水乡意境,抽象中渲染出江南人家的隽秀。因此在设计中,将吴冠中先生国画中江南民居的曲线屋顶这一要素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将国画与传统建筑屋顶造型相结合,提取解析并加以抽象重构,形成连续的不对称曲面屋顶,营造出的江南水乡意境,使人仿佛置身吴冠中先生的国画。中(如图4、5)(五)色彩:建筑色彩设计对历史文化村落建筑文脉保护利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建筑外观的色彩处理方面,或白色粉墙,或用灰砖砌筑,配灰黑色瓦,深栗色的油漆涂饰木构部分。一般情况下,都把装饰色分成相近的两级明度来处理,令其平淡中又看变化[5]。从色彩上来看,东梓关村还是清末民国初的味道。运用黑、白、灰的三色基调,屋顶代表黑色基调,白色粉墙代表白色基调,木制感栅格代表灰色基调,三者相互呼应,形成了强烈的黑与白、白与灰、线与面的色调构图关系,使得传统与现代产生联系,延续村落传统建筑的色彩文脉,新村和老村实现了有机融合。(六)材质:村落城市一样具有包容性,东梓关在设计中并不是以建筑师个人情趣为主导,而是以当下流行的“乡愁”建筑材料为重点[6]。东梓关建筑文脉在材质中的体现,表现在材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各种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得安置区与传统建筑和谐统一。

传统的建筑材料由于今天工艺、生产和建造方式的匮乏,不可避免地提高了建造与维护成本。作为安置用房的东梓关村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本着低造价,回归建筑本体营造的思路,东梓关安置区规划设计负责人孟凡浩采用最经济的砖混结构形式,以白涂料,灰面砖与仿木纹金属格栅等商品化成熟材料为主,从外部装饰入手,应用最接地气的材质,考虑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营造出传统的黑白灰民居(如表3)有着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梓关村,在安置区规划设计中,从村落规划、组团、庭院空间、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充分地考虑到传统建筑文脉中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孟凡浩为主的设计师团队深入挖掘村落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延续当地建筑文脉,使得安置区与传统建筑和谐统一,为历史文化村落安置区的规划设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作者:杨京武 丁继军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