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
时间:2022-12-06 09:22:06
导语: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对沈阳市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进行综合考量,结合其城市发展现状、空间结构现状、发展与文化元素,总结提出适合沈阳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就沈阳城市空间结构及未来发展、全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等提出了布局思路,以期促进沈阳城市建设科学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模式;城市发展
1城市概况
沈阳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是清朝文化的发祥地。沈阳注重城市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保护,促进了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提高了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中,突出前清文化、民国文化和工业文化三大文化内涵,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格局,形成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及古树名木四部分的保护体系。加强对民族和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推进沈阳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盛京皇城及锡伯族家庙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整合中山路欧风街和老北市民俗文化元素等一批文化街区,改造建设了西塔、满融两大朝鲜族文化特色区域,保护发展锡伯族文化,全面塑造了一批代表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沈阳是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代表性城市,其城市发展规划将传统与现展融合,寻找一条适合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之路,促进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现存问题
2.1开发性破坏较为严重。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进行着剧烈的改造,大规模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古街老巷,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把一些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的一部分或全部拆除,在城区的一些街道大力兴建现代化高楼,一些文物单位被高层建筑物包围而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格局和原有的空间尺度。城市中的历史保护区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体现着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包含着众多的历史信息,是名城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但许多名城由于不断地改造、侵蚀保护区,许多历史保护区被挤占,规划确定的保护区范围不断缩小,或被全部拆除。2.2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的文化古城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国家制定全国性保护法律及其法规性文件,地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法规性文件。在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历史文化名城这三个保护层次中,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相对完善,名城与保护区目前仅有少量的法规性文件,缺乏与对应的法律、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缺少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强制手段,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难做到依法行政,难以追究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
3沈阳城市价值
3.1历史价值。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72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和2300多年的城市建设史,先后经历了战国、辽、后金(清初)、民国和建国初等多个重要发展时期,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300年,沈阳开始作为东北地区的边塞重镇。一直延续发展至明末,建成以沈阳中卫为核心,由堡、墩、台等组成的防御体系,并在辽代建成具有完整城市形态的沈州城。1625年,沈阳成为后金的都城,进而发展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发祥地和陪都。清朝末期,在殖民主义入侵的过程中,地方势力逐步兴起,沈阳又成为奉系军阀的首府和抗日战争的最前沿,发生了日俄战争、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辽沈战役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解放之后,沈阳迅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和“东方鲁尔”,创造了数百个工业第一。3.2文化价值。(1)具有清朝文化的代表性城市。以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为标志,开创了“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辉煌发展历程。此后,皇太极在这里将女真族改为满族,建立了大清王朝,并完成盛京都城的建设。由此,沈阳的古代文化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以满族文化为主,汉族、蒙古族、藏族等关内外各民族及宗教文化融合发展的清前文化。到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的清前文化逐步演变成当时中华文化发展的主体。(2)体现东北地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城市。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沈阳地区主要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土著民族。到战国以前,主要分布着肃慎、东胡等游猎民族。后随着中原汉族、契丹、女真、蒙古、日本、朝鲜等民族的交替进入,多民族、多宗教融合发展的人文环境逐渐形成。沈阳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包容性的历史遗迹等,如古人类文化遗址——新乐遗址,古墓葬、烽火台遗址;清朝留下的故宫和陵园昭陵、福陵建筑文化;外表华丽的殖民主义近代商业建筑群体;奉系高官们相继建造的官邸、公馆;多元并存的宗教文化载体;中西结合的近代工业及民用建筑,如沈阳车站、沈阳东北大学等。
4沈阳名城空间布局模式
4.1“拼贴式”空间布局特色。沈阳历史城区脉络清晰、完整,反映了清前、清中期、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时期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其独特的清朝陪都皇城、满铁附属地、商埠地、近代工业区并存的板块拼贴式空间格局,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4.2廓圆城方的都城空间格局特色。清朝初期改造沈阳城建设的盛京城采用《周礼•考工记》中的王城建设模式,具有独特的空间格局,体现了皇权集中以及“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思想。整体表现为“外圆内方、四塔四寺、八门八关、井字格局、宫殿居中、前朝后市”的独特都城格局。4.3方格网加放射路网的城市空间格局特色。满铁附属地的建设在空间与功能组织上独立于清朝改建形成的盛京城之外,具有完整的城市功能,采取了“巴洛克”式的城市空间布局。整体表现为放射加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以火车站为中心,向东放射3条道路,加上平行铁路方向的道路。方格网道路系统采用小街坊路网,使每个街区临街面增多,便于商业上的开发运作。同时,安置了大量公用、民用与居住建筑,居住方式与建筑风格均保留鲜明的日本传统特色。4.4城、水、山交融的空间格局特色。沈阳地处东北地区“白山黑水”的边缘,丘陵山地和平原的交汇地带,东部、南部是长白山和千山山脉,西部是下辽河平原,北部是内蒙古科尔沁沙漠。长白山余脉哈达岭由东北渗入城中,浑河、蒲河及“环城水系”等河流从城市内部及周边流过。城市建设选址位于浑河与蒲河之间,被山体与水系环绕,连同清末至建国初期逐步建设的“环城水系”,共同构成以“山水盛京”为特征的独特自然山水环境。这种东靠山区、西是平原、南临浑河的城市选址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山水“形胜”理念的同时,又有自身的特征,体现了北方游猎民族的生活特色。
5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既是遗产整体格局和风貌集中展现的区域、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体,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通过深入研究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围绕名城内涵确定各项保护内容,以空间为载体,在强化对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与风貌整体保护的同时,也要将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到一起,突出保护主题与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性。整合这些散落在城市中的各项历史文化资源,注重结合实地现状的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周晓琳 苑泽锴 刘笑 单位:1.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2.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上一篇:高中历史兴趣教学论文
- 下一篇:高中历史发散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