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

时间:2022-05-03 09:27:55

导语: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

在城市快速化进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许多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街巷肌理、环境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特色的角度出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以“有机更新”理论为基础,以泰州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物质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来对街区进行整治更新,并提出适合街区发展的实施路径。

“有机更新”理论和历史文化街区概念解读

1.“有机更新”理论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教授在1979-1980年主持的北京什刹海规划研究中形成的。他认为城市中的建筑和设施总是新旧混杂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剔除陈旧建筑,更新、补充新的设施。因此,旧城改造也应该尊重这一原则,有计划地、持续地维护和改造。城市的“有机更新”是指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促进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有机更新”理论是对“大拆大建”改造模式的深刻反思,这一理论的最大创新就是将可持续发展引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强调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城市在不断发展,历史街区的保护就不会停止,保护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相应的保护策略也要做出适时调整。

2.历史文化街区内涵和保护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我国建立了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其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注意保护历史信息的原真性,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从保护街区传统风貌的整体性出发,统筹保护历史街区与周边地区在建筑、空间、景观、风貌等方面的协调;在街区改造中适当引入旅游、商业、文化、办公等综合功能,激发街区活力,促进历史街区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永续使用。

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有机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与其他城市片区相比,具有历史资源丰富、特色风貌明显等特点,同时也存在建筑质量一般、生活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房屋产权复杂、人口结构老化等问题,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要以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制定分步实施策略,小规模、分阶段、持续地推动街区的改造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其产生、演变、发展的规律,在街区改造中,我们也要梳理街区资源特色,对症下药,不能套用一个固定的思路和模式来适用所有历史文化街区。

泰州市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泰州老城核心区,保护范围为:东至大林桥南小街,西至斗鸡场巷,北至财富广场南侧,南至税西街,面积约5.88公顷。街区外围风貌控制和协调区北至五一路,东至海陵北路,南至税西街,西至青年北路,用地面积约12.41公顷,

1.城中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沿革

据相关文献解读以及历史考证,城中历史文化街区聚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北宋时,泰州有盐仓三所,中转规模居淮南之首,城内东西门大街集中了多家商号,城中街区则位于这五里商业街的中心。明朝时期,城区商业中心逐渐移向坡子街一带,商业发展方向逐渐由东西转向南北发展,但城中的区位优势则丝毫未受影响。民国后,盐业衰落,税务街繁华不再,城市建设基本停顿,街区鲜有扩展。

2.城中历史文化街区遗存分布

街区在泰州城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承担着重要的文化承载职能,留下了独特的传统风貌和地域聚居文化。(1)历史悠久。街区内保留有泰州目前最古老的街巷—阮巷,该巷位于大林桥南小街,现有两条巷子:一曰“南阮巷”,一曰“北阮巷”,两巷西端相连。民间把这两条巷子统称为“阮家巷子”,唐朝初年,阮姓氏族开始聚居此地,遂得名,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有关它的详细历史、以及何时始有南、北之分,现已无从查考。(2)街区发展脉络清晰,街巷体系完整。以陈家桥西街、大林桥南小街以及南阮巷为骨架的“两横一竖”的街巷体系格局尚存,整体风貌保存较好。街区内有宫氏住宅(省级文保)、李明扬故居(市级文保)、中共泰州地下县委活动遗址(市级文保)以及其他10处古民居(市级文保)共13处文物保护单位。10多处历史建筑和8口古井、1棵古树(黄杨)以及陈家桥巷、南阮巷、石人头巷等传统街巷。

3.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现状

街区保护范围内建筑以一层为主,局部二层,大多为清代及民国所建,由于年代久远,疏于维护,大多比较破旧,建筑质量总体较差,院落内违章搭建较多,居民缺少卫生设施,通风采光条件差,安全隐患多,急需整治。保护范围外沿城市主干路多为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期间所建建筑,建筑风貌与保护范围内相差较大。街区主要功能以居住为主,其中外来人口占据一半,主要为外来务工、经商、服务人口,外来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街区历史风貌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沿街商业以银行、宾馆、电动车、服装零售为主,沿税务西街多为大排档,业态低端。街区周边出行较为方便,内部主要街巷呈“两横两纵”的格局,尺度宜人,传统的空间感尚存,但街巷密度较低,部分地块沟通不畅,并缺乏停车设施。街区内绿化景观用地偏少,且无传统文化特色,居民参与性较低、观赏性较差。街区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排水管采用雨污合流管,没有燃气管,居民目前主要以瓶装液化气为主。电力线和弱电线架空铺设,接线凌乱。户内缺乏卫生设施,相当一部分居民通过马桶收集粪便倒入区内公厕内。虽然政府早已组织编制了街区保护规划和整治规划,但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整体比较滞后,缺乏有效的政策、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街区保护工作基本停滞,街区风貌呈现一种衰败的迹象。图2城中历史文化街区用地现状图来源:《泰州市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图3城中历史文化街区内传统街巷

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策略研究

城中历史文化街区区位条件良好,交通便利,街区内外功能相对独立,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根据街区特点,从延续街区发展历程、整合税务东街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其塑造为以居住功能为主,集民居展示、文化娱乐、特色旅游为一体的具有浓厚泰州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里坊式历史文化街区。在街区改造过程中,贯彻“有机更新”理念,对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采取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分期分批进行。街区改造策略和实施方案边实施边评估,根据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思路,优化改造方案。沿街建筑的立面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影响街区风貌建筑的拆除,要按照大规模新建的模式,一次实施到位。具体从物质、社会文化、经济三个层面促进街区的复兴。

1.城中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复兴策略

(1)建筑分类整治结合年代、风貌、质量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综合确定街区内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模式,延续泰式民居传统风貌特色。对文物保护建筑,按照“保持原样,不得翻建,相同材料”的原则进行修缮。核心保护范围内质量较好、风貌较协调的建筑,采用立面修补、墙面清除、门窗修补、调整外观色彩等措施进行整治和更新。对核心保护范围外的沿街建筑,通过降低建筑高度、改造屋顶形式以及墙面粉饰等措施达到与街区传统风貌的协调。拆除与历史风貌冲突较大、建筑质量较差的违章搭建或临时搭建,根据织补空间和调整功能等要求,适当新建部分建筑,合理控制建筑体量,高度与现状基本保持一致,不宜大面积使用明亮的色彩,以黛瓦灰砖的灰色和原木色为主色调,延续泰式民居风格。(2)修复街巷空间肌理挖掘城中历史文化街区“里坊”式空间格局的精神精髓,处理好街坊内部以及街坊与外围城市道路之间的衔接。在保护原有“两横一竖”街巷系统的基础上,合理沟通部分街巷,增加路网密度,形成更合理、舒适的的街巷体系,新建街巷不突破原有街巷空间尺度。为保护街区空间完整性和街区安静的氛围,街区内仍延续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对街区内机动车通行采取限制措施,部分街巷可通行非机动车,街区内采取限制停车政策,停车场设置在街区外围。(3)整治环境、完善相关配套对沿青年路、五一路、海陵路的建筑进行外立面整治,税务西街大排档进行拆除改造,完善街区入口通道和入口景观节点,提升街区入口形象。完善供水、排水、排污、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设置完善的污水管网,空中架空杆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入地,无条件入地的沿墙面有序布置。完善绿地系统,通过挖掘街头空地、拆除违章搭建等方式适当增加绿地,作为美化环境和供居民休闲、活动的开敞空间。

2.城中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复兴策略

街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是非常好的文化资源,如果仅仅将它们静止的保护起来,既浪费了大好资源也不利于文物和历史建筑自身的更新和发展。城中历史街区内有1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余处历史建筑,给他们加入文化展示、社区管理等公益性功能,既增加街区的文化氛围,又可以促进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永续利用。如李明扬住宅是第三次进泰州谈判之处,解放后泰州市委机关也曾设于此处,有很高的红色革命文化价值,可以通过修复与整治,开辟为展示红色革命文化的纪念场所。街区与税务街发展关系密切,充分挖掘盐税文化的内涵,对盐税文化进行展示与传承。积极引入书店、茶室、艺术培训、文化创意、办公等商业业态,打造高品质文化街区。对街区内8口古井周边进行修复,作为居民休息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3.城中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复兴策略

(1)提升商业品质街区四周沿街都是商业,但是商业档次不高,文化内涵单薄,沿街商业与街区内部缺乏互动,没有充分体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和价值。在街区改造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彰显文化魅力,加强文化主题和社区服务的结合,建立基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逐渐引导街区周边沿街商业进行业态调整,提升商业品质,丰富商业类型,并引导产业由街区沿街向街区内部纵深发展,激发整个区域活力。(2)发展旅游经济以旅游来带动历史文化街区经济的发展,已经在国内外许多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达成了共识。城中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数量较多,文化内涵丰富,既有历史文化,又有盐税文化和革命文化,区位条件优越,街区周边景点众多,旅游市场已基本形成。除了建设一些文化展示场馆之外,可以利用传统院落、特色民居引进曲艺演出、特色餐饮、民宿、客栈等,打造深度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住下来。

4.城中历史文化街区的实施路径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街区开发模式。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承担,政府成立专门的街区保护工作委员会,负责对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日常维护。吸引社会资金入股,对核心保护范围外的地块可以进行适度规模的商住开发,提升街区居住品质,将土地出让所得收入用于改善街区环境,完善相关配套。对居民搬迁采取自愿原则,鼓励有热情有能力的居民对房屋自行改造,政府给予技术指导和一定的资金补助,愿意搬迁的,可以选择由政府异地安置或者征收补偿。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社会力量和民间团体参与到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中来。

每个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其形成的年代、所处的城市区位、地形地貌、自然条件、人员构成等各不相同,街区的功能、特色也不尽相同,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发展中,要充分尊重每一个街区的资源特色,遵循街区传统生活方式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保护更新策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和发展。由于篇幅原因和自身水平所限,文章的研究深度尚浅,仍然有许多值得思考探讨的地方,留待今后继续探索研究。

作者:梁睿娟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