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及依据阐述
时间:2022-09-08 06:02:44
导语: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及依据阐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明确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它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
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是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新中国建立之后,以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先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和方针。党的八大正在全面分析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正确分析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强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些思想都是正确的,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三步走”战略,统筹两个大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要靠科技和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的改革方向和经济发展纲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等一系列思想论断。这些观点和论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思想。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的解决了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经济社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这就要求全党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当代世界的各国发展的成功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借鉴。二战之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都认识到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但是,由于各国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整个是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的发展表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我们面临这走什么样的路,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根据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根据。在十七大报告中对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始终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孕育和诞生的。
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经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必然会知道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也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 上一篇:探索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 下一篇:县长在抓发展促和谐动员会讲话
精品范文
10科学课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