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4-03 03:15:51

导语: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运用

摘要:诗词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诗证史”“以史正诗”既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教学的一种发展思路,诗词与历史的结合能营造人文课堂,有效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为例,探索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诗词。

关键词:历史教学;诗词;中国近代史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历史知识的组成要素,由此可知诗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史实。又因为诗词是对客观存在的再加工,必然带有夸张、虚构、联想的艺术色彩,所以,我们除了“以诗证史”外,还应当“以史正诗”。

一、诗词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近代以来文化界所倡导的“白话命”“诗界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古体诗词几经沉沦。在众人看来,古诗词如同行将就木的老者,必然会走向衰亡。但事实上,历经曲折的古诗词并未就此消亡,如鲁迅《自嘲》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可见经典之作比比皆是。笔者结合诗词分析中国近代史中的几个教学案例,探索如何合理运用诗词进行教学。案例一:讲到“维新运动”失败时,教材上仅有“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和持久的影响”这样一句简短的结论,与下一课“抗击八国联军”没有构成直接的承上启下联系,往往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上的谭嗣同就义图,分析谭嗣同辞世诗《狱中题壁》: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中“望门投止思张俭”表达了作者对流亡康梁的祝愿,“忍死须臾待杜根”表达了虽忍耐一时但变法终会成功的期望,“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突出了英勇就义的觉悟。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可以得出结论:谭嗣同虽死,但人们对清政府腐败的不满却逐步引燃革命的火焰,激励着更多的进步人士不惜牺牲生命去奋斗;变法虽败,但维新派所播撒下的进步思想正逐步生根发芽,“求变”的思潮更深入人心。案例二:1927年以、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相继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政变,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走向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并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课程标准对于这一节要求“知道南昌起义,讲述、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1]。在讲授第16课开辟井冈山道路时,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后尚未明确打出工农红军旗号,而“八七会议”后进行的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则标志着工农红军的正式创建,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两个事件的意义。因此在讲到这一节时,我们可借助《西江月•秋收起义》[2]展开相关知识点讲解:西江月•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结合诗词我们可以得出,在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下,秋收起义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起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下阕第二句“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点明了起义发生的时间,在地主阶级压迫下的农民汇集到一起,风云突变如雷霆一般不可阻挡。解释上阕第一句时,教师可以将北伐战争中的国民革命军、晴天白日旗和工农革命军、镰刀斧头旗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使学生得出结论:要彻底与国民党划清界线,为广大劳苦大众而战斗。将上阕第二句结合课本第77页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解释“匡庐”“潇湘”所指为何,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勾画相应的地点,明确秋收起义的重要地点及路线图,形成历史的空间概念。在这首词中,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历史要素都相当清晰直白,但又比课本中简短的描述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达到了“活学活用”而非“死记硬背”的目的。

二、运用诗词教学应当注意的要求

1.核心素养的价值落实。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对诗词的正确看法:诗词是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状的主观反映,带有艺术加工色彩;其次,关注诗词中的时空联系:诗词中的地点、时间往往存在化用、指代的现象,必须仔细考究;最后,要提炼诗词中的思想情感,重其意而轻其形,实现“以史立意,借诗传心”。2.恰如其分的诗词阐释。对于诗词的理解,不能为了满足今天使用的需要而“指鹿为马”,随意牵强附会。在课堂教学中,忽视诗词本身而基于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重新解读诗词,是与历史求真、求实的态度背道而驰的。3.巧妙合理的教学设计。诗词本身是极具美感的,但一味将其生搬硬套到历史教学中来不免弄巧成拙,因而在关键的节点上配合诗词才能事半功倍。可以参照课文中已经运用的诗词和优秀的教学设计,分析其在何处运用诗词、设计意图又是什么,把握归纳诗词运用的规律。4.科学严谨的历史态度。由于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等特点,我们只能借助现存的各种材料还原历史,单从诗词来解释历史是不可取的,必须结合课文内容、文献史料等探寻历史的真相,将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和诗词的人文性统一起来。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分析,可以说诗词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梁启超有言:“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将文字以一定规矩章法组成的诗词,从另一个角度拓宽了了解历史的渠道,在文学与历史之间搭建了一座新的桥梁。欲探寻诗词同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之道,首先应“以诗证史”,历史教师应具备高超的文学素养,能够博古通今、学贯中外,广泛阅读诗词,并对诗词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作者、关键词句、核心思想进行理解;其次应当“以史正诗”,坚持科学的历史观点,能够去伪存真、返璞归真,依据可信的历史文献、考古成果、文物对诗词进行客观分析,将诗词所反映的历史因素、主观意识、修辞创作层层剥离出来,还原本貌回到历史中来。诗词运用只是一种方法手段,不可能也无法脱离历史光谈诗词,须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

[2]丁三省.诗词精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267,269.

作者:古佳根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