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

时间:2022-11-30 11:20:55

导语: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现如今,在对初中学生的历史教学中很明显地存在两个很大的误区。首先,有相关人士做过类似的调查实验,随机询问一百名学生对于历史这一科目重要性的认识,最后统计的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有92%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语数外三门“大科”就好,历史这门“副科”不必太在意,同时为我国的历史教育事业感到深深的担忧,当然这个问题出自学生。另一个问题则出自于老师,目前大多数老师很少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强调如何学习摄取足够的知识应付今后学生要面临的一系列考试,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学霸”令人担忧。我们要为学生创作良好的学习心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逐步解决目前历史教学中出现的窘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爱上学习历史,我国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发展才会真正获得快速的发展。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热情

传统的历史课堂通常都是枯燥无味的,以致课堂效率不高,浪费学生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课堂氛围方面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以进一步达到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提高其成绩的目的,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措施。

1.1故事导入法

这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老师为了赶进度而一味地、快速地讲课件,或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而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重复的讲解。殊不知这种方法最后只会事倍功半,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厌恶程度。所以老师要从这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之中尽量穿插进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更加有效地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长此以往学生才会真正懂得如何有效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历史成绩。

1.2诗词导入法

我们在进行诗词歌赋的赏析之时,通常做的第一步是先了解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同样的,在这里也同样适用,反过来想,要在课题内容正式开始之前以更好的方式一步步导入,那么诗词是最好的选择。其实,这种做法是一箭双雕的选择,由于我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可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

1.3歌谣导入法

由于历史课程之中所讲的历史事件与现如今的时代相距较远,再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目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历史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是有困难的,同时因这个原因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除了可以运用上述提供的两种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歌唱或欣赏当时产生的一些民歌民谣或影视资料等。这些都是人的天性,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降低这门课程的挂科率,才能真正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运用教学资源,强调历史知识的直观性

2.1现如今,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以漫画形式对某个事件的讽刺或通俗易懂的解释。而且近年来,我国的历史教材中逐渐穿插进越来越多的漫画,有效地吸引众多学生的眼球。因此,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2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相当一部分学校都运用多媒体设备,这是时展的产物,为促进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机会。具体来讲,多媒体设备可以将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3.利用探究式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随着我国对教育方面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各地相应地加强了对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建设,特别是在老师自身的素质方面,学校在聘用历史教师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好关,千万不可以浑水摸鱼。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因此我们要共同监督和努力。除此之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具备相当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所以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学生不能一味地依赖老师,更主动、积极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例如在上课之前就要提前预习好老师要讲的内容,课后要及时复习。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后,我们还要意识到学生学习创新性的提高。传统教育方式通常都是老师只在课堂之上传授知识经验,学生埋头苦读。因此大多数学生要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做到“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种情况之下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拥有创新精神的人,而学校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培养此方面的人才。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老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问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4.结语

经过上面的阐释,我们对现阶段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在这个基础之上掌握了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将兴趣作为出发点,铭记“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扼杀孩子的兴趣就等于扼杀孩子本身。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必须解决目前历史教学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白杨 单位:盘锦市第三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于彦清.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2):26.

[2]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85-86.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新课改逐步推进,初中历史教学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广大历史教师要不断完善历史教学,达成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经过多年教学调研与实践,深入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丰富历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纵观当下的历史教学方式,许多学校的历史教师只注重枯燥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进行机械记忆,而不注重将课本知识活灵活现地演绎和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广大教师应当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并加以丰富和创新,努力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随着时代的进步,大部分学校配备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初中历史教师要合理利用资源,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历史知识,体会历史内涵,感受历史底蕴,转变之前的单一教学方式。比如,在讲解七七事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七七事变》中的核心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当时那个年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深刻理解七七事变的过程和意义。在讲解日军暴行时,可以让图片来说话,将日军的丑陋嘴脸揭穿,让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国耻,奋发进取,为中华的崛起而努力。此外,在课下教师可以组织相关历史学习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去参观一些历史遗留建筑,参观文化宫,去学校或者当地的图书馆阅读历史名著。寒暑假期间,教师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家长携孩子去参观游览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帮助学生亲身去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去感受历史、铭记历史、爱上历史。

二、加强教学思想反思回归历史教学本质

当前的历史教学很大一部分是流于表面讲解和死记硬背,教师不仅不重视,而且也不用心备课讲课,直接让学生考试前磨刀上场。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广大教师就应加强教学思想反思,回归历史教学本质,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错误观念,关注学生人文素质、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运用能力的提升,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实现历史教学目标和意义。历史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在基本知识、培养能力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进行认真备课。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时,关于基本知识,学生需要掌握有关鸦片战争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例如,鸦片战争的时间、地点、参战方、原因、过程、意义等等;关于培养能力,学生需要锻炼历史逻辑思维,历史事件分析能力,学习交流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开展辩论赛,题为“鸦片战争利大于弊”,让学生进行辩论,帮助他们形成辩证思维,更好地分析历史事件,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和意义;关于情感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鸦片战争中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牢记国耻,从历史中积累教训、获得经验,刻苦学习,积极上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以洗前耻。通过上述备课,教师完整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也从中获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头脑也得到了滋养,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帮助学生提升了人文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地注重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的思辨能力、探索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等都受到了遏制,不利于学生学习探究能力的提高和历史思维的培养。教师应拜托依赖教材的传统教学,将一些时事材料与历史事件和故事等内容渗透到历史课堂中,设置一些教学环节,在教学问题探讨中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适当的鼓舞,创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呈现历史事件或者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多多尝试采用“问题+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结成小组,彼此之间进行交流,选出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应对学生的看法表示尊重并进行鼓励,不要苛求得到完美的答案和固定的结论,主要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学习。在讲解贞观之治时,教师可以通过预设引导学生结成小组去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将知识点直接扔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机械识记,培养学生全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一些相应的评价,在各个方面进行对比,让学生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真正改变过去课堂的长篇阔论,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激情。教师也可以在课上组织课堂历史情境表演、历史辩论赛、小组论述等活动,以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作者:彭倩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城南实验初中教育集团

第三篇: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科学合理的情景,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兴趣,积极有效地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了解历史背景,培养爱国精神。本文通过情景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一定实际价值。

一、情景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意义

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情景教学法可以对历史内容进行情景再现,让同学们感受到当时所发生的事情,体验到今天的来之不易,从而促使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并积极有效地学习高中历史。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教学法,学生运用高中历史知识对历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情景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历史课程的整体目标,并利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高中历史,有利于融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中,深入理解高中历史的知识,培养人文知识,更加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

(二)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培养

在情景教学模式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历史的知识中,了解历史发生的经过、历史人物、发生的事件,对历史所发生的事情有所感触,加深对历史背景的情感体验,增加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爱国情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结合自身的处境,更加珍惜现在的时光。

(三)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情景再现法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的任务繁重,教师的责任也会随之增大,很多新颖的方法不能足够地把握,因此,教师对情景再现法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出现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再现法,很多教师常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很难快速适应新方法,由于对新方法掌握不够,情景再现法的实践经验不够,导致在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使教学效率下降。

(四)情景再现教学法在情景设置上存在不足

情景再现法在教学中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较严格,要求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情景。当前教育背景下,部分历史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但对于新颖的教学方法掌握不足,在情景再现法的历史教学课堂中,由于没有设置合理的情景,使学生未能融入历史情境中,没有较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使教学效果下降。

三、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历史情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教育环境进行了改善,对师资力量以及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强。现阶段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教室可以通过多媒体设施对学生进行有效合理地教学。以高中历史中的一篇课文《辛亥革命》为例,教室可以在教学的开始部分,利用多媒体设施放映关于辛亥革命的视频,让同学们融入到历史背景中,对历史所发生的事件感到好奇,并想要深入去了解。接着教师向同学展示关于《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的图片,并进行讲解,让同学们感受历史人物、发生经过,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二)创设问题再现情景,让学生深入思考与分析历史

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应该对其有所改变,将课堂氛围调动起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详细讲解。在情景再现过程中,创设情境背景,创设历史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比如:如果你在当时的情况下会怎样做?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深入到历史背景中设想当时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

(三)通过角色扮演来情景再现历史情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背景创设角色扮演,让学生自行选择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有所了解,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学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当时历史人物所经历的事件,对历史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扮演,不仅仅学会教师的教学内容,还能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以及感受历史的背景。

四、结论

情景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融入课堂,积极主动地学习,提升教学效果。但情景教学法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情景再现法重视程度不够,在情景设置上存在不足。通过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问题再现情景,并通过角色扮演来情景再现历史情景。让情景教学法真正融入教师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作者:钱明露 单位: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讨

当今社会发展急需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高中历史教学能够较为完整地带领学生熟悉世界历史,学习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了解先进的名人事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全面的个人素质,陶冶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因此,历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

一、新课标背景下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难以兼顾兴趣和素养的提升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和学生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历史学科本身的热情和兴趣,转而为了高考成绩而机械的教育和学习。教师失去教学热情,一味沿用传统教学方式,不思创新,对学生历史学习造成了严重阻碍;学生失去学习热情,无法积极主动地探寻历史,难以做到“以史为鉴”,近则影响自身学习成绩的进步,远则荒废了对历史获取深刻感悟的机会[2]。

(二)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琐碎易忘

高中历史教学分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两大板块。不管是从年代纵向,或是政治、经济、文化横向来看,都囊括了数千年的历史背景,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高中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能在宏观上通晓世界发展历程,在微观上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及意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经过系统、认真、反复地学习,才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二、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第一,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冯桂芬曾这样描述岳麓书院:“今天下惟书院稍稍有教育人才之意,而省城为最。余所见湖南之岳麓、城南两书院,山长体尊望重,大吏以礼宾之,诸生百许人列屋而居,书生彻户外,皋比之坐,问难无虚日,可谓盛矣!”古往今来,课堂里学子群集,令人感慨的学习气氛甚至比课程本身更具魅力。由此可见,教师只有营造出如岳麓书院般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才能被广泛激发,进而使历史教学任务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3]。在课堂教学中,也可成立小组互相探讨历史问题,这对于学生增长见识大有裨益。小组间的学生可以互为良师,或可互为益友,在具备相似的基础文化素养的条件下,无论何种发声都对自身学习有益。第二,培养学生自主的课后学习积极性。历史学习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情境、时间下展开,历史教学也绝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假期旅游时多去参观名胜古迹,或者是在社交媒体上热议某一历史事件纪念日,使其在课后进一步了解历史。此外,教师还要善于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并在不断学习中把“致用”做得更为妥帖,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第三,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提高。虽然高中历史教师多拥有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但作为学生历史学习道路上的重要领路人,仅仅拥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之间频繁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钻研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注重从沟通艺术、教育艺术方面入手,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不断开拓创新,把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学生建立平等共赢的相处模式,才能使历史教学内容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第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确保不偏离课本的同时,可以适当地为学生介绍课外的历史故事与知识,提高其学习热情。如采用情境教学法,或展示相关图片与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使其能切身体会到历史的乐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体会、认识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素质。第五,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科技不断发展,这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模拟参观古建筑等方式,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高中历史教师在引领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不断探究、精进,亦是教师自身不断完善的必经之路。因此,广大教师同仁当严于律己,不断创新,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

作者:池晓姜 单位: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陈佩霞.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互动模式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1(8):138.

[2]唐彦.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知识经济,2012(5):42-43.

[3]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五篇: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其独特的方式逐渐进入了教师和学生的视线之中,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优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受到欢迎。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接受微课程的教学思想,探索使用微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

1、紧密结合课堂学习,突出课程重难点

微课程是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以其简便性和个性化深受中学生的欢迎。通过微课程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教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且方便学生的课下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借助微课程的形式学生可以在课下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回顾整理,针对课上没有明白的问题重点学习,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录制微课程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内容:其一,微课程内容必须要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不能脱离课堂内容盲目追求形式新颖,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偿失。比如教师在讲授鸦片战争内容的时候,其所录制微课程的内容必须是同鸦片战争有关的内容,或者是课堂讲授的重难点,或者是辅助学生消化理解的课外知识,但是其他与鸦片战争无关的内容就不适宜向学生在微课中讲授。其二,在微课程录制内容上必须要注重细节。微课程一般只有5-8分钟的时间,因此教师不能将冗长的内容放到微课上,这样会影响微课程质量。从本质上来说微课程的精髓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因此在微课程制作上要以精要为准则,必要时可以将某些比较繁杂的知识点划分成几部分分别介绍。

2、精细化视频制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新奇的事物,其要求个性化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如果教师不能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渐渐地丧失学习兴趣,微课程的兴起为教师创新教学形式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微课程是新媒体时代下兴起的一种电子授课形式,在微课中教师可以插入适当的图片和视频,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由于长期的文字学习而产生的疲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图片和视频的接受速度快于对单纯文字的接受速度,并且学生也往往乐于接收图片和视频形式的信息,因为这种形式的信息传授有利于刺激学生大脑,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历史成绩不好的原因就在于其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并且在枯燥的教学方式下更加没有了学习历史的动力,因此如何通过微课程这种新颖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从具体操作上来说在微课程制作上教师必须要注重精细化设计,在准确表达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学生兴趣点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使课程内容既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性需求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性需求。例如在讲授百团大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制作微课程内容的时候在其中插入一些图片,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另外在学习百团大战之前,教师也可以裁剪百团大战电影中的一段内容制作成微课程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要讲授的内容以提高课堂讲授效率。其内容既可以是其中最激烈的部分使学生能够体会百团大战的精神,也可以是将整个电影的不同部分进行拼凑以帮助学生对这场战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或者在讲授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的时候可以将每一个朝代的服饰图片插入到微课程之中,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

3、坚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微课程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教师在将微课录制完成传给学生以后,学生便可以通过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实时的观看。比如说教师在讲授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学生对教师课上讲授的某个知识点没有听明白,那么学生就可以自己在课下通过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查漏补缺。并且微课程还有一个便利就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师一节课的讲授中,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往往会当堂解答学生问题或者学生课下自主提问。在当堂解答的情况下就会遇到不同学生疑难点不同的问题,教师解答的问题有可能只是针对少部分群体,而大部分群体其实早已明白这个问题,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进行解答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效率非常低。高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成绩。而采用微课程的方式教师在课下可以针对学生容易提问的地方录制不同的微视频,这样不同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内容的微课程,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微课程教学模式以其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时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收获了一片天地,在微课程教学方式下教师应该摸清不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制作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且通过微课程的方式能够明确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微课程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也要注重如何更加密切地联系课堂内容,制作高水平的微课程,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使得制作的课程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张海东 单位:南通如东掘港高级中学

第六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语文阅读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的能力有效手段,学生通过阅读能积累各种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文化底蕴。但是,教材里的阅读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适当增加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途径。课外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就课外阅读展开如下五点分析,并简要阐述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课外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口,课外阅读也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助推器”。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本就狭窄的阅读空间遭到严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着学生的阅读冲动。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多推荐一些好的书籍供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教学上以兴趣为基点,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关于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的建议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故此,教学时要抓住学生好奇心理,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出对阅读的热情。如学了笛福的《荒岛余生》就会激学生们去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渴望。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时期,需要很多方面的精神食量,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如小说、诗歌、散文等,还要读些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和有益的科普著作。每一部书都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教益与人生启迪,对他们自身的想象力、理解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在阅读世界里自由飞翔,享受阅读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2改善自身的阅读方法

初中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少,所以,教师正确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大家知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向学生传授浏览、略读、选读、跳读、精读等诸多阅读技巧与方法。这些技巧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也同样需要。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做到掌握文章主要思想,还要能充分理解关键的信息,没有合适的阅读技巧是无法达成的。除了基本的阅读技巧以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平时摘抄好词好句,时间久了无形中就会提高自己遣词造句的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除此之外,叙述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向他人转述自己所看的故事也是一种锻炼自己口才的有效手段。

3拓展自身的阅读文本,反复质疑,扩展迁移

对书的理解掌握程度的反馈,可借鉴查阅一些资料,及时检验自己阅读程度和其他别同学的异同,或者自我评价测试,设计一些“词语的乐园”、“语法邀请赛”等娱乐性题目,与其他伙伴一起讨论。宋代张载说:“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怀疑既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辨伪去妄,也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在课外阅读时,学生就书中的字、词、句、篇、章等产生疑问,也可对书中的写法、结构,或人物言行、思想性格,甚至是社会风貌等产生质疑,产生的疑问越多,也就会越积极主动去阅读。如读《三国演义》时,很多学生会质疑这些问题:赤壁之战为何称为“鏖战”?书中的曹操如此“奸诈”,为什么在课文中却读到他的“日月之行,苦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如此胸襟博大的诗句呢?历史中的曹操是否就如书中所写这般呢?作者又为什么要这样写他呢?通过质疑,进而主动探究,学到的知识远比阅读这本书得到的要多。

4开展多彩的知识讲座,拓宽语文课外阅读的视野

为更好地履行阅读,教师每周可用两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观看一些经典著作相配套的视频。多播放一些诸如《百家讲坛》类型的栏目,比如说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品读《水浒》等。又如,待学生读完经典名著后,播放一些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中的精彩片段,如《城南旧事》、《茶馆》、《雷雨》、《乱世佳人》等。观影结束后,指导学生及时整理思路,提出疑问,或者点评感悟,教师再与学生一起交流碰撞……然后再及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与感悟写在本子上。引导学生主动走进经典著作,并且领略经典的韵味,能更好地把握经典的现实意义。5选择适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书籍初中生的求知欲很高,自身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但是缺乏相关的辨别能力。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思想情况、阅读水平、兴趣爱好等,认真负责地去帮助他们选择思想健康、语言生动、言辞规范的读物;同时,还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们推荐对自身有益的图书,除《自读课本》和大纲上推荐的中外名著以外,可以向学生们推荐由大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古诗文精读》一书,它把大纲上要求阅读的古诗文进行分类编辑,每篇都有作者简介,对照古文的译文,还有一些赏析,很适合学生去品读。这些诗文形神俱备,规定学生们每天熟读成诵一到两篇,让他们品味词句意蕴,思考鉴赏角度,既赏心悦目,又拓宽思路,也提高了古文修养。同时,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多激发学生的阅读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通过阅读激励学生展开思考,在阅读中思考生命的价值,并通过与文本、同学的相互交流、影响,吸收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等,再经过自我过滤,实现心灵的转变,在吸收中促进自我发展。

作者:刘喜春 单位:河北省任丘市长丰中学

参考文献:

[1]潘海生.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8).

[2]傅国亮.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丛书[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3(10).

[3]柴懿.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现状与设计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第七篇: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既是一门客观的理论学科,又是一门着重于学生价值观念培养的学科,教师应该从思维引导与培养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变革。历史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思维导图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如何才能够实现历史教学方案的最优化,并帮助学生形成客观、完整、多元化的历史思维,这样才可以切实提高学生们的历史学习能力,也让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加有效。

一、思维导图教学理念诠释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教学观念,是帮助教师自身以及学生确立好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学生们总是对新型知识点存在不同的见解,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会具有较强烈的陌生感,而思维导图就是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建立知识网络的有效工具,始终发挥出重要的教学作用。高中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训练,在知识点学习上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而高中历史课程中个夹杂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学生们往往在刚开始学习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信息错落感,对历史课堂的信息把握也缺乏整体感。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则以关键词汇为主,它让学生们能够在关键词汇的引导下逐渐形成有体系、有区分的历史知识架构,逐渐理解每一个历史时代下相应历史人物的历史作为,使得学生们能够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念,同时它还有利于学生们理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历史课堂思维导图种类

思维导图虽然是新型历史课堂教学工具,在短时期内并没有形成十分完整的历史规划教学网络,但是历史教师仍然要深入理解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教学种类,理解什么种类的思维导图适合不同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下面,我们就谈谈高中历史课堂思维导图种类。

(一)总结性历史课堂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能够将高中历史课堂上的所有教学内容变成一个结构性整体,使得学生们能在有效的教学氛围下加强历史内容记忆,也能在不同的历史学习阶段中始终保持着清晰的学习思路。高中历史学科与理科类的学科不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们建成以理解为主的内容记忆体系,让学生们能够形成高效记忆的思路和方案。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学生们一旦利用好总结性历史课堂思维导图就可以充分融入思维型课堂模式,并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结构分析性历史课堂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课堂需要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逐渐融入到思维发散与锻炼的氛围中。结构分析性历史课堂思维导图注重怎样的教学设计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秉持结构分析性的思维导图教学思路,让学生们摆脱传统书本教学的教学束缚,切实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认知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思维层次。

(三)多样化思维导图

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思维的发展状况而言,教师们需要不断地发散学生们的历史思维,使其能够在不同时期下面对多样化教学内容时始终保持较高思维积极性,提高对发散性问题的思维应变能力。

三、高中历史课堂思维导图运用环节

(一)高效的课前思维导图构建准备环节

思维导图并不是现成的知识网络与架构,它是教师和学生们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共同创造出的精神瑰宝,是能够体现历史知识精华的重要部分。因此,高效的课前思维导图构建准备环节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有效达到思维导图运用效果的重要过程,教师们必须要注意到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切实有效提升思维导图课堂的教学整体感。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高一历史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从由点到线、由点到面的教学思路开始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准备,让学生们先思考农业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接着再引导他们去探索古代农业中有哪些典型的工具和技术,对古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哪些关键性作用。为了让思维导图能够在课堂上顺利的展开,我还精心设计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师生一起讨论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就现代农业技术与古代农业技术的区分进行激烈探讨,以此让课堂上的思维导图充分展开并得到有效展示。

(二)课后思维总结与回顾

对于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而言,教师如果只在课前进行相应的思维导图准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在课后进行相应的历史课堂思维总结与回顾,使得学生们能够对思维导图性的课堂形成一种直观的学习感受,并对思维发散性课堂提起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教师们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们尽心思维导图的绘图巩固工作,让他们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吸收的新知识一绘图的方法进行记录回顾,以此达到锻炼思维,巩固课堂知识点的效果。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高一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教学过程中,我让他们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资本经济发展形势通过绘图表达出来,学会构建知识网络,得到思维导图的有效学习效果。

四、结语

思维导图是当前教学大环境下能够有效改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高效教学工具,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们的教学思路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方案都已经被完全固化,要想展现出更加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历史课堂效果,思维导图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思维导图与高中历史课堂结合的教学思路,让高中历史课堂表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秀花 单位:海门市证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铭.应用思维导图实现高中历史主题学习的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2010(12)

[2]陈永光.巧用思维导图,优化中学历史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1(9)

第八篇:漫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漫画是历史教学中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这种形式不但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对历史知识进行合理的延伸,同时其本身直观、幽默、形象、讽刺的特点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当前教育教学深入发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漫画,生动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漫画具有的价值信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情感,引发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一、利用漫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最为有效的刺激来源于学习的载体以及相应的学习资料。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今中学生的成长过程受到动漫的影响非常强烈,漫画对于学生而言非常的亲切。所以,将漫画很好的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其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以华师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为例,假如教师单纯的带领学生依次进行分析,课堂必然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通过漫画进行呈现,则会瞬间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通过下图(图1),引发学生思考:大清皇帝为何在笼子里?这一漫画寓意清朝的哪项政策?清朝实行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在笼中皇帝是真的安全吗?进而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落后于世界,最终成为西方势力殖民侵略的对象。

二、利用漫画创设历史情境

逝去性是历史最为显著的特征。怎样向中学生阐述逝去的历史是非常困难。由于初中生自身年龄、阅历、经验等限制,书本中书写的历史他们不能轻松的理解和掌握,而教师纯理论性的讲述,同样无法使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根据心理学实验可知:通常来说,人类采取语言描述信息,需要二十八秒钟,采取线条清楚的描述信息,一般需要十五秒钟,而使用图画描述所需时间为十秒左右,利用实物描述所需时间为七秒钟。足见通过漫画诠释历史,生动的再现历史情境,可以使学生如入其境,能够更加真切的感受历史,了解历史,这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三、利用漫画培养历史情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关注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同时还需要切实重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情况。这需要教师尽量采取图像、声音以及影音等媒体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激发学生的理智、道德。以华师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与世界经济大危机》为例,如何给学生传递“巴黎和会与会各国的目的以及相互之间复杂的关系”是一大难题,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一副《争吵与签约》的漫画非常巧妙的将其中微妙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见图2)。图中的漫画,生动地显示了巴黎和会以及与会各国的形象,其中美国的形象是一个手中拿着钱袋的暴发户,英国则是虚伪的绅士,法国手舞足蹈,德国为伤残人士,特别是漫画作者配上了极具讽刺意味的对话,充分揭露了与会各国的嘴脸和巴黎和会的实质。这幅漫画表现了漫画作者对巴黎和会的痛恨之情,漫画的感染力非常强。通过指导学生详细地观察漫画,充分感受作者所传递的情感,由此落实新课标中要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反的,正面、积极的审美情趣也可以通过漫画呈现出来,给予学生一定的熏陶。

四、利用漫画提高历史思维

俗话说,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教育不只是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其产生智慧。通过漫画进行教学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漫画,进而围绕漫画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结合所学的知识给予回答,学生之间进行激烈的讨论,思维相互碰撞,最终得出最为理想的结论。由此可知,通过对漫画的分析,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由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得历史教育中明智的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综上,在新课改实行之后,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漫画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素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非常显著的作用,可以形象的再现历史情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等。正所谓“千言万语比不上一张图片”,历史教师必须给予漫画这一教学手段以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灵活的运用,改善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蔡冬梅 单位:漳州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素梅.漫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7:6-7

[2]吉荣.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形式———以淮安市开明中学“漫画•历史”创作系列活动为例[J].求知导刊,2016.12:05-17

[3]林炳勇.漫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三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S4:52-54+57

第九篇: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高中历史学习主要分为课堂上学习,活动课学习和课下探究式学习。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教师要能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活动课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材内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规则性的指导;课下学习方式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获取知识的另外一种方式,主要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补充,总结。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现在的教学现状抓起。

1.历史专任教师素质水平低下。在我国的很多的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是老教师来完成的。这些老教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知识水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对新鲜事物总是好采取抵触的情绪。在他们的心中,总是认为历史没有什么好教的,历史是不可更改的,我们教了这么多时间的历史了,知识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没有必要在去花费时间去备课了。有些教材都已经改动了,而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以前的教案不去备课和钻研教材。还有这些教师的知识面一般都比较狭窄,各科文化比较落后,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有些问题他们已经回答不上来了。而有些学校历史教学并没有专业的教师来完成,只是由其它主课的教师来代替,这样就造成了授业有所不精。

2.在现在高考的大的背景下,这些教师为了应付高考需要,而对学生采用应试教学,教学方式的不恰当,也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切都是为了教学考试而进行的,为了高考需要,为了考试,学生在整个学习中都是被动式的进行,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根本得不到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学只是占据了很少一部分时间,但是历史的教学内容却是非常多的,因此,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教学任务,工作难度非常大,压力也大。因此,为了赶时间,赶进度,教师一般都是采用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材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完成的。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只是单独地记忆历史知识,学生发散性思维得不到发挥,习题只要是换一种方式学生就不能完整,正确地做出来,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有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1.转变理念,提升素质。在新的教学形式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传统的教学思想相区别开来。教师不能把这些任务当成是一种敷衍了事的来完成,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这一任务当成一种责任感来对待,我们的教学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是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自身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光,各种知识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因此,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素质,转变观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我们的教学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其中我们现在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到的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形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只是让教师提出问题来,让学生来回答,创造出一定的教学环境就可以的,而是教师要能够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历史教学为己任,以学生学习为责任感,从教学内容出发,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如: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是什么?也可以是与其他学科有关的问题,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可以是单一性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但都必须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善于利用现代的教学工具,多媒体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逼真的把历史事件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到更多的历史事件,提高单位内教学效率。在讲解辛亥革命时,我便给学生播放了《武昌起义》等电影,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来感悟那段历史。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播放一些历史电影,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头脑,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诗人歌德指出:“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作为历史教师,要不负重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历史的妙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求知的热情和自信心,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作者:梁作福 单位:山东省青州市实验中学

第十篇:高中历史教学探讨

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材中有了很大变化,识记性的考点少了,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从而获得新知识。这也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将结合实践,谈一下认识。

一、兴趣是前提,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与学生对学习兴趣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不可天马行空,要根据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还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道具等辅助工具,或者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开辟新航路》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过程,以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知识点过于久远,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授课难度较大。为此,我采用了读图分析法、讲授法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况,有效地将学生求知欲点燃。比如,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观看《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声光电像的动态介绍,让学生在兴奋喜悦的情绪中,初步了解到葡萄牙、西班牙在当时的航海路线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然后,我提问:任何一次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大家想一想,当时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这个开辟的过程有是怎么样的呢?能否在挂图中标识出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思考探究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述历史知识的时候,与现实联系起来,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思考“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口号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开辟新航路,有什么内在的相同点。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涉猎与之相关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二、内容要适当,达标练习要层次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搞“一言堂”,要鼓励学生自学,并安排足够的自学时间。对于自学的内容要挑选,要科学。过难,学生抗拒。过易,学生无味。过多,学生太累。过少,学生太闲。教师可以用“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以练习题进行检测。特别要强调一点,练习题要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特点进行设计,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要有新鲜感,多样性与探究性的特点。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的发展过程,以及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因此学案的设计,思考的问题也是从三个方面入手。(1)汉初的“无为而治”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具体的措施,取得的效果。(2)“无为”到“有为”的转变原因?目的?措施是什么?(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谁?其历史地位、身平故事以及贡献是什么?等问题。并且学案中具体的题目形式多样,即有基础性的填空选择题,也有材料分析题,还有课外延伸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遇到难题可以相互讨论,可以请教老师,从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自主学习环节,通过适当的自学内容,多层次性的题目,实现全班学生自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方法是关键,教师指导积极主动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说的就是方法的指导,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亦是如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并且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与人交流。教师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并给予有困难的学生帮助。那么,教师如何做一个合格引导者呢?一个合格的引导者,必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比如,课前的预习指导、课中的学习指导以及课后复习指导。以《辉煌灿烂的文学》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即《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内容,展示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及成就。课前,我给学生一些学习资料,比如,诗歌产生的原因,《诗经》代表作品等等,让学生去看,形成一个直接的感觉,并且让学生结合教材,根据导学案,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屈原、司马相如等知识点。课上,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中分析题目。比如、初唐、盛唐、中唐、晚唐4个不同阶段中唐诗代表人物,作品及特点。课后,指导学生做达标练习题。整个学习环节中,教师参与其中,少给答案,给予方向性的指导。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在探究难题的时候,训练自己解题的能力,掌握做题的方法。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方法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要担心学生能力不够,更不能够越俎代庖。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设计,题目从易到难,内容由浅入深,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海东 单位:海门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超.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03)

[2]周国锋.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