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历史教学观念的改变

时间:2022-04-29 03:32:44

导语:简述历史教学观念的改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简述历史教学观念的改变

摘要: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初中历史教学观念的改变提出意见,以期对同行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观念

一、引言

现今的历史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从“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型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课堂。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

二、改变观念,重视挖掘学生潜力

无论是从个体成长还是从人类发展来说,学都先于教而存在,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与学的关系处于这样的基本状态: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体现、落实于学的状态,教的必要性建基于学的必要性,教的现实性取决于学的可能性。教的准备依存于学的准备。学习是人的本源,自从有人类的诞生,人就一直不断的主动地学习,不论是从前人、长辈、还是实践中学习。教也要回到人的本源即主动地去学习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基本上是填鸭式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只注重与考试有关的内容,以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改革,要求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历史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学生全面得到发展。新课程指导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尊崇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历史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尊和互动,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兴趣,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所设置的情境不能与生活脱节,必须要与学生实际有紧密联系,要让学生从思考、讨论中得到满足和成就感。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所教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这个教师。历史课的课时少,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沟通时间少,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参与学生文体活动,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信任、佩服。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多一点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多一点获得成功的乐趣,学生就会对教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则会信其道。

三、改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转变教学观念外,还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历史课堂提供给学生的是具体生动的史料,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材料是活生生的,能从中提炼出有趣味的知识出来,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中国近代史中,有关辛亥革命问题,辛亥革命到底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按照以往的教学,很多学生很难理解他胜利以及失败的含义。所以在讲到这节课的时候,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总结学生的观点,在肯定他们观点的同时,要让他们理解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看革命的目的是否达到,辛亥革命成功是因为推翻了封建帝制,失败是因为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只有让学生参与教学,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对历史材料的兴趣,积极思考,使其思维活跃,勇于发表他们的观点,在课堂上敢于据理力争,课堂活跃起来,尤其农村的孩子,胆小不敢说话,只要参与学习的过程,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起来,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进行情感交流时多鼓励表扬。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感受,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能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抓住学生初中阶段心理的不成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的导语,打动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利用身边时事、名人、家乡历史遗迹导入等。有道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历史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基本上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学生就会激起求知欲望而“愿闻其详”。在教授《改革开放》一课时,笔者通过两段凤阳花鼓词的对比:“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姑娘进凤阳。”,“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提出疑问,是什么原因使得安徽凤阳县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当然就可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历史课无论如何设计我们必须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这一节课应该让学生在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让课堂变得开放一些,采取多种方式授课,讨论、辩论或者是通过角色演绎来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以更好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历史学习的内容很广泛,史料的收集过程要有针对性要多样,在历史教学中,要摆脱僵化的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要发生改变,顺应时代的发展,形成新自己特有的适合本地区教学方式方法。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

作者:陈天智 单位:内蒙古扎兰屯市成吉思汗中学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关于教学改革的原点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5):3-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