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
时间:2022-06-13 06:58:00
导语:海西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一轮课改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社会活动都离不开资源。教育需要资源,教师的教学需要资源,学生的学习也需要资源。“对课程学习资源的看法,也是对人与教育、与学习的关系的认识为基础而发展变化的。”我们已不仅将教材、教参和教辅当作课程资源。更进一步认识到,课程资源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设施、设备、以及社会和自然中能够与学习发生有意义的信息的总。”现代学校的学习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因此,全面认识并努力开发和运用课程资源应当得到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关注和提升相关运用水平。最近,本人在从事历史教研课题《海西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研究工作,本文以本课题探究为基础,就海峡西岸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对海西历史课程资源的认识
实施历史新课程,使我们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凡是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都属于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教学质量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紧紧地挂上了钩。当前,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有效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整个民族的历史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而且必须受到重视。海西,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海西经济区范围内,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赋予了她十分丰富的社会历史人文信息。这些对于历史课程教学来说,都是不可多得课程资源。我校位于福建省南安市西北山区蓬华镇。这里谈海西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在海西大环境下,我们的历史学科教学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所处人文地理环境等各种资源,使之转化为历史教学的课程资源,服务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更进一步讲就是将海西丰富的乡土人文资源加以充分挖掘运用,引入历史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二、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在课题的探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充分调动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上,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学校所在地蓬华镇是南安著名的山区、老区、侨区。我们课题组紧扣这“三区”,挖掘有效历史课程资源。一是“山区”资源。蓬华地处南安、安溪、永春三县交界,平均海拔700多米是南安四大山头之一。地处偏远,历史上不见兵戎,村民生活安定,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南安市文物室里还陈列着蓬华虎爪山出土的石斧、石锛。在讲《原始农耕生活》时,我讲述了虎爪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并出示了在遗址中采集到的斧、锛、等生产工具的照片,在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地方,并让学生通过这些实物想象先民们的生活,学生兴味盎然,许多学生甚至要求老师能带领他们参观遗址。蓬华人的祖先,世代守着这片土地,恭耕田亩,繁衍生息,从行为观念到民间信仰,乃至闽南方言及日常习俗,传承着中华文明,保留着中原先民的遗风。蓬华历史上英才辈出,不断有人参加科举考试,考取秀才、举人、乃至进士。全镇主要姓氏有郭、洪、苏、黄、林、柯、陈、王等姓。其中,郭、洪、林、柯等族姓至今保留有较完整的族谱。
我们在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上,安排学生以同一姓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开展《蓬华姓氏考》研究性学习。让他们收集整理和他们姓氏相关的一切文物资料,了解自己的族姓的历史变迁,并形成文字报告材料。在此基础上,学校提供专门的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召开《蓬华姓氏考》研究性学习汇报会。让各学习小组汇报成果。经过精心组织,各学习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有的十分珍贵富有历史价值,如:学生收集到黎阳村珍藏的紫云开基始祖黄守恭(629--721)的遗物,有铙钹、香炉、烛台花瓶等。他们不仅看到了实物,还拍下珍贵的相片。华美村洪氏大宗祠堂里的“武荣正堂”“总兵参将”“文魁”、“亚魁”牌匾;郭氏家庙里的康熙御笔题写“折冲伟略”“祖孙翰林”牌匾等珍贵历史实物资料,在让学生们认同自己祖先的同时,也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我们坚持这一项目研究性学习活动四年多。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由老师和蓬华社会上相关人员共同整理汇编成为最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华说蓬华》。在高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以《蓬华今昔》为主题,打破姓氏、村落界限,在以前学段学习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完成蓬华历史整体面貌。学生们纷纷使出看家本领,在上交的汇报成果中有了“蓬华概况”、“族姓渊源”、“蓬华地名考证”、“大演今昔”、“文诏华美集群玉”、“忆苦思甜说黎阳”等一篇篇,佐证史料丰富且饱函学生们酸甜苦辣的切身体验和情感的汇报成果。二是“老区”资源。蓬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安(溪)南(安)永(春)在这里设立中心县委,领导三县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山城村是南安最早实行分田地的村。山城村现存有,红军洞,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根据地相关史料遗迹。我们意识到这又是一项极好的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教育资源。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也说过: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国必先爱家,只有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才能热爱她建设她,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他呼吁:社会各界都要重视乡土教育,尤其是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乡土教学,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知乡爱乡。《历史课程标准》也明确表示,乡土历史这活生生的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认识大有裨益”。
我们每年清明节都组织全校学生徒步从学校到山城革命烈士纪念碑,组织隆重的祭扫烈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并由历史老师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整理与山城革命烈士纪念碑有关的史料,利用历史课堂让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史料,谈各自的认识。在上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段历史课时,更是结合红色山城的历史加以讲解。同时,我们让学生在学到这段历史时,到村里走访老红军和年老的村民。了解郭子仲、郭光灿等烈士的事迹。这样以学生能感知到的身边的历史进行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认识。这段乡土历史生动具体真实。利用可以看得见的证据,研究身边的历史,并且实地参观遗址,学生易于感知接受,引起情感共鸣,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好素材。通过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体验家乡历史文化的隽永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在课外通过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乡土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奋发立志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绿色文明意识。三是“侨区”资源。蓬华虽地处偏远山区,却是著名的侨乡。蓬华人出国的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分布广泛。许多侨亲是在“亲帮亲,邻邦邻”的情况下出国的。由于宗亲、同乡的关系,在侨居地更是相互关怀苦乐与共,逐渐形成宗、乡社团组织。华侨的历史是一部饱受凌辱的辛酸血泪史,是一部顽强拼搏的艰辛创业史,是一部反抗侵略的革命斗争史,也是一部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史。南安有许多人到国外谋生,根据2003年《南安年鉴》载:“南安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南安籍华侨、华人有143万人,旅居港澳台同胞100多万人。”③蓬华镇华美村十户有八九户人家是侨属侨眷。镇里大大小小公益事业,离不开华侨的慷慨捐献。就我校而言,学校在1948年由菲律宾菲华家族总会出资创建,63年来,学校几经风雨,但华侨捐资助学之风日盛。众多海外华侨对学校捐献的资金两千多万元,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离不开华侨的捐献。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对华侨的恩泽感受最深。对华侨历史利用与开发,是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的教学途径之一,家里的书籍、照片、信件等物质资源,爷爷奶奶的故事、泛黄的老照片、爸爸妈妈的藏书以及它们的他们的生活经历都也能使学生更真实地了解自己身边的历史,升华自身的历史情感。大批杰出华侨的生平事迹,饱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这些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等的培养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华侨的奋斗事迹宣讲中可对学生进行砺志教育,华侨的对公益事业的捐助事迹宣讲中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奉献精神教育。我们对“侨区”资源的开发主要做法:一是,在校本课程教材《话说蓬华》中设立“侨台亲情”章节。系统介绍华侨基本知识,包括华侨称谓的由来、华侨出国原因、华侨历史、海外华侨社会等,让学生对华侨史有总体的认识。二是,在综合实践课中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家里或邻居或同村中与华侨有关的所有资讯。在学期末,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收集成果,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报集中展出。三是,组织历史老师指导学生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编辑成《蓬华华侨史》小册子,供下一届学生学习。
- 上一篇:从虚幻伦理批评走向现实历史批评
- 下一篇:建委城市规划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