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开放知识结构体系论文

时间:2022-05-25 06:02:00

导语:形成开放知识结构体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形成开放知识结构体系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读、讲、练、评四环节的课堂教学;常联系,多比较,进反复;提倡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高考历史试题在能力方面的考查越来越高,但无论什么能力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真正做到是学生形成完整开放知识结构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质量、学生每天都在读,但真正能读懂读通的却寥寥无几、主要讲重点、难点,深化、扩展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精心设计随堂和课下练习,进行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应变能力、讲评时既要注意弥补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加强同类知识比较联系,形成小专题、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和比较等,具体请详见。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在能力方面的考查越来越高,但无论什么能力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即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了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任何时候都是历史复习的第一任务。而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强化,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为此,在教学中,做到基础知识过关,即全面准确的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理解。真正做到是学生形成完整开放的知识结构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质量。

1.读、讲、练、评四环节的课堂教学

(1)读:学生每天都在读,但真正能读懂读通的却寥寥无几。课前发给学生学案(授课提纲)内容包括本节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记忆、理解、运用、重点、难点、知识结构,要求读书时象语文课中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一样,一框题一框题的归纳,最后总结出这节课到底在叙述什么。同时将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题或选择题,并附设一些小台阶的思考题。这样,学生经过预习,上课就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

(2)讲:主要讲重点、难点,深化、扩展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如《太平天国运动》一节,我重点分析评价《资政新篇》革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改造旧社会,救国救民的探索;)充分认识其进步性(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空想性(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关心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阶级条件),并深入分析《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社会条件。社会条件包括:严峻的战争环境。阶级条件:农民阶级不是搞资本主义的阶级。经济条件:发展资本主义需要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保证流通的市场条件,在小农经济为主的农村,在战争频繁的地方此条件也不具备,是空想,不能实现。

(3)练:精心设计随堂和课下练习,进行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应变能力。配备练习的原则是:一是习题要由浅入深,狠抓基础,注意能力;二是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三是精心选题、命题;四是对典型题例进行专门训练,重点训练、限时训练,讲解解题思路,有效的提高解题能力。

(4)评:讲评时既要注意弥补学生知识上的漏洞,更要注重解题思路,技巧方法的点拨及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一些常见题型形成初步的解题模式。如选择题中的目的类。如果是考查人物类(包括派别、阶层)就要从其阶级(阶层)的利益出发。这样,从一般到抽象,从而使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一定的规律。在讲评中努力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分析不足、查找原因;传授方法、培养解题能力。

2、常联系,多比较,进反复

(1)加强同类知识比较联系,形成小专题。在教学中,我采取了滚动式的复习方法。例如,学到隋唐文化时,就让学生把以前学的同类内容如天文、医学、哲学、史学等联系比较一下,讲到宋元、明清时继续复习。这样不仅巩固、强化了基础知识,而且形成了一个个小专题;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2)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和比较

揭示阶段特征,加强横向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这些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如教学鸦片战争时,揭示阶段特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因此知识体系的建立以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基本线索是只是网络体系的"经线”,把握基本线索不仅能贯通来龙去脉,更能起到明确趋势的归宿,揭示变化规律的作用。如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有三条: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在教学中,既要把知识内容讲清,更重要的是揭示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这是世界近代史的最主要线索。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世界体系,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过程,又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社会生产最一般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理论;深刻说明了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志是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邮寄的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教学。

当然仅仅靠课本和讲解远远不够,还应辅助必要的练习进行强化巩固。

3、提倡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如以爱国主义主题为重点考查为内容,我就围绕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等内容精选设计了大量习题、特别是一些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特别是一些主观性开放试题。如:(1)有人说:认为它是一次子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也有人说它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个观点?(2)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一种从对中国近代作用的角度去观察,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另一种从运动的性质及内容去观察,可能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和反动。”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多角度分析,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