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课程问题应对论文
时间:2022-05-05 09:45:00
导语:历史教学课程问题应对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历史与社会》与思想政治课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主要整合了原有初中历史和人文地理的部分知识,以及部分与初中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人文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课有某些交叉,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内容不同。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情况是:初一以心理学为主要内容;初二以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初三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知识(包括社会发展史的部分内容)为主要内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三部分内容。这些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有关社会学、文化学的部分内容是思想政治课所没有的。
第二,角度不同。《历史与社会》中虽然有部分内容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教材第一册中),但那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谈到的。初一思想政治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不同,表明课程的具体出发点不同。
第三,要求不同。在《历史与社会》中有部分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内容,其中,政治和经济的某些内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有一些重合,但是要求不同。高中的课程要求既有生活化的东西,也有学理化的内容,在理论的深度上不可能与初中有相同的要求。因此,具体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标准也不会相同。初中的教学只是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必须知道的、更具常识性的内容,如,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职业的分化情况,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和遵守的理由等等,都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懂得的基本知识,在理论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而高中的相关课程则有一定的理论要求。
二、初中综合课后是否有高中的综合课与之衔接
初中综合课后的高中课程仍然是分科教学。这是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须经过分门别类进行研究才能够深化和精确。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决定,其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更具有直观猜测性、朴素整体性和模糊综合性。因此,课程的设置就不应该过于分化和精确,那样不利于其理解。但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浅层次的认识上,必须有所深化,而深化的可能前提就是必须将认识对象分解后才利于分析(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分化将更为细致)。所以,高中课程将继续分学科进行教学。
但是,分学科教学不等于鼓励或强化机械思维方式,虽然近代的机械思维方式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由于人类已经发展到了现代,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也要跟上时展的潮流,在分科教学过程中,强调综合思维。这既是现代实践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人类思维合乎逻辑的延伸。这种思维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性思维,既不同于古代那种直观的综合,也不同于近代那种机械的相加综合。它的基本特征是系统综合性、动态开放性和自觉创造性。高中的课程设置将保留近代思维方式所表现出的分析性,克服其静态性和机械性等特点。为此,高中的课程改革将会有一些变化。
根据一些地区的改革经验,目前的基本情况是:改革课程体系。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为基础,结合学生基本素质、特长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增删、整合,对课时进行调整,实行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形成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教育要求具有梯度,教育实施具有可行性的课程体系。
同时,实行学分制学业评价体系。借鉴高等院校学分制的做法,将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换算成学分,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并达到要求,记相应的学分,还要建立学分制运行的保障体系等等。
三、《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教学淡化知识要求、强化能力要求,并不意味着不要求知识。关键是要求什么样的知识,怎样获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观念(即教学模式的观念),还要改变对于知识的看法。按照英国“大百科”中的名词解释,“定理是迄今为止还正确的结论”“学说是看上去貌似正确的学问”。这与以往我们的认识是不同的。我们通常认为:教材上是这样表述的,就是正确的。但是,新的课程观却要求正确认识知识,要求认识到知识是变动的、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正确性是需要怀疑的。如此,学生究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就要有所选择。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增有删就体现了这一点。即选择了那些更具有稳定性的,对学生生活更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也就构成了学生能力的基础。没有这些知识作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就谈不到能力。
既然知识是发展的、变动的(这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本前提),那么,如何获得知识就成为本课程标准强调的关键。按照以往教学模式获得的知识,因为缺少体验、缺少探究,很难内化为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外在于学生的纯粹客观的知识,很难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本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够真正成为能力。所以,新的课程标准的实现不仅不否定知识的价值。相反,更认可知识对于能力的作用。不同的只是什么样的知识、怎样获得的知识才能够成为能力?这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的问题。
四、课程改革是否还要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建立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因此,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是由各个要素的认识构成的系统认识。为了科学研究的方便,人们构建了各种不同的学科体系,有其必要性。但是就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结构而言,更多的应该是获得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不见得一定以学科体系的方式呈现。因为现实生活是多变的、复杂的,由于问题的主题不同、中心不同,与之相关的子问题也不会相同。也就是说,如果说有体系,那么,随着问题中心的不同,呈辐射状的问题体系也不会相同,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要求也不会相同。因此,本课程是按照主题建构模式向学生提供了一般的、常见的知识。如果说有体系,也是围绕着这些主题呈现的体系。而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必须在新问题面前运用学过的知识自行建构新的体系,解决新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能力,也是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本课程是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的重构。
五、课程改革是否考虑到不同地区学生的素质和自然条件的差异
《标准(一)》为不同地区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前提,即课程标准的实现没有硬性规定必须以一种或几种方式,什么方式都可以,只要能够达到目标要求即可。而目标要求应该是不仅具有综合性,同时也有地区性。特别是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离开了地区特点,就无从存在,也无法理解了。因此,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实现条件和方式,具体设计评价方式等等。
就学生素质而言,会有地区差异,但不是不可改变的。有的地区教师考虑到学生素质会表现在不会活动、不爱活动上,这倒不必担心。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活泼多样的生活。只要依据具体情况,引导得当,都会达到目标。关键是教师的观念要改变。要认识到学生的可塑性是客观的。这就意味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现为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特别是备学生的活动设计。即使地区发达,教学条件好的地区,也需要重新设计教学。
六、《历史与社会》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
《历史与社会》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但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更高。因为按照以往的教学要求,教师只要将教材内容准备好了,就可以上好了。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实现中,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中,会产生许多想象不到的新的课堂情境,是预设不出来的。因此,如何使教学过程正常化,实现教学目标,更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历史与社会》课程这种创新教育活动的实现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者的作用也是应该处于首位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努力改变观念,努力克服其主导性压抑、阻碍学生能动性、自主性的一面,尽可能地强化为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指点方向、引导主题、监控过程、解答疑难、评价学习结果等建构学生主体的一面。
七、如何把握《标准(一)》中“了解、理解、掌握”的尺度
“了解、理解、掌握”是用来界定本课程标准的不同等级的。
了解:即一般性地知道事情的基本状况、来龙去脉,并能够回忆起来。如简要描述、进行辨认或识别、指出名称、举例说明等。
理解:要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深层联系,以及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关系,并能够有所解释。如懂得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将知识归类或推演,知道知识的意义等。
掌握: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表现为在新情境下的灵活变通、自觉运用,甚至在无意识中的应用。如,比较准确、快速地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和判断。
八、课程改革与“减负”的关系
“减负”指的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本课程标准恰恰体现了这一要求。删减了一些没有必要让学生记忆的繁难旧重内容,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当然,加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对此,不能理解为是“负担”,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学设计得当,教师就能够把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变成学生乐学、爱学的兴趣点和兴奋点,那就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学生生活的需要了。
九、教师该如何应对教学和课程改革
不断学习。即不断学习各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包括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作为教师,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自身的知识会日益陈旧,将无法面对学生。同时,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观念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而新的教育理论概括了新形式下的学生特点和教育规律,所以教师必须学习,不能走经验性的教学之路。要有理论作为指导,更新教学和管理。
更新观念。观念起着导向的作用。习惯于原有教材和教学模式的教师,在惯性面前和在改革面前首先面对的就是观念上的变革。如果认为改革与我们不利,可能在观念上就持排斥态度,行为上也是消极被动的;必须认识到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新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为学生感兴趣,这就解决了我们教学的一大困惑,因而有利于教学;同时,新课程也为我们的自我更新和发展提供了蓝本和依据,督促我们必须学习新知识,更新教学模式,这也正是我们的利益所在。因此,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只要观念转变了,积极性也就会有了。
努力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说,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课程标准,为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而教学模式和方法又是实现新课程的载体。所以,必须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运用各种方法,才能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 上一篇:历史教学创新培养论文
- 下一篇:历史课堂教学创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