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性研究
时间:2022-06-09 04:45:34
导语:高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性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突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从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突出学生主体性做出了探析。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为更好地突出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体性蓄势。那么具体到实际教学,教师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
1更新教育理念强化两种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首先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应充分意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要让他们从以往的“要我学”改为“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二是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自己责任的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培养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他们的主体地位才会明显,也才会真正实现学生内化。
2优化教学设计突出学生主体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会让学生耳目一新,还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认真总结,勇于对问题做出探讨和分析。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上下大功夫,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接受程度,以学生为中心制定教学方案,凸显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努力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让学生既能巩固旧知识,又找到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真正实现新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3创新教学策略增强学生参与性
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便是展示、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敢于创新教学策略,通过设疑、讨论、学生主体活动等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3.1讨论交流。鉴于历史学科特点,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能有效巩固知识点,还能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的同时,指导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及时地总结自己的讨论结果。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讨论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记得牢,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且课堂气氛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3.2小组合作。在历史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适当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一些知识面涉及较广的问题放到小组中去,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实现课堂内的有效互动,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碰撞,从而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3.3引导学生自学。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对于一些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鼓励他们自己去分析、去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历史的学习方法,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古人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原始社会中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到底区别在哪儿”,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来观察、来发现的话,学生印象肯定深刻。也可以让学生画一画他们的人像,在画的同时,一定要观察二者的异同。这样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用心观察。在学生一笔一画的描绘过程中,不仅印象深刻,其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4学生自我总结。历史知识比较繁杂,在每学过一章或一单元内容之后都要进行梳理。为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学生通过画图表或建立知识树的形式,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从而完成整个知识点的建构。这个过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最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在于教学设计的进一步优化,在于教师善于对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做,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会增强,学生自主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肖亚歌.有关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调查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23~124,149.
[2]宋彦君.坚持主体性原则,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8):62.
作者:杜会娟 单位: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
-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提升途径分析
- 下一篇: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