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沉默研究

时间:2022-12-03 10:20:34

导语:高中历史课堂沉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历史课堂沉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历史课堂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表现之一就是在历史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变化。然而,在当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中,课堂沉默是一种十分消极的学习现象,在这种现象下,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情况,更无法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的有效学习。文章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当前高中历史的课堂沉默现象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历史课堂;对策

2014年12月,教育部开启了关于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有关工作,根据这次修订工作,现今的高中历史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或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上,都必须要依靠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来达成,最终都需要借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达成教学目标。而当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课堂沉默成为常态,这已然成为高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障碍。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学生保持沉默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使得“沉默的螺旋”现象逐步形成。“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属于大众传播学的范畴,这一理论最早见于1974年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继而,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又在《沉默的螺旋———我们的社会皮肤》中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当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首先人们会自觉形成关于身边环境的相关“意见气候”,同时会判断自己的意见在其中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发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支持时,他们便会主动参与进来,那么这一受到支持的观点就会更加大胆地扩散;如果他们发现自己赞同的观点没有人或者很少有人支持,即使赞同也不会表露出来。这样,意见的一方保持沉默便会使得意见另一方的增强,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沉默的螺旋”。①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大众传播学的理论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因为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也属于一种传播过程,我们可以将课堂中的教学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在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媒体,它们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课堂,还是现在新型的开放课堂教学,都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解释课堂问题。所以,本文将该理论置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剖析当下高中历史的课堂沉默问题,探讨该问题的本质,从而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应对措施。

一、高中历史课堂陷入“沉默的螺旋”的原因

1.沉闷的课堂环境的影响。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使得当下的素质教育始终没能得到落实,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下,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长期以来,教师往往过于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来完成知识的传授。②那么,在这种历史教学下,学生通常只需要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学习目标,老师说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就背什么。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便会陷入“沉默的螺旋”。此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应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传统的历史教学通常是老师的“满堂灌”,几乎每个课时都按照同一个模版将不同的知识点装在里面灌输给学生,学生几乎都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以及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比如,以笔者在某中学旁听的一堂历史课为例。该课是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古代希腊民主制度》一课,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所准备的教学材料不断把问题丢给学生,包括古代希腊民主产生的条件、奠基、发展、顶峰以及衰落的原因。尽管教师试图与学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提出连续几个问题后,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反应和思考,导致课堂中大多数的同学都低头不语。这样的现象当然不是个例。很长时间以来,课堂中的话语权一直由教师掌握,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权威几乎很少敢于反驳。一般来说,课堂的话语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这一阶段学生依旧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所以在这一阶段常常会有很多学生碍于教师权威不敢表达。第二阶段是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独立思考并自我表达。第三个阶段就是学生能够在与教师进行深入对话沟通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能够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且在于教师的互动中能够抛弃教师传统的权威形象,敢于思考和表达。那么,当下我们的课堂常常是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在如今的知识传授上需要进行思考与反思。2.“意见领袖”的树立和“满堂问”的提问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课堂提问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更是师生间互动的有效方式之一。优质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历史课堂问题的讨论中。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来看,在班级这个小环境中,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让他们及时判断整个班级中的“意见气候”,也就是所处班级环境中意见的分布的情况,他们可以从中判断哪些观点是被认同和否定的,哪些观点是在得到强化和弱化的。③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常常会把关注力聚焦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在课堂提问的环节中也会常常优先选择他们,那么这样长此以往,班级中其他的多数学生便会依据自身“准感官统计”的能力来判断这些少数优秀生的意见是属于强势意见,这便在无形中树立了班级中的“意见领袖”。班级中“意见领袖”一旦产生,与此同时,其他的学生便会加入这些意见中,长此以往在课堂中就会变得懒惰,变得不去思考,不去探究,在一些课堂提问的环节,就会默认那些好学生的意见,盲目地跟从。在这种情况下,少数的好学生被老师过多关注,其他的学生会为了避免意见被孤立而放大发言的顾虑,同时也就越来越容易受到其他意见的干扰,那么大部分学生的沉默会造成少数好学生意见的增强,如此循环,于是便陷入了“沉默的螺旋”现象。同时,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被否定,取而代之本应是“启发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然而在这个转折的过程中,出现的却是“满堂问”的方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堂提问存在着明显的数量化和浅层化的问题。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要么不提问题,要么提一堆问题。不仅如此,在“满堂问”的情况下,学生习惯了被提问,被动地去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更是不敢奢望,这种强大的惯性会导致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降低,出现学生不敢提问、不愿提问的现象。比如教学片段:(隋朝的统一)师:隋朝经过了隋文帝的统一和发展,现在隋朝缺乏什么?生:缺乏人才。师:对,那么缺乏人才隋炀帝采取了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科举制。可以看出,上面的对话是十分简单的师生互动,根据老师的引导,由学生的回答直接引申到课本的内容。虽然师生之间产生了互动,但是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也就没有产生有效的师生互动。还有的历史课堂,老师提问无非是某个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然后直接将学生需要思考的东西灌输给学生,或者直接让学生在教科书中画出问题的答案然后背下来,所谓的“年级越高,问题越少”就是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产生的一种倦怠现象。3.学生“害怕孤立”和从众心理。“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三个命题: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达与“沉默”的扩散是一种螺旋式传播的过程,也就是指意见一方的沉默会使得意见另一方的增强,使得优势意见更加强大,这种强大还会使得其他不同意见转向“沉默”;第三,大众传播可以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舆论。”⑤那么通过前两个命题来分析,高中历史课堂出现的课堂沉默现象,是由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造成的,即害怕孤立和从众的心理造成的。既然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那么首先,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其基本属性便是社会性,大多数的人会使自己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种态度而产生孤立,所以他们会避免将自己置于孤立的状态,这是人的本能。一般来说,每个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或意见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意见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便会积极地参与其中,那么此类意见就会愈加发表和扩大,而发现某一意见没有人或者很少有人支持时,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其次,高中生还处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期,主要表现为一种不稳定性。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是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的一个时期,青少年容易产生自我统一的危机感,如果处理不当会迷失个人方向,出现自卑、消极的人格特征。在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的这一时期,中学生思维很活跃,但容易偏激,尤其是在社交方面,会出现困惑和焦虑,甚至还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那么,学生在课堂中会判断课堂的意见气候,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的时候,出于本能和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就会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甚至,当某些学生的意见受到其他同学迎合的时候,另一些学生即使有其他想法也不愿甚至不敢说出来,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观点,担心说出来被其他同学嘲讽,害怕会被批评,最后就可能变成人云亦云。

二、高中历史课堂走出“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对策

1.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一味的对付高考而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极为不明智的。在过去以及现在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直都停留在口号中,并没有付诸实践,然而历史教学的意义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更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掌握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要想高中历史课堂走出“沉默的螺旋”现象,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传统的应试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呈现出消极、怠慢的学习态度,从而会使教师降低历史教学的情绪,长此以往,则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摒弃只传授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影响这种死板的应试教学模式,而多采用一些反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问题,来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历史《鸦片战争》这一课,通常教师在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关系的时候,往往是将“虎门销烟”直接定性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然后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单向的传播方式很容易让学生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从而导致课堂沉默。因此,在讲述这课的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反向的角度来切入,比如“若是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不会爆发?”这种反向提问的方式能够立刻让学生对这一问题提起兴趣,并进入积极的思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从独特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便是走出“沉默的螺旋”现象的第一步。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时期的历史教学,高中的历史教学应该具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课堂活动的创造性。初中学习历史是比较浅层的,主要目的是简单地了解历史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以及一些重大事件,尽快地熟悉历史事件的框架,不需要掌握一些重大事件的具体过程。而高中历史的学习,强调学习历史知识的框架,需要学生去掌握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具体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学生学会用批判的思维来思考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那么,教师应该在加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来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重要历史事件的思维能力,因为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种过程,而良好的课堂活动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这种历史思维能力。比如说历史事件的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扮演好角色,必须首先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归纳等认识活动,才能形成对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理解,从而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的能力。那么,学生掌握的这些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后,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就会有一定的能力基础,就不会那么胆怯,无论老师和其他同学是否赞同自己的观点,他们都会乐于展现出自己的想法,一旦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就会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不会再有学生因为害怕自己独特的意见被其他人忽略或批评而沉默。2.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更。上文说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第一步,那么第二步便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着手,因为可以说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为了走出高中历史课堂的沉默现象,应当从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习惯和观念方面入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沉默对于历史课堂学习的负面影响,来转变“惯性”的学习习惯和观念,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科学习之中。以往把历史知识割裂成碎片化的知识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要改变学生这种碎片式、僵化式的学习策略。比如在新课程教材中,新增加了许多诸如“活动探究”、“动脑筋”的板块,这些对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这些板块,多让学生在小组探究中相互讨论和交流意见,锻炼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在该过程中教师依旧需要重视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可以分为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以及成员型,从实际出发,这四种模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都是必要的,因为教学互动的过程可以说是人际交往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元化的交往形式才能促进师生有效的交往活动。当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后,在面对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时才有能力去回答,才不至于在课堂陷入沉默。尽管培养这样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但只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坚持共同的作用下,一定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3.课堂提问的艺术。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活跃而又复杂的师生互动活动的过程。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优质的提问应当是适时和适度的。因为只有适度的提问才能够使问题具有适当的梯度,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⑥当学生有了新的认知冲突,才会愿意与老师进行课堂交流,这是师生互动最为基础的条件。一方面,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注意避免树立“意见领袖”,保证课堂教学公平是前提条件,必须做到公平性,差异性和发展性。也就是说,教师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条件下,应该有区别的去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有针对的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这课堂中学会思考,敢于思考,学会表达,敢于表达。同时,老师在历史课堂中的提问应当少而精,避免以往问题的数量化和浅层化,因为过多的问题会使得课堂中教学重难点的淡化,也会使得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深入思考,造成师生互动的无效性。另一方面,教师提问的问题必须要符合高中生的现有的历史知识水平。高中生的历史知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浅层的,他们所掌握的都是重要历史事件的基本内容,都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只有当老师提的问题他们能理解时,才可能想要表达观点,否则对问题本身一知半解,他们就会担心自己的回答和老师认为的正确答案不一样,或者是与其他同学不一样,会被别人嘲笑,于是就沉默不语了。同时,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当要给予相应的反馈,应该重视课堂互动话语的互动性。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及时反馈就是课堂互动的一种,当学生信心满满地起立发言完毕后,如果老师不立即对其回答给予回应,那么学生会觉得自己表达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才被老师忽视,以后就不愿意再在课堂上发言了。因此,教师应该学会给学生合适的言语回馈,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学生会不断地减少在发言时的顾虑,越来越不受到他人意见的干扰,更愿意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综上所述,从“沉默的螺旋”理论看当下中学历史的课堂沉默问题,应当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心理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走出高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学习之中,而非是为了应付考试,去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内容,失去了历史学科学习的真正意义。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堂沉默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自主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的课堂效果,给历史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沉默的螺旋”的理论视角,分析高中历史课堂频繁出现沉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与对学生特有的学习心理认识的不足。与此,为了解决该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应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和课堂提问的改善三个方面有序着手,努力创造一种互动开放活跃的教学课堂。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乐于去表达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不再因为畏惧与其他同学想法不一致而陷入沉默,能够走出高中历史课堂“沉默的螺旋”现象。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姚尚右.试析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

[3]吴支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学研究,2013.

[4]赵恒烈.历史学科中的素质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7.

[5]叶小兵.中学历史课堂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J].教学研究,2002.

作者:李雪柔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