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连续性分析
时间:2022-04-20 10:51:33
导语:高中历史教学连续性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中历史知识点繁多,并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脉络连缀而成,但高中历史教材往往以有限的章节,论述时间跨度较长、空间延伸较宽的知识点架构,故而存在知识点架构内部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断裂的现象。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知识点架构内部联系断裂的现象,提出了历史教学应该具有连续性的观点,并尝试解决历史教师讲授知识的断裂性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逻辑混乱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历史连续性;对外关系
目前,部分高中历史教师习惯按照教材编排内容进行授课,经常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这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前后知识点间的联系,将知识点孤立地作以理解,对章节知识架构内部的理解出现断裂。同时,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面临着知识架构的自建过程,许多学生受到知识点分割的困扰,面对过于繁杂的历史知识,无法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连续性进行记忆和理解。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连贯性”的思想,是历史教学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一、“历史连续性”
历史连续性的说法由来已久,研究者们普遍从时空观的角度来看待这种连续性,并把整个人类发展史当做一种具有连续性的历史。具体来说,就是将历史理解为“一个由起到止的流动过程:始是这一阶段的起点,又是上一阶段的终点,终是这一阶段的终点,又是下一阶段的起点。于是起点和终点连结起来,使得历史有了连续性。”[1]每一部分历史都应该是前后相继、不断发展着的。它们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以新的面貌沉淀了下来,而后又会成为后续不断发展的铺垫,联结着过去和未来。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连续性”的思想时,应该注重把握这种首尾相连的关系,用严密的逻辑性思维去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它的起始终止的脉络。
二、注重“历史连续性”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教材的单元结构,笔者发现,教材的一些章节内部存在知识点间断裂的现象,不符合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一般方式。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对某一段时期内的历史事件的交代,就易导致知识架构的断裂,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下一阶段的内容,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观念,以至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点混淆、脉络不清晰等问题。同时,章节间知识点的断裂,直接影响到教师连续性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要对断裂部分进行知识补充,并要对补充部分做好前后的衔接,对知识架构的连续性进行构建,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以《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为例,笔者在讲完这一单元的内容之后,发现教材缺少历史知识之间的连贯性。比如,前一课讲述的是建国初期中国的外交成就,可到了下一课就直接跳到了70年代之后开创外交新局面。而对于60年代的外交内容缺少应有的论述,这就给学生理解70年代后的外交新局面造成一定的困难,毕竟60年代是衔接两个时期的重要线索,在这个时期内,我国在外交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60年代时期,我国进一步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访问期间,同亚非各国领导人就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并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受到这些国家的普遍欢迎。因此,如果没有60年代外交知识的补充,学生何以理解中国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的亚非国家的支持和拥护呢?
三、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注重“历史连续性”
高中历史其实并不是一门简单的知识复现的学科,而需要教师把握其较强的灵活性和逻辑思辨性,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研读教材把握历史知识的连续性,用知识延伸或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和因果分析问题的方法,注重历史知识连续性的培养。具体来说,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渗透“历史连续性”的思想,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教师备课时,应该把握历史知识的连续性。1.仔细研读教材,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结点在新课标进一步推广实施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为此,历史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科素养,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先从教材入手,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与挖掘,在教材中寻找知识与知识内在的连续性,尤其要注重章节与章节之间,章节内部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的部分,会存在知识点断裂的现象。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在备课中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并在讲课过程中把握好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结性,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不会变成分段式的“知识灌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才能更好地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解“建国初的外交成就”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应该将其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政治环境联系起来,在分析二战后国际政治局势深刻变化的原因和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如何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进而建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关系等思考问题。这是中国建国初期建立外交关系的大前提,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较为被动的部分。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些背景知识时,不能仅仅以“背景”二字一笔带过,而应该把具体的历史资料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2.探究空白内容,以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在备课过程中发现的历史教材中的“空白”,因为这些内容的缺失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产生困扰,导致历史知识脉络出现断裂的现象,甚至不利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自建知识架构。所以,历史教师应注重探究教材“空白”,并以拓展阅读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插入这些缺失部分的微课视频,或者鼓励学生充当临时的“小老师”,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自主搜集资料;提出问题并且制作好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班上的其他同学分享交流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以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为例,在学习“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缓和这一知识点时,许多学生表示对这种突然的缓和不是很理解:中国不是站在苏联阵营吗?怎么会突然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呢?这时,与其向学生长篇大论地解释中苏关系如何恶化,教师不妨把这个课外知识获取的主动权直接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如1956年期间中苏之间关于斯大林的评价出现了分歧意见。另外在两国关系方面,苏联存在想要控制中国的企图,而把中苏两党之间的分歧扩大到两国的关系方面。60年代末,国际环境出现了有利缓和中美关系的因素,一方面,在美苏争霸中,苏联以咄咄逼人的军事力量占有上风,并且苏联霸权主义扩张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另一方面,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并对中国孤立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使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中美关系。这些内容与中国在70年代不得不做出外交政策的调整关系密切。(二)引导学生在复习时根据历史连续性构建知识框架。1.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历史知识框架在历史复习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反映历史知识内容繁杂,难以记忆且容易弄混淆。许多学生往往是记住了这一部分,却将这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内容相混淆,而且知识之间的迁移程度也较低。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辅助记忆,必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复习的效率。因为它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能够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技能,借助记忆和思维的规律,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等。[2]所以,在历史复习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历史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加强历史知识的记忆。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自主复习时,可以先在教学课件上绘制好图文结合的宏观思维导图。即以国际发展形式为线索指向的中国外交的方针与活动,一方面是从世界角度认识中国;另一方面则是用中国眼光观察世界。而接下来的内容,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帮助学生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边理解边记忆。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因果关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历史复习,不仅强调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记忆,更倡导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历史思维,养成良好的历史素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因果关系的习惯,这种思考方式对于学生把握各种历史知识的逻辑关系具有较大帮助。而以往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思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关性,以至于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缺乏个人化的见解。然而,学生如果能够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来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则将大大提高其自身的自主思考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3]例如,学生在复习“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主动探究“6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各项方针、内容与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有何因果关系,与“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又有怎样的联系。并且结合70年代国内外发展形势,独立总结出“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比单纯地记忆和背诵更为有效。
四、结语
历史教学的连续性是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的过程,能够将历史教学由表征的历史叙述推向本质的历史论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历史连续性的意识,重视历史连续性思想在教学和复习中的渗透,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教学的连续性提高理解、归纳、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其人文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洋,马德普.历史“连续性”的发现:解读大革命的独到路径[J].理论视野,2013,(4).
[2]郝全梅,武国屏.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0).
[3]袁振宇,袁振堂.历史的暂时性与连续性———以对“中世纪”的评价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作者:毛永建 单位:石河子第一中学
- 上一篇:高中历史学生兴趣培养
- 下一篇: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