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时间:2022-12-05 10:24:04

导语:高中历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历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高中历史课程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在目前教育背景下应该把创新思维能力的价值作用融入高中历史课程日常教育中。本文研究了高中历史教育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价值体现,以期在高中历史教育中使创新思维能力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育;价值应用

随着目前经济的深入发展,科技水平与信息水平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对经济建设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建设的进行,而其中重要的培养点就是在学生阶段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应当对此进行充分的运用[1]。在目前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指的是具有全面综合性知识并能够对于知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与创造力的处理,并在其中凸显出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意识。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在对于知识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处理。在目前时代背景下对人才进行信息技术培养适应时展的需要,既是人才目前学习的重要需要,又是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需求。信息搜索及处理能力已经成了现代生活中人们进行生活的重要能力之一,既是新课标对人才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又是高中历史课程人才创新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创新思维能力在高中学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创新思维能力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素材。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整合与再运用。创新行为的发生不是无缘无故的,总要依托于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的基础之上,信息技术知识能够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素材。创新思维能力的进行需要教师对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充分的整合与分析,这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通过这样一种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人才的培养提供素材。2.创新思维能力为历史学科教学营造了一种创新教育的氛围。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种学习活动再创造的过程。创新教育以创新教育活动为主,为人才的学习活动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借助于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充分整合加强人才对于不同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相互转化,促使人才创造性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是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2]。3.创新思维能力增加了创造教育的可能性。借助于现代便利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在进行创作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力,使得人才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提升创造教育的可能性。高中历史课程具有模块化的特点,能够根据学习基础与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课程环节的设置,促进人才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发展,最终促使其创新思维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人们进行综合能力培养与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融进学习智慧与感受能力,把个人生活经验与情感意志在其中充分体现,为最终学习交流与创新活动的产生提供可能性。4.创新思维能力为人才学习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导向性。学习效果的考核是对人才学习阶段内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对于人才下一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与激励作用。学习过程的发生与学习效果的实施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了对这一创新性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组织方式加强对人才学习效果的综合评定,最终促进人才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加强创新教育的实行能够加强人才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发展的重要素材与发展环境[3]。

二、目前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分析

1.运用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对高中历史课程进行创新与整合。根据创新思维能力教育理念,对于高中不同学科体系进行充分的整合与研究,在充分发挥各自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上采用了学科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这是对原有学科设计的一种有效补充,保留了原有的学科界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对于历史学科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有效彻底的推翻与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理念是把知识作为核心开发课程,把原有知识结构整合到新的学科体系之中,最终形成结构化的课程知识结构。通过对学科的整合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之间的创作力,加强历史课程知识的触类旁通与融会贯通。基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式,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设计教学活动、教学问题及教学项目。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已经广泛设置了基于问题与项目的课程实践方式,但是结构化项目设计方式比较缺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有限,教学效果比较低下,不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培养。针对我国目前教育中的这种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模式中的项目设计原则对高中历史课程设计进行改进,在课程教学之前对课程目标进行解析与分解,对问题与项目加以明确,从而在项目与问题的指导下对教学工具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以及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与教学支架,最后对教学整体情况进行评价教学,对知识的结构化加强练习与实践,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4]。2.通过启发和引导,加强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为了充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应当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找出隐藏问题的本质,及时引导。例如在《战后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同学们如此提问,社会与共产党合并了,但是建立的匈牙利共和国还是无产阶级性质,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两党合并虽然是社会提出的,但是共产党提出的建议就是建立匈利亚共和国。社会为什么会答应共产党这一要求呢,并把政权交出来呢?由此引导学生了解匈利亚革命特点,开动思维,最终发现如下原因:社会并没有能力独立支撑而武装力量掌握在共产党人的手上。通过这样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是在教师设计的思维训练计划之内,同时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现象,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带进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之中,为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发挥历史资料的作用,促进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目前高中历史教材中多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包括一些历史思考素材与有关的历史信息,这些历史素材对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其充分运用,从不同角度运用历史信息,从而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讨论与论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学生历史学科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之一。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有关教学问题与教学情境,通过对经典案例的讲解与分析,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与分析问题。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历史资料往往包含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与时间等不同历史元素,这也是历史课程学习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之一。为此在高中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此次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分析,为学生分析历史问题与解决历史问题创造充分的机会,这是历史教材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步骤之一。4.通过疑问的设置,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任何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都需要教师有效设置疑问与师生之间的讨论。创新思维的火花需要在疑问之中产生并有效发展,提供问题与疑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可以如此对同学们提问,当不发生萨拉热窝事件,还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吗?通过这样一种疑问的有效设置把学生的思维聚集点集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上,并在同学们之间进行相应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明白,一战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其借口是萨拉热窝事件,即使没有这一事件还会发生其他事件促使一战的爆发。如此设疑与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历史学科的教学是一个综合性、全面性的教育过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冲击,高中历史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应当尤其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养作用,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应当高度重视高中生群体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历史素养的提升,把创新思维能力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

作者:刘向东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娜.浅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文理导航,2017(01):63.

[2]詹运碧.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5(25).

[3]唐芳.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7(10):73.

[4]魏伟.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旬刊,201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