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论文8篇
时间:2022-05-03 08:50:11
导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论文8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摘要:打造“津津有味”的历史课堂,重现课堂的“历史味”,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展现历史的细节,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历史课更具有历史味道。
关键词:历史味;历史课堂;教学实践
现实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尴尬的问题:很多学生喜欢历史剧,喜欢历史题材的通俗读物,但不喜欢历史课堂。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死记硬背一些历史事件的原因、结果、影响等。现在很多学校的历史课一周就两节,很多教师为了完成进度、考试出成绩,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满堂灌”的现象,这就造成历史成为没有智慧、单纯记忆的学科。再加上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设置又使得很多历史课出现了“去历史化”的倾向,缺乏历史课应有的味道。历史课并不仅仅是教授历史知识,历史课应该具有它自己的特色,更应具有浓厚的历史味。“历史味”究竟是什么?成都树德中学赵枝刚老师在《让历史课“有血有肉”有“历史味”》一文中给“历史味”这样定义:通过历史细节感知、品味历史,模拟历史现实,作为历史事件的体验者、同情者,让我们看到立体的历史,“有血有肉”的历史,是历史学科的语言表述与历史内涵的合理呈现,这就是“历史味”[1]。其实“历史味”本来就是中学历史课堂应该有的味道,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具有历史味道的课堂?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了如下思考。
一、呈现历史细节,让逝去的历史丰满起来
历史细节指的是组成历史事实的一系列具体的环节或情节,它与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社会变迁等密切相关,是构成历史事件最小的单位[2]。叶小兵教授指出“细节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可以使已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3]。历史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没有细节,人物形象不再丰满,历史事件不再令人好奇。教学中如果我们适当地运用历史细节,通过历史细节的呈现,既可以弥补教材的疏漏之处,更能满足学生的好奇之心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让历史课堂丰满灵动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人教版必修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讲述“1954年宪法颁布”时重点突出了宪法的两大原则和性质,但是对宪法颁布的意义以及宪法颁布后普通百姓有何感受却没有提到。如果仅仅按照教材中的线索先讲宪法颁布的背景,然后再讲述宪法的原则和性质,则该片段的教学就会枯燥乏味,全然失去了历史课的味道。针对教材的疏漏,笔者呈现了三则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代表们的一片欢呼声中通过。大会通过宪法后,在回驻地的车上,我们仍然兴奋不已,欢呼不止。宪法的诞生也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呼拥护,老百姓都自发地上大街游行,高呼着拥护宪法的口号。我们的车开得很慢,大家一路欢呼着回到驻地,我连嗓子都喊哑了。———第一届人大代表胡兆森回忆材料二: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八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为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证。———张岂之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卷》随之而来,笔者又进行层层设问:宪法产生后,人民群众为什么会如此欢呼兴奋?宪法颁布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何影响?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影响?通过三则材料的补充进一步丰富了本节课的历史细节,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民主政治就在我们身边,历史进程的发展影响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些普通人物的经历同样可以见证到国家大历史的发展。由此可见,呈现细节是展示历史魅力的必由之路。多年来很多教师习惯于史料的粗览,大而化之地讲解,让历史细节在不经意间流逝。
二、创设历史情境,让凝固的历史灵动起来
历史情境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产品,是历史情景的再现和复原。如果不能做到对历史场景的了解,不能在内心重演历史事件的展开过程,就无法接近历史的真实[4]。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情绪、情感的体验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凸显体验性学习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为学生创造体验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有切身的活动而生发出体验性的学习,并由此“经历”历史,让凝固的历史可以感知、触摸。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时,笔者提供了这样一则材料给学生:1992年,正值哥伦布开辟新航路500周年之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法律系对哥伦布进行了一次审判。身着15世纪服装的12人陪审团进行了3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哥伦布,现年541岁,意大利人,在500年前犯下了谋杀、剥削奴隶、专制、灭绝种族的屠杀、给未成年者定罪、强奸及搞国际恐怖主义等7大罪行。有鉴于此,哥伦布被判处350年徒刑……虽然他的确是个恶劣的人……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对全人类来说功大于过。之后设计了以下问题:法庭为何要判哥伦布长达350年的徒刑?又为何说他“对全人类来说是功大于过”?你认为这样判决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如果由你来进行审判,你会怎么判决?由于上述材料角度新颖,容易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再通过问题的设计,层层推进,学生要想参与讨论,必须对哥伦布航海活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即在原来仅仅了解其航海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还必须增加掌握其航海活动产生的前因后果,同时还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分析。教师如果在课堂中主动创设生动的情境,然后通过设置问题来逐步引导,把学生带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或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这样就会让学生能感知到历史人物当时的艰难选择与处境,在体验中有所领悟,有所思考,这就会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与了解。
三、培养人文情怀,让鲜活的历史丰富起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5]。可以说高中历史课标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更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李惠军老师倡导“历史课要有灵魂”,不仅点出了历史教育的学科特点和核心诉求,更凸显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情怀。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历史教学不仅要强调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积极去关注并践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给历史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研究历史。事实上,我们今天的高中历史教材由于受“革命史学”的影响,对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仍然存在着评价较片面、结论较武断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及事件,影响学生质疑精神和辩证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在遵循课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多个历史侧面去拓展教材,不能唯教材是述。因为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一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需要做出较之过去更加丰富甚至是新的多样化的评价。比如史学界对商鞅本人以及商鞅变法的影响存在很多的争议,教师如何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评价历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质疑精神,可以说是人教版选修一《商鞅变法》课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也是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展示了几段史料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并开展了“你如何看待商鞅变法”的研究讨论。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温公论魏惠王有一商鞅而不能用,还为国害,丧地七百里,窜身大梁。商鞅刻薄之术,始能帝秦,卒能亡秦,使用之于魏,其术犹是也。———《梁溪漫志•温公论商鞅》材料三:苏轼认为,即使没有商鞅,秦孝公这个有志之君一样可以使秦国强大富强,反而是商鞅的严刑峻法害秦不已。于是课堂上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思考,课堂气氛活跃。有学生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强大,并最终统一六国,是位成功并且有魄力的改革家。如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也有学生认为商鞅刻薄寡恩,不懂恩威并施、刚柔相济,继而导致后来车裂而死,是个失败的改革家。比如商鞅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用法过度导致民怨沸腾,历史也证明了农民起义让后来的秦朝走向灭亡。通过讨论,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来认识历史。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人文素养,随后我又将问题升华,继续追问:那你认为影响人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经过讨论和教师的逐步引导,我和学生得出这样一些观点:评价者的立场、个人好恶或者评价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政治的需要都会影响对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的看法。所以不同阶级立场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不同,人物评价,见仁见智,难以定论,我们不能站在今人的立场去过高要求当时的历史人物。而判断一场改革是否成功,不应从一方面来考虑,而应更多地看这场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历史的前进等。最后我引用了两句史学家的名言作为结尾:对以往的历史需保持温情和敬意(钱穆),对历史要有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赵亚夫在《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中谈道:“历史课堂应是把看似凝固的历史一丝丝地抽出……使它们成为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聆听、可以继承、可以实践、可以畅想、可以创造活生生的素材。”[6]笔者认为由细节呈现的历史才会有血有肉,才会丰满,才能带给人以现实感、立体感,而其中的“味道”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慢慢发现,细细品味。总之追寻津津有味的历史课堂或许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需要历史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展现历史的细节,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郝绪兵 单位: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赵枝刚.让历史课“有血有肉”有“历史味”[J].历史教学,2015,(15):54.
[2]梁慧丽.论历史细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85.
[3]叶小兵.细节的重要[J].历史教学,2005,(9):56.[4]张仙君.打造富有历史味的课堂[J].历史教学,2013,(11):50.
[5]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6.
第二篇
摘要: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已习惯被动获取知识,缺乏问题探究的主动性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新课改的提出使教育朝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向所改变,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问题探究模式使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探究学习,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问题;探究;高中历史;问题
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问题探究为主要特征。探究的基础就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的方向。教学过程实则就是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过程。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模式中,缺乏对问题的思考能力,所以教师要在问题探究模式的运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的历史学习是对学科思想和学科思维的综合学习,而不是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本文选取《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课,通过本课出现的一些问题,简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
1问题探究的原则
1.1主体性原则
新课改最突破传统教学的一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问题探究模式中我们依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探究的主要目的。首先,不管是问题的选取还是设置,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展开。学生作为讨论和探究的主体,所设问题一定要以学生是否能够进行探讨作为标准,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问题探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切记问题探究不可流于形式,要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但在现今课堂中,还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如学生对探究方向把握不准确,探究结果无效;学生能力和精力有限,独自完成探究会占用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课堂的纪律和教学效率难以把控等问题。这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在问题探究模式中要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时刻帮助学生把握探究的方向,不要让学生在问题中迷失。此外,教师还要对课堂的进度和纪律进行整体把控。这样才能推进问题探究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1.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所提问题要具有不确定性。实则就是问题是否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一个好问题的标准就是它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也就是是否具有启发性,也就是问题的设置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为了激发高中生的探究欲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设置悬念。在讲本课时,笔者选择了这样的方法进行导入:“在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曾经有个社员问过马克思:“与大工业息息相关的社会主义制度会不会在俄国实现?”马克思回答:“不可能。”然而,俄国却真真切切地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难道马克思也会出错吗?”利用这个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会迫切地想知道伟人是否也会出错。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开始就处在了探究的模式之中,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和扩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对问题的设置和安排加以斟酌,让问题能够真正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1.3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就是指问题的结果和本身都是具有开放性的,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我们所学习的历史不是历史事件的原封呈现,而是学习对历史的思维和态度。历史学是历史研究者根据历史资料加之个人观点而形成的学科,所以其突出的特点便是人文性。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作为后人,我们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评价时,都无法给予最精准的判断。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比如本课中涉及到沙皇为了挽救自身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如何评价农奴制改革这个问题,就没有绝对的答案,改革有进步之处,也有不彻底的残余,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从客观的角度给予评价。从积极方面评价,此次改革通过废除农奴制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获取了充足的赎金,由此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苏联日后成为工业大国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沙皇此次改革的本质实则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农民为了获得自己之身而交付了大量的赎金,结果却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俄国的社会矛盾依旧十分尖锐。面对历史评价的开放性,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也要注重开放性。尽量避免出现“……是积极的吗或者是消极的吗”这样的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用全面、综合、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
2问题探究模式的运用策略
2.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目前学生对历史一类的文科科目大多采用背诵记忆方式进行学习,缺少问题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很多人认为文科是不需要“思考”的科目,只要掌握书本知识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势使学生陷入了“零思考”学习模式之中,这就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问题意识”,姚本先教授将其定义为:“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学生内在的、追求答案的心理动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能够在学生中找到适合探究的点。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敢想敢问。在共同探究中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气氛,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此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实现。
2.2巩固基础知识
扎实的学科知识是学生加强思维训练和进行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传统教学中的重点大都集中在了知识掌握上,学生思维能力的缺乏成为了普遍现象。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但这不意味着基础知识就可以放松。笔者曾经看过一堂公开课——《鸦片战争》。此堂课从教学表演到问题探究都完全由学生负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节课看起来十分精彩,课堂上学生还模拟了鸦片战争时期可能出现的情景,最后还以学生共同合唱《东方明珠》作为结尾。这样一节公开课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将历史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课堂上。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堂公开课背后的问题。课堂几乎都是由学生负责,问题也都是学生自己在探究,这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而一般的高中生却达不到这样的素质。可见,学生的探究也是要以其知识能力水平作为依托。同时,也不是全部学生都能适应此类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学生在不具备历史素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只会是无效的探究。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全面培养。
2.3基于史料进行探究
不管是历史研究还是历史学习,都必须以史料为基础来展开。梁启超在其《历史研究法》中提到:“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没有史料作为支撑的理论是能是空洞的理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形成基于史料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十月革命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重点,许多老师对于意义的讲授都是一讲而过,重点放在了给学生“画书”上,最后使学生“只知其内容、不知其含义”的局面。即使是讲授这样不涉及复杂历史概念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也要通过材料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材料:“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激动,是极其巨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却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了各国内部和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而起的……”此则材料是《矛盾论》中对十月革命的部分评价,选取此材料让学生理解革命意义是十分妥当的。是我国的伟大领袖,是学生都熟悉的伟人。也是作为后人来看待十月革命,他的评价也更加具有客观性。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得以真正实现。不仅带领俄国走出困境,更给世界无产阶级带来了光明。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得出史论的学习习惯,力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4创设历史问题情境
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是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它缩短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触碰历史,增加对历史的感悟。它是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真实”地理解历史,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而创设的问题情境。教师通过“设疑”等方式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问题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在历史情境创设中,教师要着重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情境的合理性。情境旨在开拓学生的思维,因为情境创设必须要给学生的发展留出充足的空间。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形成联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学生是否对情境产生探究欲望、是否适合学生是衡量情境有效程度的标准。高中生的智力发展正处于上升期,过于简单的情境会让他们感到幼稚,从而失去探究兴趣。反之,创设情境过难会让学生对问题探究产生恐惧心理,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思考和探究的平台。但许多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片面追求情境的趣味性,出现了情境脱离历史真实性的情况。创设历史情境确实不是历史情境的原版复现,但是一定要在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建构。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基于史实进行情境创设,情境一定是在历史中可能会发生的事件,不可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而虚构历史。教师在应用问题探究模式时要注重以上提到的主体性、启发性和开放性原则。要时刻注意问题创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探究模式力求在探究中让学生可以获取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
作者:王艺诺 高志超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第三篇
摘要:问题教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问题教法能够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欢迎。但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有灵活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教法;应用策略
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学习,就是学习提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问题教法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基于问题去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问题教法的成功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实现教师身份的转换,使教师成为课堂组织者和参与者。但在问题教法具体实践过程中,问题如何设计、投放、引导、评价才能获得教学效果最大化,这是教师须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设计,做好教学调查工作
(一)展开教情调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问题教法中问题的设计首先要了解好教情,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充分了解教材,历史学科知识具有前后关联性、相互渗透性等特点。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分模块,知识的容量较大,知识比较分散,学生学起来较难。这要求教师从中找出内在的联系。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条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条是君权不断加强。要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本单元的特点,比如讲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可以设计这样问题:明清时期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学生结合这一单元的内容线索,可以从明清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明清如何加强君权两个方面去考虑问题,这样答起题来很轻松,也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系统性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二)展开学情调查
问题的设计要符合高中学生智力和知识的发展水平。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但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认知水平不一样,如果上课时教师问题过难、跨度过大,多数学生会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会降低;但如果提的问题过于简单枯燥,部分学生会认为历史很简单没有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影响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有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制定出深度适宜的问题。比如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一《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本课分为三目,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战火再燃。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鸦片战争,因此有一定的基础,结合学生的情况对基础的问题设计好导学案,了解一下学生对鸦片战争了解程度。接着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再设计问题,这次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鸦片战争的兴趣,如:“有人说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引发了鸦片战争,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取得那么多的利益,为什么还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些问题是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提出的,并且教师根据不同问题准备不同文字和图片资料,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对鸦片战争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满足了学生需要。
二、问题投放,精选教学展开时机
(一)优化问题展示方式
问题教法中问题的展示方式有很多种,如课堂提问、导学案展示等。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欢迎,它可以把大量的史料、动态图片、知识结构、视频轻松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中,增加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因此它成为问题教法中展示问题的最优方式。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比较一下郑和的航行和哥伦布的航行,并作出简要评价。对这个问题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相关材料,不知道从何突破。这说明问题展示方式不对,可通过多媒体展示郑和与哥伦布动态航线对比图、郑和与哥伦布相关史料、小故事和视频。通过多媒体去创设情境,这种动态的情境容易吸引学生,使学生轻松融入问题,学生很快就从这些资料中获取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可以回答得更全面、更精彩,从而也训练了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
(二)精选问题投放时机
在运用问题教法时,如果一堂课教师不停地问,学生没有深刻思考讨论的时间,这样的一节课学生会学的没有效果并会产生倦怠感。因此问题的投放应把握好时机,问题的投放应选择在学生兴趣被点燃、思维被启动之时。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三《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时,当学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学生思维被启动,新文化运动反对的旧道德就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新文化运动前期还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但我们现在却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宣传孔子思想。学生有了疑问,教师就顺势投放问题:“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口号?在今天这个口号还合适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教师投放的问题正是时候,学生思维被激活,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开始探究讨论,通过归纳、分析得出答案,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引导,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一)实施问题个性引导
问题引导的主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思维顺利激活,让学生主动去找问题答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问题引导要体现个性引导,个性引导就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主学习。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对语言能力表达较弱的学生,可以提问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武昌起义的时间等简单问题;对于表达能力强但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进行复述,如复述一下辛亥革命的过程;对于组织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提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为什么?”这样问题层层深入,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问题的个性引导。
(二)发动学生质疑释疑
学生有了疑问才能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但要想发动学生质疑释疑,就得抓住学生的好奇点,因此在历史问题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提出问题,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去多角度进行质问,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要积极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三《辉煌灿烂的文学》这一课时,让学生欣赏唐诗,比如初唐时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盛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蜀道难》、晚唐时杜甫的《春望》《石壕吏》,让学生体会唐诗的魅力,知道唐朝是诗歌繁荣的时期。此时学生有很多好奇点,开始有了疑问:“为什么诗歌在唐朝这么繁荣而不是其他朝代?李白和杜甫都是唐朝人,但为什么诗歌的风格差距这么大?”教师此时让学生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教师投放资料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中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出原因,学生看出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变化相关,诗人诗歌的风格与唐朝社会变迁相关,从而学会利用对比方法解决疑难问题。学生从传统被动听课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
四、问题评价,介入积极激励机制
(一)丰富问题评价方法
问题教法以问题作为课堂的重点,把问题当作教学的主线。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不断围绕问题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究。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就会有差别,教师不能采取单一的对错来评价学生,要采用丰富的评价方法如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状态来评价,还可以根据创新性来评价。教师要把握好评语的尺度,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描述出学生的进步、潜力和不足,从而实现增强学生自信、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热情的目标。在学人教版必修一《抗日战争》的时候,学生能够学到知识是前提,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在这一课讲授抗日战争时,教师展示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日关系。这样的问题对学生就该是全面评价,只要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回答,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对学生回答今天如何对待中日关系的问题,假设学生回答比较激进,也不能打击,学生思考是好的表达感情也是应该的,也得鼓励,并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学会正视历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反思问题成效品质
只有反思才能使教学更加进步,教学活动之后,我们要对问题是否达到效果进行反思。看通过问题解决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时,教师对本课中最基本知识点如:“一国两制由谁提出?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一国两制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时间、意义。”这些问题针对最基础的知识点,问题提得明确,学生能迅速找到答案,增强了学生自信心,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接着教师又提问如:“香港是怎样一步步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的?澳门问题是怎么来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想找寻到底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怎么来的。但是问题有一定高度需要在教师点拨下才能完成。但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前后联系,这在训练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利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有哪些?对于这个探究题,教师要进行帮助,可以通过投放史料、政策、联系当前热点新闻引导学生从民心、文化、一国两制的构想、综合国力、国际环境等方面去探究。学生在合作之后得出答案,这个问题既训练了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问题设计之初的目标,问题设计收到了应有的成效。问题教法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它是全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教师在实践问题教法时,要采用灵活的应用策略,重点关注问题设计难易、问题投放时机、问题引导、问题效果等,使问题教学真正为教学服务,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能力。
作者:王茜 单位: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谷昌头.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2]梁磊,李慧娟.谈历史问题教学法的实践与运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05).
[3]项宏.历史问题教学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第四篇
摘要:为了提升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进行学生思维分析素质的培养,将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等几个方面的教学相串联,实现这些环节内外联系的整体分析,思维分析能力是高中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分析素质,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思维分析素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一、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为教学基础
高中历史知识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具备生动性、多样性,也需要系统性、逻辑性。高中历史是一门系统性、复杂性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备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正确的历史思维观念必然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结合。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外因、偶然性及必然性、现象及本质、主次要矛盾等是其基本原理,这是历史思维的常见表达形式。为了养成学生正确的思维分析习惯,教师必须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为教学基础。在历史人物、历史活动评价、历史现象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并且将其放到具体的历史场景中进行分析。比如,在《宋明理学》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到有些历史人物的推动作用,也不能忽视这些人物的自身不足性,要从整个历史大局观上分析宋明理学及代表人物对宋明时代的正面影响及负面影响,分析其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整体作用。通过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实现历史问题的客观性分析,从当时情况及场景出发,实现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影响方面分析,锻炼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全面性。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
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其是提升学生思维素质的重要场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进行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比如在“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章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这就加大了教学的难度,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教师需要把握好教材结构及基本知识,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主要代表人物与历史推动事件的有效结合,让学生易于理解及接收。比如,在《欧洲大陆上的政体改革》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重难点知识的解析式教学,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过程要点的概括,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美国内战的过程,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的过程。通过对历史教材内容的调整,进行历史教学重点的突出,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如,在“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这一章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教师需要首先引导学生理解维新变化运动的起因。教师可以进行如下问题的设置: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侵略中国的?面对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怎样应对的?甲午中日战斗后,我国的维新变法运动是怎样兴起的?我国的知识分子是怎样进行维新变法运动的?通过对这样问题的设置,学生可以将教材内容问题化,将教材内容要点化,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知识,这就有利于学生抓住高中历史的知识要点,抓住历史教材的主心骨,也就能够实现教材结构的体系化,让复杂的历史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当下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知识负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实现自身历史思维分析能力的升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只有掌握思考的艺术,才能更好的进行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分析素质,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进行高中历史重难点的分解教学,做好相关的引导及启发工作,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史”这一专题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战争知识点的串联,教师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这些国家革命背景、原因、历史意义等知识的归纳总结,并将其列成表格,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及思考,师生之间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进行综合性比较,进行正确结论的得出。又如,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的开端教师可以提问:“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这一说法?”这一类的思考题,历史课本中只是给出具体的历史事实,但是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知识点,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概括能力及相关的历史理论基础,将会难以回答这类问题。为了应对这类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解回答法的使用。将这个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部分进行回答:第一,说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学生们会回答: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当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这是我国资本主义的开端,在清朝前期,清政府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学生们会回答:鸦片战争打开了我国的大门,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纷纷入侵我国,国外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我国的封建经济局面被打破,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们回答: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促进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主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持清王朝的统治,但是没有让中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就是这一阶段的产物,其促进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四,我国资本主义的兴起标志,历程是怎样的?学生回答: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的投资建厂及洋务运动的刺激,促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的传播,我国诞生了一些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企业,随着这些企业的产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应运而生。第五,怎样看待国外资本主义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联系?学生们回答: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进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主要的促进因素,我国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受到国外侵华势力的压迫。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引出,学生会回答出相关的基本历史知识及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根据历史史实进行正确结论的归纳,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三、结语
通过对学生思维分析素质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这需要师生间的良好协作及互动,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从而满足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
作者:吴新英 单位: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唐远新,陈德运,任相花.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
[2]吴长伟,陈静,董树森,于翔.慕课与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研究[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
[3]牟英梅.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研究——基于MOOC、SPOC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改革[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
第五篇
摘要:为了适应当下高中历史的教学需要,进行高效率教学法的普及是必要的。这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思维,针对现阶段的教学状况,展开教学方式的调整。就高中历史课堂高效率教学法“三要素”展开分析,即拓宽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深入挖掘历史知识内涵、提升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高度,旨在解决高中历史低效率教学的问题,实现历史课堂整体教学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效率
一、拓宽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
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拓宽的目的在于突破现阶段高中历史教材的局限性,深入挖掘教材内部内容深度,针对实际教学状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及更新,从而满足现阶段历史教学的需要。1.做好重要史实的资料补充通过对重要史实资料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分析所学的历史知识。比如,在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知识点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英国资本主义的动因,教师可以补充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历程,补充讲授相关的圈地运动知识。又如在《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课教学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秦朝的大一统事件,教师可以补充讲授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历史。2.做好基本历史理论知识的补充为了适应现阶段高中历史的教学需要,教师应该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教学出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唯物主义素质,能够熟练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及分析问题,从而科学的解析相关的历史现象及历史事件,由表象到本质。3.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是必要的。客观上来说,高中历史学科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其与地理、语文、政治等学科密切相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渗透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二、深入挖掘历史知识内涵
为了增强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容,强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度及广度。1.找好历史问题分析的切入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历史问题分析的切入点,这需要从历史现象的产生背景、原因、目的等入手。比如讲授秦统一六国的知识点时,涉及到秦统一六国的相关问题,教师都可以以秦统一六国的背景、原因等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秦统一六国的时代背景;战国时期诸侯逐鹿的局面被打破,秦朝实现了封建国家的统一,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而经济角度上来说,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这为秦统一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从民族关系上来说,春秋战国以来,各个民族间相互融合,中华民族已经发展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各个民族间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又如,在分析预备立宪的知识点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日俄战争的影响进行上述问题的分析:在日俄战争中,君主立宪制的日本战胜了沙皇俄国,这极大冲击了当时清政府的统治理念,清朝的官僚地主强烈实行君主立宪制,也就促进预备立宪现象的产生。2.从历史事件的意义影响方面入手介于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有些历史事件的意义影响方面,教材并不能给出一个全方面的回答,或者限于篇幅或者限于不同章节知识的零散性,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必须针对某些历史事件的影响进行深入挖掘及补充,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全面性、准确性的认识。比如在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知识点时,岳麓版高中历史并没有深入分析该条约产生的消极影响,有些意义方面的总结比较简练,这不利于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又如,在分析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时,岳麓版的高中历史教材并没有全面的给出关于商鞅变法的评价,学生不能突破对商鞅变法的片面性的看法,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变法活动,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背离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倡导君主独裁制,对后世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3.做好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如比较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运动,通过这三种运动的比较,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这三个运动知识点的理解广度。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比较全面及系统的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改革的结果是日本走出了贫弱的经济发展状态,走向了经济强国之路。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但是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依旧存在较大的农奴制势利,这不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改革后的俄国依旧落后于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洋务运动治标不治本,没有真正触及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只是单纯的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及军事技术,并没有真正地让中国摆脱贫弱局面,走向独立富强之路,由于这三个国家对于新旧制度的差异性态度,导致了不同国家发展局面的产生。4.落实好单元小结通过对单元小结的落实,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比如在讲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特征:政治上依旧处于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但是分裂中存在一种统一的趋势。经济上,南方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民族关系上,我国的各个民族之间不断融合,但也出现了复杂、尖锐的民族矛盾。
三、提升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高度
通过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高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强化学生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日常考核,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社会存在、阶级斗争等的内部联系。为了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师必须实现学生对历史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打好牢固的历史基本知识理论基础,要引导学生善于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历史知识问题,将历史知识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从而提升学生高中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在讲授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时,需要引导学生看到废井田、开阡陌制度的内在性质,该制度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起了封建制上层建筑,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从其内在性质可以看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必然联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又如,在讲授明清时期的封建制度时,可以指出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矛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封建制度的存在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反映了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阻碍作用。
四、结语
通过对高中历史课堂高效率教学法“三要素”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将复杂的历史知识整合为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的知识系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付文龙 单位: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唐备.浅析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5,(11).
[2]王博.新课改下义务教育课堂加强“移情性理解”的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
[3]刘忠东,蔡庆有,习军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下数学理解研究的透析[J].教育与职业,2009,(05).
第六篇
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祖国的艰难奋斗史,还可以体会到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光荣史。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我们祖国岁月的艰难,能激发我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在精神上产生一种动力,促使祖国建设愈来愈辉煌。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责任,学好历史至关重要,而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课,实现历史教学高效,也是我们必须研究、探讨的问题。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推进历史课改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历史老师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现代教学的角度出发,革新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适合学生提高和发展的教学方法,努力完成新课改任务,摒弃一些约束历史教学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顺利、高效开展。1.1与时俱进,实现历史知识优化。不能盲目地认为历史知识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一些历史研究新成果也在不断地出现,历史教材也随着发生着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就不能满足“啃老本”的现状,相反要不断地学习,汲取一些新知识的营养,否则就会受以前历史知识的桎梏,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分析和钻研新教材,立足新教材,重建历史知识结构。与此同时,还要与旧教材进行比较,总结归纳知识点的相异,以满足历史教学的需要。另外历史教师还要通过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并深化自己的历史知识,努力扩大视野,扩大自己的历史知识信息含量,增加历史知识的厚重感。只有这样,历史教学内容才能常讲常新,课本知识才能呈现出完整性和时代感,当然也会为下一步历史课改做好铺垫。1.2虚心好学,努力进取。如果把历史知识比作浩瀚星空的话,那么我们历史教师拥有的历史知识仅是几点星辰。历史知识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其精华和魅力是值得我们终生学习的。尤其是近年来时展迅速,科技也越来越进步,我们就需要静下心来去研究,去学习,在虚心好学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参加历史学科教研,去分析历史教材的变动,去研究历史教学的方向,去思考历史课改的动向。总之,“三人行,必有吾师。”历史教师要有虚心好学的心态,要有潜心研究的精神和气魄,教研活动要取众家之所长,要共同切磋,要以提高自己历史知识为目的,扩大自己历史知识领域为方向。除此之外,历史知识还要与兄弟学科学习,例如历史和政治学科联系紧密,通过了解和学习政治学科的发展情况,弥补历史学科缺处,促使历史教学的严密性。再有就是高中学生的思想趋向于成熟,思维也越来越敏捷,对问题的思考也很独特,常常会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这时教师一定要尊重并学习学生这些做法,因为学生的观点往往会成为自己教学的借鉴,在某些程度上会给自己很大的启发,对自己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很大的益处。
2改革教学方式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1在教学中,有效突出学生地位。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根本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愿望,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去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2.2加强学习合作,交流。针对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划分小组,把这些问题拿到小组中去讨论,去研究,这样小组的每位学生都有说出自己想法和认识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会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专注力,长此以往,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也逐渐增强,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例如一些类似这样的问题:“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遭到列强的侵略?这样的屈辱恰恰说明了什么?而现在的中国呢……”学生们讨论着,愤恨着,坚毅的表情显示了21世纪中学生的雄心壮志!这些问题的提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并以此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积极去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再有就是针对一些比较性的分析题和开放性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详细的指导和分析、总结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到了高三进行全面复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年代和事件进行分类记忆,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作者:左建锋 单位: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九中学
第七篇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要让讨论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在历史课堂中发挥作用,需要教师给学生们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教师要设置合适的讨论话题,讨论的重点要明确突出,联系实际展开讨论,讨论之后要跟进正确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成绩。
关键词:教学情境;兴趣;评价
一、课前历史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讨论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讨论的兴趣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借助于相关问题的探讨,不仅能够很好地展开对于一些有代表性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还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们对于历史事件的感知力。在展开讨论式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们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也能够让大家对于讨论的过程有更为积极的参与,这是保障讨论式教学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的基础。此外,教师要做好讨论话题的设置,这也是教学情境创设中的重要组成。要让讨论的问题更富针对性,能够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能够让学生借助问题的思考探究对于教学要点有更好的理解认识。课本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非常适合以讨论式教学的形式展开。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使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对于教学要点的理解与吸收。如在讲述“王安石变法”时,教师可以结合北宋时期出现的“三元”和“两积”的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设想王安石当时的身份地位,随后展开讨论。可以让学生们交流探讨: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采取哪些方法应对北宋的危机,同时,也可以让大家思考王安石变法中有何特色,那些政策能够稳固北宋的统治。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塑造出多重的讨论话题,激发出学生对于各种历史性问题讨论的兴趣。为了不偏离本节课的主题,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并且在需要时对于学生的讨论过程及一些观点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不仅能够帮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还能让讨论过程更有成效。
二、高中历史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有效地讨论
课堂讨论过程中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这与传统教学完全由教师掌控课堂不同,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可以安排分层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先明确教学任务与目的,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各小组再进行简要的概述,接着进行组间辩论。当讨论出现沉默时,教师别急于打破这种沉默,因为学生可能在积极思考,教师应等待合适机会再进行具体指引,如提问、补充材料等引导讨论有序进行。当学生讨论脱离话题时,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回归正题,免得浪费时间。当学生在一个问题细节上讨论不休时,教师应及时制止、引导,但是制止时要讲究策略,如引导学生变化思考角度,启发学生全面把握问题。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愉悦学生身心。讨论内容重点突出,想要让讨论式教学更好地发挥其效用,有一个关键点需要教师们重点把握,那就是对于讨论的内容要有合理设置。讨论内容应当尽量做到重点突出。可以是课本中的一些核心知识点,可以借助讨论的方法增强学生们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同时,教师也可以列举一些有参照价值的史料,可以是相互关联的史实介绍,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们形成更为连贯与系统的历史观。也可以是一些具有一定矛盾性的史料介绍,对于这类资料的讨论不仅能够充分引发学生思维,大家在史料真伪的辨识过程中也能够对于一些历史事件以及历史背景有更进一步的感知,能够透过讨论过程有更多收获。对于一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史料往往非常庞杂,然而,其中的真伪却需要有进一步的辨识。对于这类相互矛盾的史料的讨论不仅能够极大的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增进大家对于历史的认识。
三、在进行讨论时要理论联系实际,讨论之后要跟进正确的评价
讨论的内容可以更为广泛,不仅可以结合课本内容以及相关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一些社会话题展开讨论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更关心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也能够引导大家慢慢将学过的知识用于理论实践。联系实际展开讨论不仅是一种更为灵活的讨论式教学手法,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充分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是考察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以及知识面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总结评价是讨论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主要由教师完成,一般来说,评价多以鼓励、肯定为主。好的总结评价能强化学生记忆与理解,让学生冷静思考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自身不足,激发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形成学习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参与是否积极,表达是否流利、观点是否清晰等,并且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不一定每次都要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开放性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唯一结果。
作者:夏丽梅 单位: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
第八篇
[摘要]高中历史教育是基于人文精神的教育,此为高中历史教育之“道”。实施有效教学,引导激情思维,强化对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高中历史教育开出源头活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互通、多元包容,使人文培育和人文精神的阐发实现于高中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育;“道”;人文精神;有效教学
老子《道德经》第42章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道”,那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之“道”何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总体“布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1]2基于课程性质,为构建新的课程文化精神,《课程标准》又强调:“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情操,增强学生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潮流,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所以说,“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更应当重视透过历史的学习,开发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促进其人格的不断完善”。通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文”二字贯穿全文,培育人文精神、阐扬人文理想,此为高中历史教育之“道”。历史教学服务于历史教育之“道”,人格的升华和人文精神的张扬理应贯穿历史教学全过程。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历史教学一味地服从和服务于中考、高考,课堂教学中总觉得缺失历史教育的灵性和理性。即使有些课堂偶尔多一点活动,穿插一些“秀”的表演,那只是历史教学中的花拳绣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育。就历史教育本质而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绝对不可或缺,历史教育须尽量合理地发挥自身在人文教育与阐扬中的应有作用。高中阶段是从基础教育走向高等教育的衔接关键,是学生这个亚公民群体的人格型塑和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节点,高中历史教育理应在其中发挥极其重要的功能,从现实来看,高中历史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道”之一:恒久人文纵观中外历史教育,传授知识、强调美德、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成为各国历史教育和课程文化的恒久传统。二千多年前,我国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重大作用。孔子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强调“仁”和“礼”,而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仁”的基本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一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再进一步是“仁者,爱人”。由于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学术文化下移,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孔子这种鲜明的民主化和人文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兴起和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为华夏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奠定了基础。与孔子同时代的西方先哲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作为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才兼备的治国能才,教育必须为现实服务,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此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自己热爱的祖国和人民,致力于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对雅典公民素质的提高上。他穷其一生为那些想改变自身命运的雅典公民们不知疲倦地奉献着,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都是他教育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教育的对象。那个时代,一切可能利用的地方都是“有思想力的人成为万物的尺度”思想弘扬的平台;一切可以教育的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方法”的直接受益者。这些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芒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奠定了近代以来欧美教育理论发展的基础。现代英国,“有教育存在的地方,便有历史教育”。英国历史课程的设置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突出本国历史教育;历史课程独立设置,不与其他学科综合,但有自身的综合。英国教育部门认为以历史、文学、地理和宗教为主的人文学科理应成为一门以现实为中心的学科,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目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同时又能使他们看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处境。美国的历史教育则被纳入到由历史、公民、地理等有关反映社会问题的课程合并而成的“社会科”教育之中,把历史、公民课一起确定为社会科的核心课程,尤其是历史课,被称为“社会科之母”,它的历史教育充分体现美国特殊的国情和教育的个性化、人文化特点。1987年,布拉德利委员会对历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做出如下阐述:有利于培养和形成完善的人格;为参与公众生活作准备;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亚洲的日本同样非常重视历史教育。二战前,历史课在学校中一直单独开设,主要讲授日本史、世界史,但日本史是系统的,世界史却很零散。二战后,日本进行以“国际化”为导向的历史课程改革,其中心要求是使日本公民能够“自主地生活在国际社会中”。作为不断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一直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因此高中的历史教学特别强调培养能活跃于国际社会的日本公民的觉悟与素养。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规定教育以“促进世界大同”为宗旨,民国初年的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强调“以养成共和国民之道德为目的,注重独立自尊,爱国乐群诸义”[2]102。这些教育思想深深渗透到民国时期的历史教育。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曾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认为,历史教育当以学生的生活需要为主体;第二,当以平民的生活为中心;第三,政治家与科学家当并重。蒋梦麟为此还拟了一份中学中国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纲,其字里行间贯彻历史教学用以促进学生人文情怀增长和拓展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主旨,突出了历史教育所肩负的培养新国民的神圣使命。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历史教育,从1956年到本世纪初先后颁布了九个版本的《历史教学大纲》,作为历史教学实施的指南。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新时期以来第一个《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无论在具体的历史学科教学上还是在历史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了显著的变化,突出层次性、时代性和人文性。从2001年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到2003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拉开,再到2006年高中课程改革的进行,我国的教育面貌可谓是“天翻地覆慨而慷”,教育的改革和变化也深深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和国人思想文化观念的巨大变化。在这场教育变革的大潮中,高中历史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与发展,历史教育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和人文魅力进一步发挥出来。撞击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二、“道”之二:激情思维思维方式比知识更重要。也许今天教给学生的知识再过三年五载,学生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但是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却有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现今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体现多样性特质,能以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为学生选择和学习历史学科提供更多更大的自由空间,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地发展和人文情愫自如地滋长;同样地,高中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十分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这些课程理念和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具有更完善的知识智慧和拥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自觉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倡导灵活多样的有效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由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课程改革的内部推动,过去那种漠视学生独立思考权、选择权和个性权为主要特征的灌输式历史教育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而有效教学是实现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培育学生人文情怀的有效途径。如何实现有效教学?以“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即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层面得到拓展、升华,更重要地是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因为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试想:如果在45分钟时间内,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思考更多的内容,总结更多的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掌握更多的思维方法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一次次升华,最大限度地减少那些无效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环节,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不能仅在知识层面上想点子。如何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而达到思维方法等基本能力的强化训练和学生人文情感的提升?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加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在“精”字上下功夫。精选精讲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传授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能“一课一得”,并在获取和甄别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己学习知识的灵感。二是加快完成任务的速度,对于一般知识在“快”字上动脑子。让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快速阅读、快速背诵、快速思考、快速归纳、快速质疑、快速答问”等形式,腾出时间对问题和结论深思熟虑、反复推敲,逐步使学生达到快中求好、快中求准、快中求深。三是增大教学步伐的跨度。高中历史课程的编排打破初中课程编年次序,分成三个必修学习模块,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专题以及六个选修模块,加上时空跨度很大,很多学生难以适应。这需要在“压缩”和“跨越”上想办法。所谓“压缩”不是压缩教学内容而是教学步骤,三步并成两步走;“跨越”就是某些结论不由老师直接给出,而是有意识地留下空白,实行空白教学,由学生“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朱熹语),把主动权、选择权留给学生,赋予教学过程更多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四是注重发散性思维方法的开发和训练。发散思维是一种广开思路,不循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探究问题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法。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高低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恢弘壮阔的古今中外历史给予了学生太多太大的发散思维空间,为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一方面积极创设与学生心理相容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超常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另一方面以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积极推动信息由单项传输为多项传输,辅以反向、联想、类比、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多维思维能力。
三、“道”之三:阐扬人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到:“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3]167从马克思的论述联想到现在的学校教育,虽然受动性学习会带给学生苦痛,但这正是他们走上社会即将经风雨见世面的准备,是他们成人后抗磨难、历挫折的预演。人生的道路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人性在寻找幸福伊甸园的历程中是不可能处处鸟语花香的。学校教育正是通过受动性学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意志,锻打学生抗压的筋骨和魂灵,从而铸造学生成人成才的人文精神和人格魅力。山东省著名教育专家严清曾说过:“人性的最高境界———自由的实现,是教育的终极愿景和无上价值。”教育理应要培养这一最高人性,理应让受教育者以自由为追求,以自由人性为最有价值的获得,让受教育者摆脱功利、超越异化,最终为自己、为他人更为人类带来福祉。作为回归人性之重要途径就必须提倡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几百年来,人文精神在影响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高中课程改革以来,在人文精神指导下,历史教学较以往更加关注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转变,关注学生主体存在和学生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历史学家,而是让学生接受不同文明的熏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掌握历史思维的能力。历史既是最典型的社会科学,也是典型的人文科学。人文科学强调人的本质在于人文精神,必须以行动把自己所领会的文化价值体现出来。著名的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说过:“历史教学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紧要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4]369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由此看来,历史强调理性和思辨性;人文精神则强调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强调其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理解和宽容、自由与责任、关怀和慈爱,所以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具彰显“真”“善”“美”的精神价值,两者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那么,面对时代的呼唤,高中历史教育应该如何进行人文的阐扬呢?第一,在具有很强人文色彩的教学内容上,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要突出人文的特性,要挖掘其对学生影响深刻的文化意蕴。诸如那些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既要从教学形式上加以突破,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师生的多维交流延伸拓展。第二,要以文明的观念和视角来阐述和分析解读历史。作为现代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三大史观之一的文明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地位非常显赫。从文明视角考察和阐述历史,在各种文明发展的线索和规律、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人文的审视点,去阐扬历史中的人文特质,开掘历史发展中涵盖的内在思想和趣味,而不是把历史教育流于表面化和空洞化。第三,鼓励学生敢于探究质疑。人文精神的重要品质之一就是包容性和多元性。具体而言,在历史教学中,要抛弃“惟师论”和“惟教材论”等权威性,允许学生打破框框条条,提倡学生利用相关史料进行言之有理的多元化探究,鼓励学生之间争鸣,这是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品质的客观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精髓和实质。历史是树立人文精神大厦的基础。因此,结合高中学生生理和心智特点,应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亲近人文,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能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和“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高中历史教育所肩负的使命虽然无法“一肩挑尽古今愁”,但每位高中历史教师都责无旁贷。
作者:钱要武 单位:铜陵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汉国,王斯德,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9.
- 上一篇:初中历史微课教学策略探讨
- 下一篇:高中历史课堂教师用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