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历史教学设计与思考

时间:2022-06-27 02:48:14

导语:普高历史教学设计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普高历史教学设计与思考

一、借“名言”导名家变法

课堂导学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正如有人说“:好的导学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选修课的导学有其特殊性。由于选修教材各专题各章节的内容相对独立,前后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在设计《王安石变法》一课导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本人选择了紧抓变法的精髓所在。本人引用了2008年“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总理回答“关于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素质?”时的回答。他说“: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他引经据典的提到了王安石“三不足”论断,非常巧妙地讲出了作为领导要有改革精神。所谓“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害不必畏惧;“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须顾忌;“祖宗之法不足守”指的是前人制定的法度若不适应当前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温总理认为,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往地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畏、不恤、不守的改革精神走下去,中国一定会再次崛起,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由温总理借名家名言谈改革导入北宋的王安石变法,自然、贴切。它既关注到时政热点与政治学科的紧密联系,又能借鉴岳麓版教材的优点,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实现了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引“诗词”知变法艰辛

在教学中,本人尝试从王安石的诗词中去寻找变法的踪迹,从其不同时期创作的《北民》《元日》《商鞅》和《梅花》四首诗入手,再现变法的艰辛历程。首先,引用变法前王安石所作的《北民》一诗:“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教师引导学生从诗中了解变法前北宋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现状,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得知河北民的六苦:养家苦、赋税苦、边患苦、灾害苦、徭役苦、南逃苦。接着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当时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可以从北宋中期的“三冗”问题入手,知道由于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庞大,造成了“冗官”、“冗兵”,“冗官”、“冗兵”又导致财政赤字,从而出现了“冗费”。“三冗”问题导致国家的“积贫”和军队战斗力的“积弱”,于是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北民》一诗恰能充分体现作者的忧患意识,也为其日后改革提出了一条思路:解决农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军事力量,稳定社会局面。接着,引入王安石的另一首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写于改革开始,诗句轻松明快,让人误以为诗句写的只是春之喜庆。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新桃”暗喻什么?“旧符”又指什么?诗中的“新桃”实指新的改革,“旧符”则是旧局面的比喻。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元日》就是通过对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发作者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在介绍王安石变法措施时,教师可以设计若干小问题,如变法内容中哪些措施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哪些措施能减轻农民负担?哪些措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哪些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让学生讨论,逐一分析,得出回答。紧接着,又引用《商鞅》一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这首诗给人凝重感,让人压抑。本人着重以最能兼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的青苗法为例,让学生思考该法实施的最初设想,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及其原因。王安石变法规定:在青黄不接时,国家借贷农民利息的标准是年息两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两千。王安石最初设想是通过青苗法来减轻农民负担,既可以保证农时,又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层层加码,原本给农民的低息贷款,变成了一种官府垄断的高利贷,有些地方借贷利息竟高达原来的35倍!利息高不说,手续还麻烦,每道程序都要受到贪官污吏的敲诈盘剥,结果老百姓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正如司马光所言,“不取诸民,将焉取之?”由于变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触犯了许多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变法阻力重重。面对压力,王安石没有退缩,而是自我激励,要以商鞅为师。这充分体现了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体现了他的政治改革勇气和不屈精神。最后,再引出王安石晚年的诗作《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一词是作者心境的写照,这时王安石已从政坛上下来,不问政事,也不能问政事,于是醉心于风景之中。外人称其高雅超脱,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不过是无奈的人生装饰。“凌寒独自开”,恰是作者远离政治,晚年独处的真实写照。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却反映出作者在处境最艰难最无奈时,仍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保持“孤芳不变”,保持着政治家应有的一种高尚节操。

三、拟“评说”思变法得失

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历来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晚清以前近800年,人们评价王安石变法是“祸国殃民”,认为各项新法是聚敛之术;二是梁启超在20世纪初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本人拟用前人对变法的不同观点来突破本节课难点,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结合所学知识,寻找到一把解惑的“钥匙”。关于人物评价,本人注重学法指导,先让学生回顾必修Ⅰ中学过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如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辛亥革命的评价等,指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评价的主要标准: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对照三条评价标准,让学生做到有理有据,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来看,当时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而是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问题,这就决定了王安石变法的性质不可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而只能是社会关系的调整。从材料可知,长期以来前人对王安石变法都是否定的,认为他是“祸国殃民”,而到了近代,梁启超一改数百年对变法的否定,充分肯定了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保甲法等措施,认为“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是因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变法、改良图强的思想是与王安石富国强兵的思想一脉相承的,这已成为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要求改变屈辱现状,学界形成的一种共识,也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因此对人物事件评价,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评价。

作者:吴勇工作单位: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