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4篇
时间:2022-06-27 02:31:34
导语:高中历史教学论文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对教学案进行改革
教学案的出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标志,它引导课堂教学从“教中心”向“学中心”的过渡。但遗憾的是,教学案在一些学校的具体操作中发生了严重的“异化”,即“沦落”为应试教育的捕兽“陷阱”。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我经过认真的反思,对教学案的设计和使用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实现了几个转变。即教学案的编写由教师编写到学生编写;教学案的练习由教师出题到学生出题;教学案的批改由教师批改到学生批改。这就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了尊重差异性,实现了开放性、互动性、创新性的结合。
二、让学生担任教师助理
如何进行新课改,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我提出让学生担任教师助理的大胆设想,并付诸了实施。在所任教的班级里我把每六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经过民主推选和教师考核的办法,选出一名能力强、有责任心、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师助理,教师举办培训会,并为每位教师助理颁发聘书。在学期即将结束时对教师助理进行考核,并给优秀的教师助理颁发荣誉证书。教师助理的出现,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也极大地解放了教师。学生通过他们的代表———教师助理,全程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学生教师助理的出现,使学生朝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管理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实行开放课堂
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论述3篇”得出结论: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打造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真正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具体步骤是:
1.课前分发教学案。学生自主完成“我的归纳”部分,理清思路,找出疑难点,记录在学案“我的疑问”部分。
2.学生自己编制预习反馈练习,组内两两合作,交换检测,然后交换批阅。
3.课中前15分钟,组内讨论。教师助理负责组织本组学生讨论,主要是解决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教学案“我的疑问”部分。对于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实行组间开放课堂讨论。
4.课中15分钟,组间讨论,实行开放式课堂。学生可以在教室随意走动,到其他组讨论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每组教师助理汇总,填写学生疑问汇总案。
5.教师用5分钟总结。主要解答本课各组记录的疑问汇总案的问题,即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
6.最后5分钟进行巩固练习。练习由学生自己编制,两两交换答题,交换批改,每组找出较好的问题在全班展示,共同解答。
7.教师助理每节课要对本组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点评、记录。课下,教师助理收缴学案,并填写学生自主学习评价记录,反馈本组学生的信息,教师下节课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课堂改革,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足10分钟,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开始是组内讨论,然后是组间讨论,教师讲解的只是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探索、解疑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本教育理念,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让课堂真正“动”了起来,真正确立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的地位。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探究与解疑,课后积极做好下节课学习的准备,形成了一套学生全员、全程、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以生为本的3A(All-Activate-Actively)教学法。
作者:韩昌盛工作单位:安徽宿州市泗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
1.优化作业模式
校本作业设计为两个模块,即自主学习与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帮助学生将预习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阅读教材、识别关键词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提纲,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力提升包括两大题型,即选择题与材料题,突破教学重难点,充实教学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校本作业一课一练,扎实地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双基。
2.优化作业内容
(1)目标性原则
参编教师应仔细研究考纲、课标要求,研究重庆新教材高考命题特点,把握规律(选修教材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情况),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及策略,明确教学目标。研究高考题发现,选修教材内容涉及20分,且三本选修均有所涉及。其中选修一(改革)占10分,选修三(战争)占4分,知识相对比较孤立,选修四(人物)占6分。考试方向更侧重于客观题,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落实基础知识,而且千万不要舍弃孤立的知识点。这一点尤其是在后期复习中尤为重要。
(2)层次性原则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校本作业的编写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校本作业的编写应注意基础性与拓展性相结合,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能力。因此,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仔细对学情进行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试题的难易程度应该有梯度性的体现,既要落实基础,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体现新课程对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凸显学生水平。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启蒙运动”能力提升模块第一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答案选C。本题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异同点切入,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此考点也可从人文主义内涵的联系与区别的角度来考查比较分析、理解能力。
(3)联系性原则
校本作业应是课堂的补充深化而非附庸,因此在校本作业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教材与校本作业的关系,既能巩固强化基础知识,又能弥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学的不足,千万不能割裂开来;二是注意新旧知识、古今中外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校本作业的编写要从宏观上去把握,为学生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能力提升模块第六题:材料一“:仁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材料二“: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苏格拉底该题从中西思想角度对比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内容及其不同影响,学生应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适量性原则
校本作业的设计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生负担,因此题量的设置应适中,不能过于泛滥,关键是少而精,试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出做历史试题的规律和方法。如:做选择题时常用的“排除法”,有三种情况:一是排“错”法,对有绝对的副词或者时间的副词的选项,要特别敏感,要特别慎重;二是排“正”法,把说法正确的排除掉即可;三是选项与考查内容无关,故意转移话题。在校本作业中应当适当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能力提升模块:第六题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答案选B。选项A、C中的“还不大“”并不”属于含绝对副词选项,可排除,且选项C、D与本题主旨不符,亦可排除。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校本作业的编写一定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地提升学习效率。校本作业的编写也只有落实目标性、层次性、联系性、适量性等原则,其实施才会真正具备实效性,从而实现校本作业量的积累、质的飞跃。
作者:杨娇工作单位: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第三篇
一、三维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即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1]根据这段表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四个推论:“知识”“能力”“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并列的关系;“过程”只是作为工具或手段的过程,而非期望的结果(即目标);方法目标是指(或主要是指)史学方法而非一般学科通用的方法;三维目标不可分割,紧密联系。什么是知识?历来就是众说纷纭。《中国大百科全书(精粹本)》认为知识包括事实、规则、规律、方法和理论。[2](1836)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按照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观点,最高的知识是关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德,即“对真正自我的洞见”,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非常类似。可见,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涵盖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知识,应该是指狭义的知识,是与“能力”“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相并列的概念。所谓方法,既指方法论,也指具体的方法。方法论包括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历史学科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属于历史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属于逻辑的方法。从具体的方法来讲,史学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田野工作法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等似乎也可以纳入其中;再等而下之,史论结合法、二重证据法等也属于具体的方法。当然,历史研究中的史学方法过于专业,不必要也不可能全部为中学生所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方法,应该是指历史教育中的史学方法,与历史研究中的史学方法有关,但绝不能完全等同。具体的探讨我们留在第三个问题中进行。三维目标是一体的,强调这一点,可突出教学的整体性。但是,三维目标又是有区别的,否则一维即可,不遑多事。那么,三维目标究竟如何体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呢?笔者把“知识”界定为历史本体论的范畴,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举凡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认识,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制度、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历史分期、历史规律等,均可归结为历史知识。它反映的是人类对“历史是什么”的认识,这种认识无限地接近真实客观的历史,却难以与之完全一致。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通过思维进行的。举凡与历史思维相关的,如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均可归结为历史认识论的范畴。它所要解决的,是认识如何成为可能、如何有效认识历史的问题。将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区分开,是人类主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表现,能促使人类更加有意识地去把握客体、认识自我。学生学习历史,不同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侧重个体的角度)和公民教育(侧重社会的角度)。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生最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要解决的,是现今学生借着过去事迹为媒介的自我认识。如果说知识目标是“求诸外”,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返诸内”,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桥梁。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就是学生通过把握客体、完善主体而达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与平衡。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本体存在的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作为目标存在的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一回事。作为本体存在的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主语是历史人物。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与方法,对人类、国家、民族和个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本体的组成部分,因此可归属于“知识”目标的层次。作为目标存在的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需要形成的能力与方法,对人类、国家、民族和个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属于“能力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历史人物为人处世的能力与方法,对人类、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年轻的学子们来说不无鉴戒之功效,可作为学生达成“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材料与基础,但是它们自身并不能等同于“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如何构建“方法”目标体系
如前所述,方法可以成为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此“方法”为史学方法。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方法,如阅读教科书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虽然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也是历史教师应该关注并予以实施的,但从理论上讲不应作为历史教育中的方法目标而出现。历史教育中的方法目标,也不能完全照搬专业的史学方法,而应该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从中筛选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来,构建出中学历史教育的方法目标体系。这种方法目标体系,不必如史家成一家之言,而应吃百家饭、着百衲衣,采众家之长;不必逻辑严密如金箍铁桶,而应切实为学生成长之所需且有实践之可能。依据这样的原则,在借鉴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3],左半部分为能力,右半部分为方法。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2](1046)方法则是“解决思想、说话、行为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4]能力较为抽象,方法比较具体。根据我们的常识,如果学生善于用具体的方法来攻克难题,那我们也就常常可以判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因此,笔者将能力与方法关联起来,以使能力不至于失之空疏,方法不至于沦为技巧。在能力与方法的分类上,笔者提出了三种能力和十四种方法,依据的标准是学生思维的对象———史料、史实、结论。毋庸讳言,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对于史料的理解是否充分、是否得当,关系到后人能否从历史的痕迹中勾勒出历史的脉络,品嗅出历史的气息。因此,学生应该懂得处理史料的基本方法:如史料的分类,不同史料的特点及在应用中的陷阱,区分事实与观点,挖掘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至于对史实的解释,当然也是历史学习的魅力所在。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一些历史教师变身为史料讲解员,没有史料就不会讲课。因此,如何富有想象力、富有逻辑力、富有感染力地解释史实,理应成为教学目标之一。解释的方法多样化,如历史主义、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历史唯物主义、各种史观。至于构建结论的方法,是希望学生懂得做出结论要慎重并有一定之规,能做到史论结合、史论统一,能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认识。
三、“过程”能否成为目标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过程与方法”就是生成性目标。这种说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生成性目标(evolvingpurposes)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斯滕豪斯提出的。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过程取向的目标,关注的不是预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提出的相应目标。斯滕豪斯认为,教育由四个不同的过程构成。它们分别是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取、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如果说前两个过程尚能用行为目标陈述的话,那么后两个过程则是无法用行为目标表述的。他认为,设计教育活动时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加以展开。“生成性目标”强调过程的不可预测性,强调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不断产生教学的目标。生成性目标要求教学是开放的,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生成性目标因为不是预设的,因此事先无法规定,也就无法陈述。但是,生成性目标要求教师设计出开放的教学活动,以便能够有足够的教育空间产生出有意义的教学目标。由此可知,在斯滕豪斯的本意中,生成性目标强调的是目标的生成性,即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而非预设的,至于目标自身,仍然是价值观和方法论,而不是“过程”。换言之,过程中能达成某种价值观或方法论,这不足以论证过程本身即目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过程只是工具和手段;只有当过程自身蕴含某种价值且必须为学生所学得时,过程才能成为目标。现代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以产生式来表征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所谓产生式(production),是一种“条件—行动”的规则,“如果怎么样,就怎么样”。在历史学习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性知识是必要的,是其恰当运用陈述性知识、灵活选择策略性知识所必需的。历史真相的发现虽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但绝非唯一目的。从历史学习中获得思考问题的程序与策略,也是不可或缺的。所谓过程,是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4](525)在历史学习中,历史思维所经过的一般程序,亦即历史思维过程,应该成为目标。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是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习得的程序性知识才是目标。
比如说,在分析一项历史文献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考虑以下六个问题:(1)该文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作者是谁?(3)写于何时?(4)写于何地?(5)写作缘由?(6)为什么该文献在整个历史背景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将之概括为“历史文献分析六步法”,这种分析方法应该为学生所熟练掌握,这样学生才不至于沦为历史文献的奴隶,而成为驾驭历史文献的主人。很多教师在讲《》时,喜欢引用这段材料: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在分析史料时,教师将文言文变为白话文,归纳中心大意,最终引导学生得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个结论。如果我们按照“历史文献分析六步法”来分析,却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内容:变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光绪皇帝勤政、民主。作者:梁启超,当事人之一。何时: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何地: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时而作。缘由:海内外的舆论大多指责康、梁(康有为、梁启超———编者按)误国。康、梁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他们还力图争取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光绪皇帝。地位:这样特定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启超的话。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定论。和同时期的其他材料作比较,我们会发现,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这也是学术界公认的观点。总而言之,梁启超的叙述夸大其词。对此,梁启超自己也是承认的,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5]后代学者也认为:“《戊戌政变记》实为康梁应急的政治宣传品,而非纪实的信史。梁启超介绍的有关史事时,不仅仅关心历史的真实,也考虑自身所属的政治派别的现实利害。这种动机使得《戊戌政变记》的描述带有康梁固有的党派色彩和偏见,也使以其为蓝本的史的基本叙述框架潜藏着一定的风险,研究者的视野与价值标准可能为康梁所左右。”[6]
既然如此,我们学习这段历史,是不是就要完全抛弃这段史料呢?不是的。现代史学理论认为,史料中的主观性也是有价值的。以梁启超的这段史料而言,梁启超写《戊戌政变记》时的心态,本身就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客观历史。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知,在分析史料时遵循一定的程序是有价值的,是学生学会批判思维、不为史料所惑之所需,因此理应成为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再比如,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独立思考?要不要有一个基本的、学生能操作的思维过程?比如,面对一种新颖的观点(或材料),学生该怎么办?从哪一步入手?如何得出自己的结论?笔者试着提出“批判思考四步法”:(1)该观点(或材料)的作者、背景与动机是什么?(2)有无与之相反的观点(或材料)?(3)有无与之类似的观点(或材料)?(4)比较、归纳你所搜集到的观点(或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以上内容,仅限于论证历史思维过程可以成为目标。由于历史思维过程的开放性与复杂性,笔者难以一一列举可以成为目标的历史思维过程。在课程标准中,也没有这个必要罗列历史思维过程目标。笔者只是提出一个原则: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必须从具体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入手。过程(程序性知识)即规则与步骤,无规矩不成方圆;而方法(策略性知识)则是固定程序的灵活变通。高中历史教育目标是一个大问题,以上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因学识所限,粗漏之处必不会少。之所以不揣浅陋提出来,是因为历史教育中急切需要将过程目标明确化、能力目标体系化、方法目标具体化。如果这篇小文能对高中历史教育目标的探讨有所裨益,余愿已足。
作者:张汉林工作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第四篇
一、给予充分的阅读时间
在进行历史教材的自主阅读的时候,首先要给予一定的时间保障。时间不宜过长,阅读的内容也不宜过多,最好是和教师教学的内容同步,在教师讲解之前先进行一次通透的阅读,教师讲解过之后,再进行第二次阅读,这次阅读要读两遍左右,经过作业练习之后还要再进行一次阅读,这次阅读也要读两遍左右,对出错的地方要加深记忆,同时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最后,就是在学习过一段时间后的复习阅读。
二、对教材的阅读要做到精读
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时候,精读都是学好这门课程的捷径。精读就是要对教材的每一个段落都进行阅读,阅读之后要按照从主到次的顺序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原因、过程以及结果和给后人的影响与启示等都要分别归纳出来。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历史知识和其他的学科进行结合和参照,从而更加全面地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三、教师要做一个良好的指引者
教师的指引作用是发生在多方面的,既包括指引学生走上良好的阅读习惯之路,也包括及时地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指明正确的阅读方法,即对每一章节引言的阅读。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引言,其实是富含了丰富的内容的。既能够说明本章知识所涵盖的重点,也能说明这些知识所涉及的和各个国家有关的内容。通过对引言的阅读,能够基本上了解这个章节在内容上的安排,然后根据自身的时间和理解能力,恰当地安排自主阅读的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总而言之,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高中的整个学习以及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历史教材本身的特点,加强培养高中生的历史自主阅读能力。
作者:刘冬红工作单位: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
- 上一篇:班级管理工作论文7篇
- 下一篇:普高历史教学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