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个案分析

时间:2022-06-07 04:16:16

导语:高中历史教学个案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历史教学个案分析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举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得以完善,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准确理解和把握三省六部制对于落实课程要求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案例一:一位有6年教龄的年轻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勾勒出中国古代中央权力体系变化示意图。如下:三公九卿(秦朝)→三省六部(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省(元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军机处(清朝)示意图的设置简洁明了,对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古代中央权力的发展趋势是有帮助的。但当示意图呈现在白板上时,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取代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了吗?老师非常肯定地回答到,是的。这里就有一个疑问,是三省六部制基本取代了三公九卿制的职能?还是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三公九卿制消亡?示意图上无法反映,老师的回答看似肯定实则有错误引导之嫌疑。那么事实呢?“太尉一人,正一品。司徒一人,正一品。司空一人,正一品。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唐六典》卷一《三公》)。这就是说隋唐时期仍有“三公”,“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和司空,但不是秦朝的“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唐朝的“三公”级别很高,都是正一品,高于当时三省长官宰相的级别,“三公”只是“论道之官”,务虚不务实。名义上是“无所不统”,实际上是“无所统”、“但存其名位”的荣誉职务。正因为隋唐三公只是“但存其名位”的荣誉职务,所以没有僚属,没有办事机构。隋唐时期三公已沦为没有任何实权的荣誉职务,实权掌握在三省的长官手中,这与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职权的演变趋势是一致的,符合我国封建社会的一般规律,即级别最高的职官,往往是没有实权的荣誉职位。

案例二:一位教龄10年的老师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的解释是,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那么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就有三位宰相,这就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只有一位宰相的中枢权力体系,使相权一分为三,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这种对三省制的表述看似合乎逻辑,特点一清二楚,实则也是有悖历史事实的。唐初,继承隋制,以尚书的尚书令一员、门下侍中二员、中书中书令二员为宰相,这样三省的宰相至少有五位而不是三位。“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尚书令一职只是官职而未实授,尚书省的副手左、右仆射代行尚书令的职权,左、右仆射同为宰相。在我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把官位循资而升看作是一般原则,即使你是饱学之士,但官位级别较低,也不得参与国家大政,资位较高者往往保守持重,小心谨慎,缺乏祛除积习之勇气。更为重要的是三省长官“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为名,让其他级别低的官吏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义成为宰相。宰相人数增加,有时多至十多人。宰相成员的增多,既便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又使之互相牵制互相制约,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这样大大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了皇帝大权旁落。

案例三:一位教龄15年的市级学科带头人在说明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时,总结如下: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这种表述不谓不对,也不能说是表述准确。人教版《历史》必修Ⅰ对此的表述为“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这位老师的总结显然是依据人教版教科书的表述而做出的理解。岳麓版《历史》必修Ⅰ教师教学用书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表述为“中书省(制诏)→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人教版教材和岳麓版教师教学用书对唐朝“三省”表述的最大区别在于中书省的职能不同,人教版教材的表述是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岳麓版教师教学用书的表述是中书省是制诏机构。而事实上,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记载: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政事堂为众宰相的办公会议场所。唐初开始设政事堂,说明唐代的决策机构采取集体办公形式。自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至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设于中书省,为宰相议决军国政务的最高国务会议;自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后,政事堂成为皇帝之下的最高权力机构,且以“中书门下之印”副署皇帝所发文书,有牵制皇帝之权。我国国学大师钱穆也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这就表明在唐朝初年三省均参与决策过程,而不是中书省掌握决策权,门下省只有封驳审议权,尚书省只有执行权。政事堂最初设于门下省,后移到中书省。这一事实,又表明门下省、中书省长官的决策权逐渐扩大,尚书省长官的决策权逐渐缩小。天宝年间,尚书左右仆射都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照例都不是宰相,但官品仍高于中书令与侍中,尚书左右仆射的职权只是督责百官执行政令,不参加决策过程,参加决策的是门下省的侍中与中书省的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尚书省长官最终退出宰相行列。史实表明,唐朝初年三省参与决策,后演变为中书门下参与决策。为此笔者认为对唐朝三省制下决策权的理解应表述为决策权由中央机构集体行使,决断权由皇帝掌握比较适宜。那么,唐朝天宝以后三省的职能分工又是如何呢?《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记载:“尚书省……令总领百官,仪刑端揆。凡庶务,皆会而决之。……掌统理六官,纲纪庶务。”“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缉熙皇极,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务,所谓佐天子而统大政者也。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此其大较也。……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中书省……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人。入则告之,出则奉之,以厘万邦,以度百揆,盖佐天子而执大政也。……凡邦国之庶务,朝廷之大政,皆参议焉。……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中书省长官与门下省长官虽然都参决军国之务,都是宰相,但两者又有分工:中书省负责草拟诏敕(主要由中书舍人承担),门下省掌审议诏敕(门下省的给事中还拥有封还诏书的特权)。尚书省为最高的行政机构,尚书省长官虽退出宰相行列,没有决策权,但尚书省仍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国家政令的下达与监督执行仍由尚书省负责。这么一来,三省之间就存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相权的进一步被分割与三省的相互配合、互相牵制,实际上反映了皇权与相权既有其互相依赖的一面,又有其矛盾的一面。从史料分析来看,岳麓版教师教学用书对唐三省职能的表述较为准确。

作者:臧新军工作单位:酒泉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