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史料教学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07 03:47:45

导语:高中历史史料教学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问题研究

在岳麓版选修课本《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课《先师孔子》中,在讲述“克己复礼”时,书中引用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来陈正名之理。这段话来源于《论语•子路篇》,是孔子根据当时卫国混乱的政治状况提出的一个建议,孔子认为卫国治理国家的第一步一定是先正名。这是由于卫国卫灵公在位时,立其子蒯聩为太子,但蒯聩不满卫灵公宠姬南子淫乱专政,欲杀之,未果,出逃到晋国。之后卫灵公便让蒯聩之子蒯辄继位。在卫灵公去世后,蒯辄继位,即卫出公。此时晋国要求护送蒯聩回国继位,蒯辄派兵抵御,。此后,卫国便陷入了蒯聩与蒯辄父子之战。父子相争,这在孔子看来是不合乎于礼法的。所以孔子提出卫国应当先正名,此处所说的正名即是调节二者之间的父子关系,改变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关系。如果名不正,则言不顺序,言不顺序,则政事不成,政事不成,则君不安于上,风不移于下,是礼乐不兴行,则施之政事皆失其道,则有淫刑滥罚,故不中,刑法枉滥,民则蹐地局天,动罹刑网,故无所措手足矣。

这里孔子所说的正名不仅是正名分,更是正责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应当各司其职,每个社会角色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社会才能够保持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面对上述史料,教师的引导便至关重要。有些教师会一笔带过,有些教师则能利用这些史料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所以史料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分析。当然,对教材中史料的分析离不开历史教材本身。那么,结合史料以及教材解析,教师就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史料进行评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正确的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首先,教师应当关注教材所引用的史料是否具有完整性。例如,《先师孔子》当中的这段话,教师应先找出其出处,并查找不同书籍对同一段话的解析。那么,很容易了解到此段话来自于《论语•子路篇》。再通过不同版本书籍的对比,能够发现这段话虽然完整地说明了正名之理,但是它并没有完整的引用原文。虽然《十三经注疏》或《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段话的点逗不尽相同,但是相同的是,这两种点逗方式都将“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与其引用部分合为一句话,所以虽然从语义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完整的,但是从原文的角度出发,加上这句话,引文才是完整的。引文是否完整关系到对整个引文的理解是否断章取义,教师应当特别注意。其次,关注教材解析与引文本身意义是否相符,结合上下文,探究引文与教材解析之间是否得当。

例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段话,被放在孔子“克己复礼”这一标题之下,旁边配有的文字解释是这样的:为维护“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所引用的材料陈述了正名的道理,所以这里的引用是合乎于教材的。但是同时,教材上文的解释当中,又提出了“礼”是指周礼。在小字部分的解释中又提到周礼是周朝人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是经过周公修改后制定的一套以宗法分封为基础的礼制。这种将孔子所提倡的“礼”直接等同于周礼,学生很容易结合上下文,认为正名是维护周礼,即周朝人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礼”的思想产生误解,而且也使孔子的形象变成了一个一成不变、守旧的形象。众所周知,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各国纷纷扰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周天子早已衰微,各诸侯国国君的权力也多转移到了臣下、大夫甚至夫人手中,原有的周礼体系已经近于崩溃。就连孔子自身也并不认为周礼是尽善尽美的,是完备的,所以孔子这时候所维护的“礼”,其本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精神实质不变的情况下,在周礼的基础上有所损益的“礼”,也就是说周礼是有所变革的,它体现的是一种有序的社会秩序,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君臣之间的关系,孔子反对愚忠,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理解就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孔子所认为的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因此,正名的思想既然是在春秋时期提出的,那么这时候维护的“礼”就不仅仅是指周礼,而是在周礼基础上有所损益的“礼”,这二者的概念是不同的,不能统一而论。所以在教学过程必须向学生强调此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礼”有更深刻的理解,不至于产生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注意课文内容的排列方式,从学生的思维习惯方式出发,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正确的引导,排除思维的误区。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历史教师由知识型教师过渡为学者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的标志性特点是具有研究精神。研究精神与史料教学相结合,便体现在对史料的探究上。对史料的探究归根结底是要将史料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搜集史料的同时,应该对单个史料作充分研究,在理解史料与课文内容关系后,对史料进行筛选,选取的史料应该利于学生理解其所学的知识点。然而,在史料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史料教学的目标性,分清主次矛盾,明确史料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性内容,不可陷入纯粹的无止境的史料考证中。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面对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来愈高的情况,应当重视史料的价值,合理的运用史料,适当考证,避免断章取义的现象,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出现思维偏差所引起的知识性错误,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结果,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分析史料。

作者:占素娇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