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论述3篇
时间:2022-06-07 03:07:46
导语: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论述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活用教材
长期以来,历史课总是给人严肃、严谨的教学印象。因为所谓历史便是讲过去发生的事情。也正因为历史是已经有定论的史实,所以对于一般人,特别是学生就很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怪圈。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首先就会接触到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课便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到王位世袭”,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王位和朝代更迭形式的转换。无论是普通的历史教师还是专家学者,都知道这一制度在历史上地位的重要程度,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他们要学习无数知识中的一个小点而已。所以教师如何能将这一课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传递给学生就显得十分重要,要让学生知道这个知识的重要性并且主动想去了解才是成功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进入正式讲课之前播放相关的并且脍炙人口的有关历史剧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发现王位继承形式的变化,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历史教材不单单是教科书,许多影视资料也是很好的教材,并且传播更快,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活化历史课堂
历史课常常被学生冠以“枯燥”的标签,其实这并不是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知识,而是教师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模式所导致的。历史确实是要铭记在心,特别是给民族带来威胁和伤害的历史更要铭记,但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记住便是历史教学要不断探索的。例如“:抗日战争”这一课,这是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一次战争,每个中国人都要牢记在心。所以教师不仅要进行传统的课堂讲授,更应该将课堂搬到历史博物馆、英雄纪念馆。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不失为学习抗战历史最好的去处。假期还可以组织学生去革命红色胜地夏令营,让学生真切感受历史中的血雨腥风。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找到的,也不是找到一种方法就能一劳永逸的,作为教师必须紧跟时展的脚步,将历史融入现代的浪潮,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魅力,真正爱上历史课。
作者:杨琛工作单位:重庆市城口县中学校
第二篇
一、为学生精心设计讨论的命题,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课堂讨论需要一个适当的命题,学生只有围绕着固定的命题进行讨论,教师才能够顺利地控制课堂秩序,也能够限制学生探索知识的范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不至于使学生在知识的查找和运用中显得迷茫。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最好的接生婆,能够帮助新思维的诞生。”教师要为学生设定良好的命题,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在命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用更加新颖和有趣的命题来激发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兴趣。当然,无论怎么新颖和有趣都要限定在历史范围之内。教师的命题可以是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或是一些重要的历史现象,运用这些热点的话题使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开展激烈的课堂讨论。为此,我们在命题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命题要具有综合性。看似简单的课堂讨论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在课下付出大量的心血去搜集资料,如果讨论的命题十分简单,收到的效果和师生的付出就会不成比例,这样就会大大地打击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为此我们的讨论命题必须具有强大的综合性,能够包含更多的历史知识,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变得系统化和明朗化。例如,我为了能够让学生打破教材章节的设置所带来的知识分割现象,就根据《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的一些内容设置了这样的命题———就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所表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动性和革命性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把相关的知识归纳和总结在一起,使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和网络化。
2.命题要紧密练习各学科知识。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历史更是如此,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当时的政治思想引起的,最终也会改变政治思想。也就是说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拥有密切的联系,同样,历史和语文、地理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在开展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命题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科间的联系,将命题的角度延伸到其他相关的学科和现实生活中,促进学生迁移自己的思维,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或是借鉴其他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及运用历史知识,这样就会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推动学生思维的成熟和发展,更加富有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苏联的共产主义政策、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我国1958年的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政策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这些历史经验中得到教训和启发,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走的强国富民的道路是什么,从而能够正确看待和理解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避免一些偏激心理和思想的出现。这样,在帮助学生认识教材内容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内涵。
3.命题要能够引起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人物中,学生不仅要从某一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还要学会利用一些联系性的知识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比较和理解,善于在历史知识中寻找到规律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再死板和僵硬,而是更加充满生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两个不同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其性质的不同做出自己的分析,并对其事件带来的影响做出自己的假设和想象,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点燃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二、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课堂讨论的顺利进行
想要进行好课堂讨论,必须做好充分的“作战”准备。不仅教师要做好一切准备,也要引导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要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前的一段时间公布讨论的命题,并对其讨论环节提出要求,给予学生一些能够查阅和借鉴的书籍,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思考。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避免在讨论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依据和辩护的资料。在讨论时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命题进行钻研,在写好发言提纲之后,有规律地要求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地发言,并且要做好其表述不离题、不超时,以认真、端庄、大方的态度进行发言,这样的环节能锻炼学生的胆量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三、坚持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增强课堂讨论的实效性
教师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组织,使课堂更加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启发和诱导要掌握好分寸。当谈论环节中出现冷场的现象时,教师不能自己展开讨论和讲解过程,要有效地选择其他话题,打破学生的沉默状态,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发言和讨论。当讨论达到顶峰时,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教师要及时因势利导,让学生紧紧扣住讨论的命题。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讨论之后的收获,并及时正确对学生的讨论过程给予评价。教师要在课堂讨论中肯定学生的创造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分析其原因,走出误区,争取在下一次的课堂讨论中能够产生质的飞跃。综上所述,课堂讨论会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强大动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历史教学一定要重视课堂讨论的实施,重视起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合理适宜的讨论命题,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并有效地组织学生顺利地开展讨论过程。
作者:袁敬波工作单位:卢龙中学
第三篇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课下探究研讨,研究总结,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其中表现突出的是三组同学表演的历史课堂情境短剧。学生1:雷特,你好。学生2:芬克,你好。学生1:总统大选在即,不知道您是支持胡佛先生还是罗斯福先生呢?学生2:我嘛,当然是把庄严的一票投给罗斯福先生啦!学生1:我会支持胡佛先生的。我们现在虽然面临着暂时的困难,但是自由主义是我们美利坚民族的优秀所在,也正是它使我们美国强大起来,胡佛先生的自由政策得到了人们的拥护,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坚信这一点。学生2:荒谬之极!胡佛先生早在四年之前就给我们许下了一只鸡、一辆汽车的诺言。可是,四年来,他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失业、饥饿和贫困,看看我们的伙食,别说嫩鸡,连只瘟鸡都没有;再看看你身上穿的衣服,还是四年前分期付款买来的。我们的朋友还在“胡佛村”里居住,你的脚正踏上它的边缘,难道这就是胡佛先生带来的好处吗?学生1:胡佛先生是我最崇拜的人,不许你这样诬蔑他!难道您的罗斯福先生会给大家带来希望吗?学生2:那当然。罗斯福先生的“新政”会使国家摆脱经济危机。这一定会使我国的经济走出低谷。学生1:即使你说的都正确,可是,别忘了,罗斯福先生是个坐轮椅的人,让残疾人当我们的总统会让人笑话的!学生2:笑话?见鬼去吧!罗斯福先生身残志坚,他担任州长的纽约州受到的打击最小,这一点,大家都有目共睹,罗斯福先生在大选中一定会获胜,请把你庄严的一票投给他吧!学生1:我会全部的热情支持胡佛先生的。学生2:道不同不相为谋,再见!学生1:再见!这个历史短剧大约用了5分钟,其他各组的评价大约10分钟,通过学生的演示,还原了30年代大萧条时美国经济的状况和当时人民生活的场景,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通过历史课堂情境的创设,学生形成了一个共识: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美国走出了经济的低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法西斯专政,从而为美国在二战中发挥主导作用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反思,我认为创设历史课堂情境,对历史学习会产生积极地作用:第一、情境教学有助于实现三个维度目标的实现。三个维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创设学习情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通过还原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深切地体验中学习历史。第二、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在情境体验中,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思考,让他们置身于历史的学习氛围之中,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这样,学习历史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的主人。第三、情境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知识因为过去性、陈旧性和枯燥性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而创设的课堂情境不仅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而且也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由此而发。第四,情境教学有助于实现历史课堂师生角色的转换。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情景教学通过历史课堂学生的主动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师,是领路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当然,情境教学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不足:第一历史情境创设没有深度,情境的创设不适合学生的认知需求。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已渐趋成熟,思维的发展逐步向理论思维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设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模拟真实的历史发展氛围中,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二情境创设避重就轻。没有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和难点,达不到课堂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目的。历史课堂情境的创设不是围绕重点和难点而设立的,所以,这样的情境创设是不必要的。第三角色扮演过分热闹,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角色扮演是情境模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模仿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行,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去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又能够拉近学生与过去的历史发展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世界,并获得真切的感受。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而且运用不当的话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适应是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历史教师要扬长避短,发挥积极作用,这样,将会使高中历史教学焕发蓬勃的生机。
作者:包宇岚工作单位:吉林油田高中
- 上一篇: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升策略
- 下一篇: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