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2-05-08 03:23:20

导语:高中历史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历史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历史老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学科的社会性与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历史知识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括了一些前人的经验与人生阅历,“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性,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尽可能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热点问题,将之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教学内容,将其现实感与历史感融为一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并且能够与现实生活进行接轨,进而也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古诗、历史故事等,比如,朗诵《乡愁》、《祈祷》等,让学生充分感受相应的氛围,进而学习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一些直观教具开展教学,如投影仪等,比如,在讲解“虎门销烟”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幻灯片的方式,播放一些图片与影视片段,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可以真实感受到当时的环境,进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由上所述,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老师一定要善于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当中,才可以让学生具有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只有开展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才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因此,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就是在课堂上解除学生思维与行为的制约,让学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营造创新的氛围,让学生可以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巧设问题,强调思辨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可以总结出疑问就是思维的导火索。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提问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进而扩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学实践说明,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就好比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课堂教学环境更加和谐、活跃。比如,在讲解“鸦片战争”内容的时候,针对发生战争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不存在虎门销烟,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发生鸦片战争?”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讨论,进而让学生可以明白发生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之后,是由于资本主义急需市场与原料导致的。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最后总结相关观点,让学生可以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牢固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当学生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也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也就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同时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4积极思考,敢于质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创新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创新的关键就在于质疑与批判。但是在学生中一直存在着一种非常奇怪的情况,在儿童阶段非常好问,喜欢质疑,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也就越来越习惯接受教材内容,不会再出现质疑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以至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学习主观性的提高。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一定要转变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尤其是针对一些平时在课堂上不会发言的学生而言,当他们发言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要肯定他们勇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和他们进行相应的讨论,进而纠正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让他们可以根据老师的思路进行相关的思考,验证相关论点。学生也只有敢于质疑,并且多疑、善疑,才可以不断从疑问中获取新的知识,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在讲解国民党统治覆灭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跳出教材的框架,探讨对中国发展而言,是否做出了贡献?让学生将知道的有关的内容讲出来,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同时告诉学生,统一了军阀混战的局面。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让学生可以明辨大是大非,进而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培养思辨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5联系实际,启发智慧

针对历史学科而言,开展教学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更加明智,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了解一些处事原则。同时,学习历史知识的意义也就在于“以今证古,以古论今”,进而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服务,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也就是太过重视知识教育,进而造成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历史知识是一种负担,完全没有实用性,所以,也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至于思辨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就是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内容。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可以真实感受到知识的存在。比如,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明清时期的重农轻商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也就致使我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在建国以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阶段,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比较轻视的,导致我国与西方国家拉开了距离。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概念,才促使我国经济得到了高效、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可以比较历史与现实之间差异,进而对社会发展、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展开相关的分析与思考。针对节日重要性问题的探讨,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外国节日盛行,传统节日淡化的情况?”这样学生就可以联系到身边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扩散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相关讨论,对一些观点进行辨析,最后总结出对待节日的态度:不要盲目追求西方文化,一定要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取其精华,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定要进行相应的继承,并且努力发扬光大。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

6.1树立发展变化理念

历史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在这种发展变化中了解以及掌握相关的历史,才可以真正了解历史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动向,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树立发展变化的理念,不要静止地看待历史知识,不仅要了解它的过去,还要对它的现在与未来进行一定的了解。比如,在分析开辟新航线内容的时候,不只是要看到其对外残酷掠夺的事实,还要看到其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贡献,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变化的理念,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掌握相关知识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定的思辨能力。

6.2全面辩证的分析

历史的发展具有多面性的特点,并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分析历史现象的时候,一定要秉持全面辩证的观点,不仅要看到历史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主张一分为二的观点,但是也一定要掌握住事物发展的主流,对其予以一定的肯定或者否定。比如,在分析中国古代分裂割据现象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其混战破坏的现象,还要看到在分裂割据局面下的发展形势,如人们急切渴望和平统一、民族融合趋势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等情况,这样才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情况,让学生可以全面分析问题,进而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7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作为历史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在分析、理解知识内容的时候,掌握一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与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人才保障。(本文来自于《科教导刊》杂志。《科教导刊》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苏益贤工作单位:浔州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