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人文主义教学创新思考

时间:2022-05-08 03:18:25

导语:中学历史人文主义教学创新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历史人文主义教学创新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1.讲究导入,激发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导入,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的良好开端,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效果。

2.创新教学,出奇制胜

(1)教学手段要灵活。历史新课改要求我们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

(2)教学内容要更新。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中要增加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体现历史知识的时代性,要走在教材前面,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及时引入新观点。

(3)教学手段要多样。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历史学科丰富的、生动的资源优势,更直观展现历史事件的生动性、历史人物的鲜活感。同时多媒体可补充课本上没有的史料,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基础知识。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当前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贯穿实现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首先,落实德育的关键是历史教师的素质;其次,落实到教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1.学习关爱知礼、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实现仁的途径就是“礼”即“克己复礼为仁”。这就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礼仪的规范。这在当时虽然体现了孔子阶级性的一面,但也不能忽视它的现实意义。比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善,这不也是我们今天要具备的基本品质吗?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要具备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事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孙膑双腿被废而作《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发愤十五年著述成《史记》。这些将激励学生为理想而奋勇进取。

2.学习爱国主义的民族气节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明末思想家顾炎武也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些志士仁人,如苏武饮雪吞毡、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英勇抗倭、谭嗣同快战赴死、横眉冷对的鲁迅,都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气节。在当前的新课改之下,历史教育要从单纯掌握知识逐渐转向全面发展素质,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提高历史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汲取到做人的智慧与人格力量,也就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人本主义实质。

作者:张慧工作单位: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