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过关分析论文
时间:2022-08-02 10:50:00
导语:高考历史复习过关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历史知识点的强化巩固关
当今高考历史命题十分强调能力的考查,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将会成为空中楼阁,高考试题虽强调能力,但仍有许多源于教材。1995年高考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直接录自教科书里明确表述的内容所占分值近70分,其他分值的取得,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因此,高考历史复习一定要过基础知识的牢固巩固关,从标题到提要、正文、图表、注释、引言,必须了如指掌。
1.要精读课文,逐字、逐句、逐段的反复阅读,多动脑筋,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合上书,每一个知识点要历历在目。如中国现代史“统一战线的发展”一目就要弄清四个知识点:一是1949年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二是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三是1982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四是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而四个知识点又密切联系,它实际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各派实行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完善成熟的过程。
2.要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如“当今世界形势的巨变”就包含以下五个要点:①东欧巨变;②苏联解体,冷战和美苏争霸局面结束;③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④原来掩盖的许多矛盾激化;⑤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加强。
3.要能准确再认、再现每一个知识点。平时看书要精细,知识掌握要准确。回答问题时要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写出的答案要符合要求,有些字、词要与教材完全吻合,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更不能写错别字。如蔡廷锴、廖仲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等。
二、历史学科的知识网络关
知识网络是指知识内在的点、线、面的关系。历史是由“点、线、面”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历史学科的特性之一,就是历史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如果仅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也适应不了高考的要求。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要抓住“点”。如香港问题,可以抓住六个“点”:①1841年英军武力占领香港岛;②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③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区;④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⑤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日本战败后仍归英);⑥80年代《联合声明》的签署,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样对香港问题就一目了然。
2.要连点成线。“线”是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经济、殖民地经济、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的废除、三大改造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等是“点”,由这些“点”就构成了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变化这一条线。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连点成线,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3.铺展成面。“面”是反映历史时期或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
总之,只有科学地把握了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个内容,才能捉住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这样解题才会撒得开,收得拢。
三、历史现象的立体分析关
教材是平铺直叙的,是一种平行系统,而命题的思路变成了专题形式,是一种立体系统。因此,高考历史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拓宽、挖深、抬高,形成立体知识体系,具体做到:
1.既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相对完整的叙述,又能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发展情况怎样?经济变革对中国社会思潮产生何影响?”此题实际上要求对中国近代化这一历史现象进行相对完整的叙述,其中每一阶段含有背景、情况、影响等内容。再看1993年高考第42题:“宋代文人刘迎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什么叫‘榷场’?举例说明榷场的作用。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榷场”这种历史现象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可以从多角度对它的作用进行分析,从战争与和平、政治与经济、统治集团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等角度都可以作文章。此题紧扣榷场对当时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和这种影响的本质——“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交流乃是历史的主流”来作文章。
2.对历史现象既能进行宏观分析,又能进行微观考察。“世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试分析每一阶段的基本特点及影响?”此题主要考查历史现象的宏观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去认识资本主义,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但要求对每一阶段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也含有微观分析的成份。
3.既能充分抓住历史现象的显性联系,又能发掘知识内容之间的隐性联系。历史教材中,对历史现象联系的叙述,显而易见,有较明显答案的,被称之为“显性联系”。含而不露,有待发掘的称之为“隐性联系”。扩而广之,就是所谓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教材中,隐性问题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概括、比较、系统化,显性问题只有通过隐性问题才能提高其自身的价值。如1995年高考43题: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从教材上看,均无显性联系,但命题者却抓住了它们的隐性联系,即均为“二战”全面爆发前的局部抗战,一经发掘,更富新意,能力考查的层次大大提高。
4.既能充分利用本学科知识,又善于联系其他学科与中学历史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美国国务院1995年《人权报告》中有一段话:“(中国)1993年修正了宪法,正式批准小‘民主’党派的存在。”这段话反映了《人权报告》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人权报告》的观点,你是否同意?请结合中美两国政党政治的历史和现状写一篇250字左右的短文,阐明你的看法。此题的政治性特强,解题既需要扎实的历史基本功,又需要有政治课“政党政治”的理论。
下列根据地哪些是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长江之北的?①鄂豫皖根据地②湘鄂赣根据地③湘鄂西根据地④苏北根据地⑤淮北根据地⑥淮南根据地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此题既考查历史知识,又涉及地理知识,知道“湘”在江南,即可排除A、C、D,剩下B便是正确答案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反映了南朝出现的什么社会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不仅有一个历史知识的把握问题,还有一个语文理解问题。有很多历史题引用了大量古文、诗文。因此,解答此类试题,各学科知识的迁移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四、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关
对历史概念的掌握,反映了考生一定的理论水准和对历史现象理解的程度。在1995年高考试卷中,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选择题中,几乎每题都遇到过历史概念的问题。因此,这关非过不可。不仅会解释历史概念,且能理解并运用历史概念分析解决问题。
1.能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定义。如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第5题“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城”。许多考生因弄不清闭关政策的内涵而选错。又如第12题“皖南事变反映出A.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C.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国共产党决裂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该题主要是考查皖南事变的外延,即结果:“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不得不表示皖南事变‘不牵涉党派政治’,并保证‘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这句话的意思清楚表明了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同中国共产党决裂的反革命两面性。
2.能对某个历史概念的内容进行完整归纳。如1995年高考31题:“下列关于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有A.两者都反对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B.前者缺乏新的斗争纲领,后者是为资本主义前途而斗争C.前者的领导力量多为农民领袖或王公贵族,后者多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或地主D.前者反对的侵略势力是殖民主义,后者反对的是帝国主义”。此题已对历史概念的内容进行了部分归纳,要求选出符合项。选的过程,实际上有一个对历史概念的内容进行归纳的过程。
3.能指出历史概念的本质特征或主要特征。如1993高考试卷第10题: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1995年高考第7题: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4.能从对比中区别历史概念的异同。如1995年高考试卷20题: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
5.能运用历史概念分析历史现象,解决新问题。如运用“分封制”的概念,来分析周朝分封,秦不分封而实行郡县制,汉初分封等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运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来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
五、历史人物、事件的比较关
这是一种对历史现象从各角度、各种联系上通过辨别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寻求其规律的能力。在历史测试的四种题型中,几乎每一种题型都涉及到比较能力,尤其是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因此,学会科学的比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较技能,显得十分必要。
1.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如新民主主义时期出现的两次国共合作,近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等。
2.把性质相同而在不同历史阶段又紧密联系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找出它的发展线索。如对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进行综合比较,既可以鉴别它们之间的不同特点,又可以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的过程。
3.把同类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如世界近代史上的工人运动和国际共运,19世纪70年代前后就具有不同的特点。19世纪上半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以及工业革命刚刚兴起的一段时期内,资产阶级一般以剥削绝对剩余价值为主,采用各种残暴手段如加重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工资、雇用童工、女工等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工人生活困苦,反抗情绪激烈,工人运动因此带有自发性、政治斗争、暴力斗争的特点。巴黎公社之后到1905年俄国革命之前这一时期,因工业革命迅速向欧洲大陆扩展,特别是1870年后又有利用新能源、新机器、新产品及电讯设备方面的一系列新发明运用于工业,这使资产阶级开始逐渐转向剥削相对剩余价值为主,更重视用发展科学技术、改进机器装备等手段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在资产阶级所获利润增加的同时,工人状况明显改善、阶级矛盾缓和下来,各国工人基本上又有选举、集会、结社等民主权利,这一时期工人运动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并加强了组织性。
4.把性质相似或相同,而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如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作用,从政治上看主要有三类,一是“推翻”(如秦末农民战争),二是“瓦解”(如东汉末年起义),三是“打击”(如王小波、李顺起义)。应仔细比较,领会其意。
5.把某些表现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认清其不同实质。如唐代手工作坊和明代手工工场,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等问题。
六、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关
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结合学科知识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掌握好评价的尺度、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信度。
1.立场正确。要站在人民的立场、爱国的立场、社会进步的立场、国际主义立场和改革探索的立场上看问题。
2.标准明确。要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它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3.观点鲜明。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时势造英雄”和“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两个基本观点。任何伟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而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杰出人物只有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才能有所作为。违背了人民的愿望就要被时代所抛弃。如秦始皇,之所以给他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是因为他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
4.方法得当,客观公正。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和评价,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要联系地看,发展地看,重点地看。防止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掌握评价的信度,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功过、是非、高低、褒贬,要恰如其分,公正准确。既不要苛求,也不要溢美。要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局部和全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七、历史知识的归纳概括关
历史知识浩瀚庞杂,如何根据指定的要求将其有条理、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必须过抽象概括关。
1.选取概括法。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知识要点,或现成的带实质性的史事、论断、关键词语,乃至章、节、目的标题,去掉其中属于次要的或解释说明性的文字,最后提炼概括成三言两语。如印度历史上四次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亚洲觉醒时期可以这样概括:1905—1908年,印度民族运动高涨,代表印度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利益的国大党提出自治的主张,其左翼在这次群众性的争取自治的反英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登上政治舞台。
2.提炼式概括法。即脱开课本原文,依据题意把相关的事实和内容自行浓缩,把长句缩成短句,或把几句缩成一句,或形成一个新的见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述出来。如19世纪下半期德国历史发展的特点:①结束分裂状态,实现民族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同时保留了某些封建残余;②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后来居上;③出现集中程度较高的垄断组织;④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成为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和世界战争策源地之一;⑤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3.时间为纲概括法。即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答案。如1991年高考“消长”题,可按其“消长”划为五个阶段,按时间勾画答题提纲:①19世纪初中期,英国占优势;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共同瓜分;③一战及一战后,日本欲独占中国,美国与其争夺,再次形成共同支配局面;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再欲独占中国,失败;⑤二战后,美国成为主要侵华势力,失败。
4.逻辑关系概括法。如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从以下各方面概括:①政治上统一的局面;②经济的重大发展;③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等。
以上各种方法有时要交叉运用。因此只有融汇贯通,方可运用自如。
八、历史信息的独立处理关
由于材料题的扩展和分值的急剧增长,“材料处理”的能力当引起高度重视。
1.要密切结合史料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史料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历史条件,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内容和主旨。能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发掘信息、归纳信息。如1995年高考试卷39题“继昌隆缫丝厂”题,它是一道典型的要求归纳整理、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试题,它要求像语文课分析文章一样,一句一句地扣,不漏掉每一个信息。平时要练就一手硬功。
2.要能对信息进行辨析。如下题:《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A.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B.唐代商品经济繁荣C.唐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D.唐有限制地发展商业。解此题的关键,一是抓住材料关键性信息,二是能对客观信息进行准确辨析。
3.能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历史理论,进行有个性特点的思考,比较彻底地解决问题。如1995年高考试卷38题第③问“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以及“陈启源”题的第②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等,都要求利用材料信息,运用历史理论来解决问题。这种形式代表了当今材料题的命题水平,也昭示今后材料题的方向。
九、历史理论的灵活运用关
历史理论主要指科学的历史概念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继承和发展,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以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用,历史规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等。解题中必须灵活运用正确的观点深入分析历史现象。
1.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必须有系统地掌握历史理论,注重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如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和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就要注意运用“原因和结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阶级和阶级斗争”、“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习战国封建制的形成和商鞅变法就要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坚持这样做,史学理论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2.要选择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试题,加强史论结合的训练。熟能生巧,练多了,灵活运用的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另外,做理论性问题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贴理论标签,生搬硬套,唯理论而理论。二是就事论事,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答题缺乏力度和深度。必须做到观点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十、历史试题的解题思路关和行文关
历史科的四种题型如何解答,各种题型的多种类型的试题又如何解答,应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清晰的思路。要审清题意,抓住关键,找到突破口,明确重点,突破难点。行文做到语言简洁准确,层次段落分明,逻辑结构严谨。要用史论统帅史实,用史实支撑史论,使二者浑然一体。
选择题:要灵活运用即定法、淘汰法、辨优法、求同存异法、逆推法等。
材料解析题:要懂文字、懂史实、懂整体、懂关键。要分析材料和题问之间的关系,理解发问的意图、角度和侧重点,从而选取材料中有关信息作答;要分析材料、题问和课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以发问为中心的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融汇贯通,迁移知识,从而选取有关课本知识作答;要分析材料、题问和课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发问的要求,从而准确选取学过的史学观点,做出评价;要分析材料、题问和各种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理解发问要求,把握试题的整体和变化,依据材料自行提炼、概括观点或结论,形成新材料、新情境和新问题下的个人见解甚至创见。
叙述性问答题:高度概括,史论结合,述评结合。要梳“辫子”或分“块块”,纵横归纳。面面点到,无需扩展。
比较性问答题:求同求异,深入挖掘。逐项比较,注意目的。穷尽比较项(从事件的全过程即纵向和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即横向去找),合并“同类项”(即确定比较的对应点,如比较不平等条约,割地与割地,赔款与赔款,开放商埠与开放商埠)。比点宜粗,要有高度,触及实质,揭示本质。
分析性问答题:分析原因可从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内因和外因入手。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但不是条件,任何“借口”不是原因,也不是条件。分析原因要按分析对象的特征而定,比如政治的原因、经济的原因、社会制度的原因、“国情”的原因等;分析原因还要依题意而定。分析事物性质要注意“定性”准确。“定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排除假象。性质有凝固性;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性质具有可变性,如康有为先维新派,后保皇派,再后尊后复辟派,普法战争性质色当战役后双方正好相反;同一事物的性质同时有多重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革命性,同时又有妥协性。历史意义可从性质、特点、作用、结果、影响等六个方面分析。分析特点用选取概括式或提炼概括式作答。
论证性问答题:要观点明确(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试题中指定的观点、课本中提到的观点、考生概括的观点等),史实确凿,结论明确。
理论性问答题:①表明观点,判断是非;②史实论证,用史实说话;③理论升华,以理服人。
以上各关,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部分有着密切联系。要过十关,路途艰难,但只有迎难而上,冲破一道道关口,才有希望创造七月的辉煌。
- 上一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论文
- 下一篇:高三历史单元复习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