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审美调适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02 05:02:00
导语:历史教学审美调适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要】
审美心理涵盖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趣味、以及审美敏感和审美思维(包括灵感)等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一些学生的审美心理不够健全,在审美观照时出现偏差,而且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调适,从而出现不能理解英雄人物的高尚情操,盲目崇拜希特勒等美丑不分的现象,它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发展与个性行为,也影响今后国民素质的提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积淀审美情感、把握审美距离、经历审美体验、驱动审美升华——调适审美心理,才能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心理调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一书中指出:“如果人类心理有什么固定特点的话,那么,最突出的特点也许就是:人要排除令人苦恼的矛盾;他不能容忍过度的紧张;他努力追求理智上的融贯性;他所追求快乐不是机械地满足欲望,而是具体地实现他的潜能和认为他自己和他的命运是协调一致的想法——总之,他把自己视为完整的人。”它告诉我们:健全的人格、完整的人性,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心理,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鼓舞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完整人性,激发其学习潜能的重要保证。
然而,中学生因其年龄、生理及认知结构的局限,在审美心理上往往会出现偏差:某影星的军旗装事件与其说是其历史知识的贫乏,还不如说是她审美心理的扭曲;部分学生崇拜战争狂魔希特勒,嘲笑革命志士谭嗣同的舍生取义行为等表现不仅反映了他们的浅薄与无知,同时也更加反映出他们审美倾向的模糊与审美情感的冷漠,这是历史教育的悲哀。我们只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心理,内化他们的情感,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鲁迅语),才能真正完成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结构探究
审美心理结构是人类集体共同积筑起来的一种深层结构,标志着人的文化教养和文明程度,并随时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本性使他能够具有审美的趣味和概念”,但由于人们的生活时代和年龄结构不同,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审美持不同态度、看法和观念、认识,从而形成人们对相同事物的不同反应。中学生由于其各方面的发展尚不成熟,他们的审美心理结构也并不稳定,甚至时常会出现偏差。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思维的训练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陶冶、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和谐发展,形成完美的个性。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应该具有如下构成:
1.积极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指审美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主观情绪的反映。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情感则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由审美对象(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引起的审美感受,显著地表现为感情上产生的强烈反应。邓世昌“舰在人在,舰亡人亡”的感人誓言与献身精神使他人由衷地发出“有君足壮海军威”的感叹,这声感叹实际上已经体现了人们对审美对象的富有情感色彩的思维活动。同样,方伯谦的临阵脱逃,也使我们感到强烈的憎恨,这种憎恨其实说明审美者已经通过自己的积极的审美心理结构,对丑陋事物进行了理性的认识与理解,宣泄了自己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产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观对象的一定主观态度的反映。这种态度与人的需要、要求、理想密切相关。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需要的不同关系,产生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又驱使审美主体采取不同的活动。因此审美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个学生如果对历史缺乏兴趣,对社会缺乏理解,对人类的生存缺乏关爱之心,他们的审美情感肯定是消极的。具有消极审美情感的学生,面对法西斯的集中营,他们不会痛心,面对革命志士的舍生取义,甚至会嘲笑,这是一种人性的弱化与歪曲。缺乏积极审美情感的人,他们的人格是不完善的。而积极的审美情感能克服人们心灵中的阴暗、哀伤与沉重,给审美者带来心灵的震动,从而产生深刻的美感:革命先烈陈铁军和周文雍,面对敌人的枪口,毅然举行刑场上的婚礼。在这里我们不会产生怜悯的感觉,因为道德的掌声趋散笼罩在审美者脑海深处的哀伤,排斥了审美者心灵的沉重,使我们鉴赏到无畏的情感,无私的灵魂,激起我们一种持久难忘,深刻有力的美感。这种持久的审美情感能荡涤人们心灵的污秽,净化人们的灵魂,完善人格素质。
积极的审美情感培养的前提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关心。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也首先要让学生感悟历史、鉴赏历史、理解历史。历史教材艰涩难懂,历史课堂沉闷乏味,历史学习死记硬背,历史学习目的的功利实在,都会扼杀学生积极的审美情感。上海师大的许纪霖先生认为:“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太功利了,他们已经没有梦想,连做梦的兴趣都没有,他们想象的翅膀被剪掉了。我担心的是即便有一天这套体制改变了,他们也不会飞了。”(注:引自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94页。)确实如此,一个没有梦想、没有激情、没有思维的学生是可怕的,一个不关心人类发展命运,不想了解自己的历史的学生是可悲的。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情感应该成为我们当今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2.丰富的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它不是单纯的形象感知,也不是再现简单的历史表象,而是把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和再处理而创造出的新的形象。我们知道历史人物不可再现、历史现象不会重演,历史事件不能久留,我们只有通过丰富的审美想象,才能感悟历史的真谛,挖掘蕴涵在历史长河中的丰富的审美资源,获得心灵的愉悦。作为至圣先师,孔子一直给后人留下高不可攀的感觉。人为的神化拉伸了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了“仰之弥高,望之弥深”的心理障碍,这是影响我们审美目标达成的。实际上如果我们发挥丰富的审美的想象,置孔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我们还是能够还孔子以常人的面貌:一位“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学有所成”的博学多才的学者;一位“不耻下问”的勤学多思的智者;一位坚持“毋意、毋固、毋必、毋我”的循循善诱的长者;一位周游列国,面对磨难从不退缩的勇士。他不是一个天生的圣人,而是一个强调“已所不欲,毋施于人”的人格高尚的历史人物。通过审美想象,可以拉近与审美者的心理距离,给人以意志、道德品格、理想、信仰、精神状态以及智慧、自尊等人格要素的熏陶,有助于人格的完善。
审美想象不是对历史人物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历史事件的机械摹本,而是一定的审美理想的能动再现。在元朝统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之下,文天祥的抗元就带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但我们至今仍然鉴赏文天祥,肯定文天祥,就是因为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挖掘了我们心灵深处对美的渴望和对爱国情感的追求,这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源泉。由于审美主体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想象能力和想象内容也不相同,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就不同。中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成年人有所不同,他们的审美想象很少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往往由爱憎好恶等情感活动来决定他们的想象。这就决定了中学生的审美想象带有直观、浅近的特点,往往追求替代性的审美愉悦为目标:疯狂的追星、崇拜血腥暴力等都是他们在审美想象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偏差。因此,丰富的审美想象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的审美情感做支撑,而丰富的审美想象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帮助学生敏捷地思考历史问题,解决历史科学方面的难题,形成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力,提高历史的学习能力。
3.高尚的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指审美的偏爱或风尚,以及对美的辨别力或敏感性。它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纯感性和纯个性化的范畴,涵盖着文化和精神等普遍性的内容,包含着价值判断等精神属性。正因为如此,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审美趣味,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肯定会感到恐惧与悲凉,而在革命者眼里,无疑充满了豪情与向往。同样,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也会形成不同的偏爱与风尚,正所谓环肥燕瘦,各有所赏而已。
高尚的审美趣味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悟,它能激发审美者的生命意识,点燃起他们心灵的火焰,点燃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从而释放出感情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智慧的力量、道德的力量,释放出自我实现的力量,从而获得满足感、解放感、提升感。——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培养意志、完善人格素质。它能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评价,而审美情趣低下者就必然流于肤浅与庸俗,它能使人对生活产生负面的评价。他们往往追求感官的刺激,缺少理性的内化与价值判断。因此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
高尚的审美趣味建基于一个审美者的人文素养与感悟。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得到道德的教训:因为历史学家治史常常给人以道德的教训,不肖说,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又可以作道德的教材,以灌输善良的品质。”一个对历史有所感悟的人,能对感性形象及其意味有一个整体把握和领悟,并渗透着自己理性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开启自己由抽象思维能力走向直觉思维能力大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掘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创设审美情境,建立自由平等、和谐融洽的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将审美观照与审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无拘无碍的情景中得到情智的熏陶与培养,将美、以及对美的热爱与追求熔铸于心灵。
4.敏锐的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一种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以情绪和情感为动力,以想象和幻想为主要方式的,直观的,而又不无理性制约的认识活动或审美能力。大江东去是一种自然现象,面对着这一自然现象,孔子会发出“逝者如斯夫”的人生感谓;而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却能挖掘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思考。因此审美感知与一般感知不同,往往蕴含着主体情感得到表现和陶冶的强烈渴望,其中交织着更多情感、想象、理解以及个体的理想、情趣、个性等社会实践经验与生活阅历诸因素。
敏锐的审美感知(姑且称之为审美敏感)是指体现审美者主观特性、精神个性(为个性禀赋和社会实践所影响形成的)、审美经验的积累所产生的特殊的感知能力。有了审美敏感,就能发现存在于历史现象之中的特殊的美。历史教学中,美的因素有很多,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美的事物,并能得到内化,从中得出理性的思考。丁汝昌面对着北洋舰队即将全军覆没的现实,面对着日军的步步进逼,面对着贪生怕死的部将的要挟,他选择了服毒自杀。他的死似乎给人以一种软弱的感觉,但如果我们加以挖掘,就能从中得出特殊的感受:在腐败落后已经成为社会瘟疫的情况下,个别人的努力,已经不可能影响整个战局。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丁汝昌,不甘心成为投降者、卖国贼,但又无法作出更进一步的抗争,以死逃避只能是他的最好归宿。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时丁汝昌的心情,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报国无门的悲凉与慷慨赴死的悲壮,丁汝昌的人物形象就会发生变化,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有了这样的审美敏感,会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迅速、细腻,并使得主体在感知时显得深入:制度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拥有当时亚洲最大舰队的清政府,拥有象邓世昌、丁汝昌、林永升一样舍生许国的爱国者,但北洋舰队还是逃脱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应该是不足为奇的。
审美敏感需要有天赋,但更需要来自后天实践的培养,因为这是一种为社会实践条件所制约和为人类审美心理结构所决定的独特的审美心理形式。它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借助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美的事物、也包括美的艺术),不断去挖掘蕴涵在历史表象下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锻造他们的审美感知,愉悦他们的性情,从而达到性情和心灵的陶冶与塑造。
5.合理的审美思维
审美思维表现为一种直接对审美对象的理解,这种理解是认识事物本质结果,又称为审美理解力。哲学家培根说过:“世界上只有一门真正的科学,那就是历史科学。”这句话道出了历史的真谛:历史是一门科学,它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在人的主观意识里的反映,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然是一门科学,它就有许多真实的史实需要考证;就有许多内在的规律需要探索;有许多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考证、探索和总结实际上就是一个审美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善与深化都离不开审美的理解力——审美思维。
审美思维带有情感性的特点,它不以概念和抽象论证、逻辑推动等形式出现,一切理性的认识都化作情感,在情感中得到显现。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给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世人视之为战争恶魔。但在部分日本军国主义者眼里,却被看作是美的化身,被作为民族英雄而加以供奉。因为他们已经把东条英机看作是他们法西斯的情感的寄托,他们根本不会进行这样的逻辑思考:以牺牲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满足自身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这种行为是否正义。一个不能正视自己的战争罪行,不能勇于承担战争责任的国家,发生这样的审美偏差当然是不足为怪的。
因此,审美思维应该有合理的前提,这一合理因素是与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审美修养、文化知识、审美标准和世界观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审美思维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身临现代型社会困境时的一种生存论态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合理的审美理解,才能激发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情感,才能让学生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这是学生的审美心理体验不断积淀并组织、内化为美感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历史意识、人文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和充实的过程,这是避免产生审美偏差的重要保证。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的调适
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都未成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处于探索形成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轻率、盲从等审美偏差现象。同时,由于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状态尚不能促使他们对某些审美对象进行理性的价值判断,而往往沉迷于感性的认知,直至放任不良情感的蔓延。正因为如此,希特勒的暴力与血腥才会在部分学生中找到心理的呼应。因此,调适学生的审美心理,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
1.“以史激情,以情发志”——积淀审美心理情感
情、志属于审美者的主观世界,孔颖达认为“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
也。”而笔者认为,情属于感性范畴,而志则带有理性的内涵。学史必有情,才能明辨是非、美丑、黑白、可否,学史更应该发志,才能真正感悟历史,使富有情感、兴趣的感性层面发挥到美的极致,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有审美素养的积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客体作用于主体感官,还不足以产生映象,还必须有一个来自主体方面的回答性的积极过程。”(《发生认识论原理》)平时部分学生之所以会面对某种特定事物的刺激而不能作出积极地反映如对林觉民、林祥谦等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无动于衷甚至冷言讽刺,对日军的暴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津津乐道,关键就在于部分鉴赏者还缺乏接受此种信息的心理结构,缺少审美情感的积淀,缺少积极的回答态度。
历史教学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其审美客体如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会自动进入审美者的内心,也就是说学生在了解这些历史表象时,他们的感受是比较淡薄的,只有经过他们审美心理结构中情、志这些中介环节的作用,才能得到升华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激情、发志,帮助他们积淀一些积极的情感,如挖掘蕴涵其中的创造美、崇高美、悲壮美等内容,让学生在同化的基础上,“把给定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之中,或者是按照基本格局形成一个新的结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一旦这种格局形成学生就能获得新的内容、增长新智慧,产生积极的情感。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明显带有“覆水难收”的过去性特点,我们不能亲身去体验。这种“事不关己”的特点容易使部分学生中陷入了就史论史,机械学史的误区。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领域,感受历史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学生的情感就会得到激发。二战后的日本,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然而在短短的几十年当中,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日本充分把握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来说,他的审美情感会充分调动起来: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有那些?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同样,经济发展后的日本,其政治野心和军事野心也随之膨胀,他同样给我们以情感的碰撞: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是什么?日本政治、军事的发展对世界会造成什么影响?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来自日本的阻力主要有哪些?这种对历史哲理的吸纳能驱动学生积极情感的萌发。
2.“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握审美心理距离
审美心理距离是距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我们在鉴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时,通过审美者自己的心理调整,在审美客体和我们自己的实际利害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种眼光去看世界。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数不清的悲欢离合,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把握心理距离,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误区,甚至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不能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与人物,更谈不上鉴赏历史所带给后人的美感与启迪。岳飞抗金,功亏一篑,让人扼腕叹息。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心理距离,就会萌发出一种“如果我是岳飞就一定拒不听命,挥兵直到黄龙府”的心态,甚至会产生“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想法。很明显,审美者已经把历史事件还原于现实生活本身,把审美欣赏变成了情感的发泄。距离的过分缩短,使他们忽略了这一历史真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忠君与爱国是等义的。岳飞之所以能为后人所鉴赏,就在于他能忍辱负重、忠君报国。如果岳飞拒不听命,他就不会受到后人如此的推崇,甚至会汇入乱臣贼子之流,为后人所唾弃。因此,审美者绝对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古人,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才能使我们在鉴赏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有如强烈的亮光一闪而过,照得那些本来也许是最平常的、最熟悉的物体在人们的眼前突然变得光耀夺目。”(布洛语)
审美心理距离的把握,不能过近但也不能过远。部分学生对革命志士抱以冷漠、嘲弄的态度,就说明他们把自己游离于审美物体与审美情境之外,用自己的狭隘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衡量、去鉴赏审美物体,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审美偏差。因此“无论是在艺术欣赏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布洛语)也就是我们古人所提倡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只有保持这种“不即不离”的态度,才能对审美对象有一个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义和团排斥一切外来先进事物的行为是无知的,他们幻想“刀枪不入”的想法是愚昧的。过近的心理距离会使我们融入到这中狂热的氛围中,从而人为地拔高他们的形象;过远的心理距离,又会使我们游离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与历史背景,用今人的眼光去批判、审视,从而贬斥义和团所做的一切。只有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我们才能得出客观的认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稍有良知的中国人,一定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不甘作亡国奴的决心。这种不屈的意志与勇气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维护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精神脊梁,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抹杀的。但是,对于没有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下层劳动人民来说,采用过激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既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愚昧的表现,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动乱,也迟滞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3.“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经历审美心理体验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曾论及诗人写诗要诀:“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其意为诗人的创作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客观世界——“物”,诗人一定要以非常谦恭的态度,长久地、悉心地体察“物”的发展变化,切忌拾取零碎的表象拼凑自己的世界。但是诗人又不能永久地滞留在“物”中,必须把外物转化为心中之物,使“物”服从于心,从而作到心“物”交融。他的诗论与现代心理学的某些理论不谋而合:客观世界是事物的原初存在,它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特殊的个人经验。但由于人的个性发展不同、审美体验不同,也就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感悟。因此,人们有必要从对外在世界物貌的随顺调查,逐步地深入到开掘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印象,否则就会失去自我。
历史是已经过去的客观存在,它的发展错综复杂但又不能更改。学生的审美情趣出现偏差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不能“随物宛转”——认真地去体验历史事件发展的真相,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更谈不上“与心徘徊”——对历史事件进行内心的提炼和理性的感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尊重历史事实——“随物”,历史不能更改,更不能随意捏造,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审美能力的最主要前提。但沉溺于“物”中,则又会掉入偏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因此还必须经历审美心理的感悟,通过感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揣摩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一种投入全副身心的审美观照。陈天华蹈海而死,从事件本身来说是极其平常的,正因为部分学生只看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表象,他们才会油然而生一种“不值得、犯傻”的感叹,甚至会出现嗤之以鼻的讥笑。但如果我们能作到“随物宛转”,设身处地地体察陈天华的生活时代,深入地感受陈天华的内心活动,我们就会从中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美的冲击: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极度腐朽,陈天华“一死以唤醒国人”的举动就如同在一塘沉静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掀起巨大的涟漪。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该是多么的悲壮与崇高。
当然,要形成审美感悟,关键还在于审美者能够作到“与心徘徊”——能够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自己的理性、科学的判断,并能形成独立、科学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学习历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掌握多少历史概念、了解多少历史人物,而在于让学生能从中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审美感悟。晚清新政是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迫于无奈而采取的“救火”举措,教材里一直定性为:徒增人民负担的新政。但经历过“与心徘徊”的思考,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得到审美感悟:腐朽如清政府者,都只有采用“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改革旧军制”等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说明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从的坚决抵制,到晚清新政的主动应对,清政府在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晚清新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由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结果却是加快了自己的灭亡,清政府在这里扮演了“自己的掘墓人”的角色,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对教材中涉及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与心徘徊”的思考,对调适学生心理是有积极作用的。
4.“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驱动审美心理升华
《论语.八俏》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它体现了孔子的诗学原则和审美标准:欢乐而不涉于淫荡,哀怨而不伤和正。孔子认为“发乎情,止乎礼仪”——情感的宣泄要有一个“度”。这个“度”的思想与现代审美理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欢乐与哀怨都是有机体对外界作出的不知不觉的、无意识的反映,可以归结到本能的范畴。但如果放任这种本能,不对其进行理性的控制——审美升华,就会丧失审美心境,当然就不会产生审美快感和美感。农民起义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历代农民起义都是劳动人民对封建王朝残暴统治的严正抗议,他们不仅沉重打击甚至推翻了现有的封建政权,并对后继者以极大的警醒:必须休养生息,才能长治久安。然而,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种情感未能加以理性的升华:农民起义被拔高到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惟一动力,忽略了农民起义的破坏性(社会动乱)、愚昧性(皇权思想等),这种以偏盖全的做法会蒙蔽学生理性的双眼,不能给人以智慧的美感。
现代著名美学理论家洛克说过:“所谓艺术表现,就是从某种情感状态(或体验)向着审美理解转化。所谓内在情感的外化,不是情感的释放或涌出,而是改变它的性质,使它从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变成一种艺术的理解。艺术家的目的不是像因果理论所说的那样,将某种内在情感展示出来,而是真正理解这种情感,而这意味着从一种‘情感状态’转变成一种‘审美概念’(或美的意象)”(洛克:《美学新解》第142页)洛克的话是针对艺术表现而言,但对历史教学同样有作用:历史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一门科学,翻开历史画卷,崇高与卑劣共存、壮美与丑陋同生,面对着这些审美对象,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乐”与“哀”的情感,但如果听任这些情感的释放,就会成为情感的俘虏,就不会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因此只有通过审美升华,把这些情感转变为有节制的、智慧的审美概念,才能激活审美者的潜在能力,升华审美者的理想情操,愉悦审美者的精神世界,从历史事件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宦官专权是历史上的丑陋现象,当我们学到历史上赵高“指鹿为马”,王振一手制造“土木堡之变”以及魏忠贤自号“九千岁”等历史现象时,都会产生厌恶、惆怅等消极情感。但如果我们把这些情感加以升华,通过典型化的展现,条理化的分析,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本质有深入的认识,就会从中得到“高贵的反感”:宦官是可怜的,因为他们畸形;宦官又是可悲的,因为他们毕竟是皇帝的奴才;但专权作恶的宦官又是极度可恨的,他们是寄附在中国封建社会肌体上的一大毒瘤。作为历史的畸形产物,它是皇帝利用起来反对权臣和外戚的工具。同时,他们往往又被皇权与主流社会所不容,除了极少数大太监外,宦官这一群体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及其制度下的牺牲品。通过这样的分析,会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并受到激动,获得“灵府朗然”的审美效果,因为我们的天性是对真理感兴趣的。
历史学科具有陶冶情操,激发情感,提高素质等功能,它以世界为舞台,以宇宙为空间,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灵魂,不仅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也体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程度和客观、辨证加以分析、认识复杂社会现象的趋势,是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优化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调适学生的审美心理偏差,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整体素质,这应该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 上一篇:高中历史思维培养论文
- 下一篇:高中历史创造培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