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02 04:41:00
导语:高考历史复习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学期伊始,高三历史教师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10个月的时间里安排73万多字高中教材内容的复习。近年来高考强调考核能力,高三历史的复习方法也应由偏重传授知识转向强化能力培养。如果我们不注重观念的更新和教法的改进,就既不能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也跟不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因此在高考历史复习中,要帮助学生构筑知识体系,重视思维训练,提高他们学科能力水平。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无不仅扣这三大历史任务。由于选拔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中的历史试题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即“是什么”)大约占80%左右,尤其是选择题部分,多以“是什么”即基础知识上设问为主,大题部分贯穿基础知识(包括教材的和所给材料上的),同时兼有“为什么”和“说明了什么”的问题。如2002年全国考卷第37题考查学生的“是什么”,第39题的第(1)、(3)问分别分析宋朝东京商业盛、衰的原因,就是考查学生“为什么”。2003年全国卷第37题的(1)、(2)、(3)、(4),主要考查学生“是什么”,第(5)问长城成为民族象征的原因,就考查学生“说明了什么”,第40题第三问“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英美最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考查了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2004年全国卷第37题第(1)、(2)问即从能力着手,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而第(3)、(4)问又以考查“是什么”为主,其中第(3)问又贯穿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第39题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从总体上看该题与教材基础知识联系不大。2005年全国卷第37题美国黑人问题,考查了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第39题第(1)、(2)、(3)问以考查学生“是什么”为主,第(4)问以考查学生“为什么”为主。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由此可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坚定不移地抓好历史基础知识,并做到能熟练地进行知识迁移,而不是“读死书”或者“死读书”。同时应多设问,把握基础知识实际上就是把握“是什么”。多设问实际上就是把握“为什么”,然后从中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即“说明了什么”。如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在讲到“丝绸之路”时,教材正文和地图上只讲到了其路线是从长安往西,向北经河西走廊,然后经过敦煌、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穿过今天的新疆,再到疏勒汇合。那么,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把握其路线外,应分析“为什么不直接从长安向西北走呢?”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部分历史讲活,这种“为什么”的讲课法在2005年全国考卷第39题第(4)问“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要自然条件”一问中,又再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又如,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只讲到了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那么教师在讲课时应分析“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开辟呢?”“为什么不可以提前或者推迟开辟呢?”这个问题又恰恰在2003年全国卷第40题第(3)问就考到。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在复习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线索化。历史知识的时空性很强,线索化就是要根据列出的线索,打破时空界限,打破教材原有体系,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方面,分门别类,重新梳理,从而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表象。
从线索的内容联系来看,有纵向线索和横向线索之分。线索化首先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使知识更系统,因此,还要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的纵向联系;抗日战争历史横向关系是日本侵华、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战场抗战、国共关系。又如截取19世纪50年代这条时间纵线,横向地分析英、法、美、俄、日、中等国的政治特点,这样通过纵横串联,就可以理清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点的坐标体系,使学生形成一个“竖成线、横成片”的立体知识网,便于把知识学活。
无论采用何种线索复习,都要求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变教为诱,学生变学为思”。理出线索仅仅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的第一步,而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串组成篇,应在教师启发指导下通过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来完成。如果缺少启发式的教学,那么内容的线索化也就失去了它的本义。
2.理论系统化。从近年高考试卷来看,理论性较强的问答题、材料题,甚至理论性较强的选择题的比重逐年增加。史论结合,寓论于史,既是平时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三历史复习中需要加强的重要方面。如果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力的提高就无从着手。而这些基本理论往往是教材中的隐性内容,容易为教师所忽视。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系统地逐步对教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作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强化训练。高考复习局限在形象思维的处理上是不够的。在历史教学中,还须加强历史理论思维。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
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教学时,必须做到:(1)教师对理论教学要有规划,复习时既要注意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又要注意“垂直高度”,即把历史现象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分析,也就是进行“立体复习”,充分运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观点,学生在政治课中已有所接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拿来主义”,从而减轻难度,提高效益。运用辩证法,切莫搞片面性,陷入形而上学。要使学生知道任何历史现象都是相对的,都在发展变化。史学理论观点虽具有普遍意义,但不能搞一刀切,走入极端。正如剥削和奴役当然令人痛恨,可在奴隶社会刚出现时,是人类社会开始脱离原始状态的巨大进步。要使学生明白,文天祥抗元和元灭南宋同样值得肯定,并不矛盾。郑成功收复台湾无疑是正义之举,可清政府消灭台湾郑氏政权也同样适应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并不意味着建国初的农业作化道路走错了。这样的举一反三,可以做到对理论教学的灵活运用、逐步深化。
-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
- 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