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时间:2022-12-03 10:37:02

导语: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对我国初中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教育,更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历史发展沿革,更是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面还存在欠缺。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国初中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教学途径

在新课改提出以后,我国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且最终解决问题,这就明确指出了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初中历史教育中,大多数都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扼杀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那么到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文将一一给出解答。

1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存在偏差。首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都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关键科目的教学和培养,而对于历史这样的科目,大多数教师都会忽略掉其重要性,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看法,也会使得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难以继续。其次,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学校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导致学生处于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下,这样不仅会使得学生的思维体系混乱,还会影响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最后,许多教师并没有利用现代化的科技进行初中历史的教学,而是采用传统讲解的方式,单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上的知识,这样的教育观念也是不恰当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简单的了解表面的历史知识,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障碍。1.2教学方式落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仅会大大降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会使得初中历史课堂更加的枯燥、乏味,限制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枯燥的知识讲解并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以及问题意识,只会让学生在知识面前变得更加麻木。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样会让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在遇到问题时没有能力自行解决,而是依靠教师为其讲解,这也会影响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由教师带领的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跟随教师的教学思维进行,而这样恰恰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学生没有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1.3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提出之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历史教育的课程体系都不完善,课程数量不合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都采用了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以及创造性的培养。课程设置不完善,也包含了教学资源的不完善,教学资源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难,教学资源得不到满足,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很难达到。

2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途径

2.1树立终身的学习理念。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正确的思维和感想,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新课改要求,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查阅,在查阅中反思历史、从中汲取好的历史遗留,从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对自身进行培养,将终身学习作为充实自身的关键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2.2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首先,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才能得到个性的发展,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在紧张、压抑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发展会受到影响,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其次,教师与学生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可以自由、平等的发表自己的言论以及观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给了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应当教会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学习历史,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不能盲从,要敢于向权威发出质疑,这样会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繁荣一时的隋朝”这一节内容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一小部分的知识拓展,让学生观看大运河的部分图片以及有关于大运河的诗,然后让学生自行思考: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为什么?学生通过史料的查询以及结合自身对历史的看法,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问题意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提升自身的问题意识。2.3设置障碍和疑惑引导学生。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仅应当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还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障碍和疑惑,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探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首先,在新知识的学习前,学生对于知识是怀有极大好奇心的,如果教师在课前做一个简单的引导,并且设置障碍和疑惑,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这样就会让学生更加能接受一切新的知识,也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能通过后面的学习,按照教师的安排一步步发现障碍,然后对问题予以解决。其次,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自行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实践思考,在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沟通中,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科举制的创立”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前的铺垫环节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学习目标,科举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选拔方式?科举制的实施,会对各个阶层的人产生什么影响?带着这些疑问,教师开始讲课,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在听知识,还在思考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并且还能够在两个问题上稍作延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提出:科举制的实施对原本手持选官职权的地方高管有什么影响?学生可以顺着教师的思路,探究这个问题并最终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将问题解决掉,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促进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2.4训练学生的提问技巧。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提问技巧的训练。首先,学生可以模仿教师在平时上课中提问题的方式以及侧重点,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中抓住重点,提升学生的核心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应当结合历史学习的特殊性,给学生总结出不同的提问技巧,例如:逆向思维法、批判法之类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去研究历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以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为教学大纲,依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教师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设置障碍引导学生以及训练学生的提问技巧等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当耐心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我国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其法.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学习(下),2014(12):40.

[2]朱亮.刍议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教师,2015(36):66.

[3]刘彦华.试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吉林教育,2016(5):67.

[4]陈文修,陈成国.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华少年,2017(8):50.

[5]陈卫丽.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12):188.

[6]卢禹臣.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意识[A]//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2017.

作者:梁瑜君 单位:安徽省亳州市黉学中学